fbpx
Home 主題特輯 【幸福學】幸福生活入門/太陽存在,卻也必然帶來陰影:現在就能開始準備的死亡功課

【幸福學】幸福生活入門/太陽存在,卻也必然帶來陰影:現在就能開始準備的死亡功課

by 蘇益賢

「幸福世代牛奶糖」企劃初期,《聯合文學》雜誌發起「30分鐘書寫練習 >>> DEF 幸福(出生:此刻)」徵文活動。其中一題為:「你希望以什麼樣的方式死去最幸福?」本文邀請臨床心理師蘇益賢,談死亡所帶來的情緒該如何才能幸福地坦然面對?該如何練習好好說再見?

「想像一下,你已離世。在喪禮上,擺放著你生前的一張照片。那是一場莊嚴,卻也溫馨的告別式。而你被允許,能有一小段時間,以靈體的方式旁觀你的告別式。在你想像的會場上,你心中期待著誰的出席呢?試著回憶出這些人的臉龐與身影⋯⋯同時,在他們輪流上台發言,緬懷你的這輩子時,你覺得他們會在台上說著你的哪些過往?在他們眼中,你是一個怎樣的人?在你跟這些人相處的時光中,如果有那麼一件屬於你們之間的亮點記憶,那會是什麼?」

在諮商室裡,我帶著個案透過想像,瞬間移動到很久很久以後。如上文所提到的想像練習,確實讓不少個案在聽聞時就先皺起了眉頭。畢竟,在傳統華人社會中,「死亡」不但是忌諱,更是件觸霉頭,能不談就不要談的事情。

不過,那些我們用力壓抑與迴避的事物背後,其實可能藏著許多我們沒想過、沒討論過的寶物。這篇文章將帶著讀者直視它,並透過這些寶物來重新理解死亡,陪自己找到應對死亡帶來情緒的方法。

預知死亡必然存在,是人類才有的奢侈負擔

人類大腦思考能力發達,這也是我們能晉身為萬物之靈的關鍵。但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高等認知功能雖然讓我們有辦法設計出厲害的高樓大廈,卻也讓人類有了預測未來的能力。這種預測能力讓我們發現了一件事:人終將一死,死亡是躲不掉的必然。

意識到死亡必將到來所引發的焦慮,被心理學家稱為「終極焦慮」。只要腦袋一運作, 一想到未來,我們就「能」想到死亡。這種焦慮倘若長期變成思考的主角,我們就可能會陷入因焦慮而帶來的癱瘓中,什麼事都沒辦法做。是故,人類大腦又找了一種方式來避免這種癱瘓發生 —— 就是「否認死亡」。

亦即,不去談、不去想、假裝它不存在(或者至少現在不存在),其實是大腦在面對終極焦慮的直覺反應。這樣的觀點,出自西方心理學中一套稱為「恐懼管理理論」的學說。這樣一想,華人迴避死亡的傳統,似乎也有它的道理。

Q:你希望以什麼樣的方式死去最幸福?

讀者A
讀者A
閱讀更多
在睡夢中死去是最幸福的,不用感受到病痛,或是其他的痛苦。而且那個夢是人生中最想回去的時刻,如果是這樣,便能永遠在美夢中活著。
讀者B
讀者B
閱讀更多
當我死前,自製發給親朋好友告別式的邀請函。在我的告別式上,大家發自內心飲酒作樂,想哭卻又能笑,狂歡弔祭我的時候。如果真能這樣,代表不只我幸福,我也給身邊的人帶來了幸福。
讀者C
讀者C
閱讀更多
在大自然中自己在自己點滴裡注射毒藥而後孤獨地死去,死後屍體由大自然自由運用,不替他人留下麻煩。
讀者D
讀者D
閱讀更多
肉身能為醫病有所幫助的狀態。長期用藥的慢性病患的想望是,若無器捐的可能,也盼自己還有資格以大體幫助醫療學生的培育。
上一篇
下一篇

|更多牛奶糖故事,點擊閱讀|
30分鐘書寫練習 >>> DEF 幸福(出生:此刻)

正視陰影、善用陰影,你更有機會不害怕陰影

不過,萬事萬物多皆一體兩面。生與死其實是共存的,沒有生、就沒有死,反之亦然。我們除了否認、逃避死亡與其帶來的焦慮之外,其實還可以「善用」死亡的必然性,提前做點功課,讓自己更有機會坦然面對這件事。

如何能幸福死亡呢?多數人聚焦的是臨終那段時光的最佳安排,不過,我們也可以把時間拉遠而積極反思:我的這輩子人生是如何安排的?我有沒有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做完那些想做的事?倘若這些「最佳」早已完成,種種遺憾能在「生前」好好被打勾,練習說再見的功課,可能就有機會不那麼沈重。

這也是在本文一開始提到練習的用意。在想像的喪禮上,你希望會出席的人,代表他們是你很在意、很重視的人,你和他們的關係維繫的好嗎?而他們在喪禮上對你的描述,很可能透露著你對「理想自己」的想像,你有成為這樣的自己嗎?

重新反思負面情緒提醒你的事

作為光明面,太陽給予我們希望。但因太陽而必然存在的陰影,其實也是一種有意義的存在。只是,在我們去思索它的意義之前,我們得先去接受這些情緒。

想到死亡而害怕、焦慮,乃至於抑鬱,是人自然的情緒。但或許,這些情緒的存在並非只是為了恫嚇我們,而是深具意義的。在我們極力否認、消除這些情緒之前,其實也能善用這些情緒,推著自己做一些思考。當情緒的意義被看見後,它就能轉化成一股能量與行動力,讓你努力過上自己想要的人生,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

幸福死亡或許會出現在無病無痛、可知死期的狀況下,但我更相信,它更可能存在於,在死前片刻,能勇敢說出此生已無憾的人身上。

因此,我們可以做什麼準備,才能幸福、坦然地面對死亡呢?這份作業可別等到老了再開始想。每一個碰觸到死亡議題的時刻,也許是親人生病、寵物離世、路過告別式會場⋯⋯死亡與其帶來的焦慮都在提醒我們,是時候該整理一下自己的人生了!

今天的你,有沒有好好過日子?你有沒有把今天的每一個小時,都變成自己心中最理想的一個小時呢?是否在不知不覺中,你陷入了過去往事而難以自拔,還是,你赫然發現自己的心已急忙地跑去未來?

請提醒自己,人生的功課沒辦法回到過去做、也無法在未知的未來去寫,你唯一能掌握的珍貴時刻,就是此刻。

文|蘇益賢
臨床心理師,心理師想跟你說共同創辦人,著有多本大眾心理學書籍。

You may also like

發表意見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