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vious post
詩人羅毓嘉在12月推出了一本獻給臺灣的詩集《與山近的,離海亦不遠》,46首以臺灣地方景點命名的詩,透過一顆燃燒的心描述被政治灼傷的愛。12月手寫週記我們邀請他以手寫字的炙熱溫度,書寫關於他生活中大大小小的愛。
04.Dec. 2024
天氣熱了又冷,冷了又熱,12月,並不總習慣是忙碌的。
昨天是新書上市的日子。奇怪了當然不是第一次出書,仍然感覺有些緊張,有些興奮。卻為什麼想起許久許久那以前,朋友換工作的時候,問他心情如何,他淡淡說:「40歲啦,不是小朋友轉學了」。原來這就是40歲前夕的心情嗎?
工作上的團隊近期頗有風波,卻都是圍繞家人的,非可抗力的事。病與死,與生,與其所有相應而來的苦難和煎熬,能怎麼呢?和其他幾位資深同仁,一起担了。看著行程表上逐一填滿再逐一畫去的待辨,累人,但鬆了口氣。這就是40歲前夕的心情嗎?
新書上市了,那好些首詩,寫好了但壓藏的,拿到書的那一刻,翻開了,就變成了「已發表作品」的一瞬間。
感受如此真實,又奇異。或許不論幾歲,都不會習慣吧。
冬天將要漸漸深了,令人喜悦的是,可以看見獵戶座了,而再不到二週,冬至之後,白晝就會越來越長了。祝福我自己,以及身邊每一個我所喜愛的人。
毓嘉 ❤️
11.DEC.2024
與山近的,講到山。你知道台灣最適合看山的地方在哪裡嗎?或許有人會說是玉山,對吧,全台灣最高的地方,看其他的山必定挺美的。或許有人會說,從嘉義,從平原上看去,則能看到玉山。都對,也都美。
我要說的是,看台灣的山,最好的地方,是從松山機場往台東的班機上。的右舷窗的座位。飛機自台北出發之後,向東南轉向,展開的蘭陽平原,以及環抱平原的中央山脈,和雪山山脈。小小的三角形的平原的中央山脈,和雪山山脈。小小的三角形的平原,緊接是自太平洋拔海而起的斷崖,直入2,000公尺的空中。在看見花蓮市那窄仄的沖積地時,楊牧筆下永恆的奇萊山和合歡,就在屋脊之上了。
彷彿垂手可得的高山,原來那麼近,又如此壯麗嗎?而此刻高僅不過千餘公尺的海岸山脈,在背景的中央山脈之前,又更顯得迷你了。再更往南去,也就即將要自4,000公尺的高度下降、台東,也就在落腳之處不太遠的地方。
冬天確實是最適合旅行的季節。
毓嘉 ❤️
18.Dec.2024
季節變換的時候,總在晝夜交替之間感到明顯的魔魅來襲。揮之不去的,對於「壞」的印象。比如說,看著山,想它總有天要被海給吞食;比如說,出版了一本新書後,望著宣傳的時程卻微微地意圖逃避。但不可以。然而又對自己束手無策。
台灣這麼美的島嶼,民主化約莫30年,理應慢慢成人,而我們竟又要因為國會的亂憲惡法,上街去了。或許我們對國民黨並非束手無策。
季節之魔魅,山海之魔魅,民主之魔魅。
倘若在深冬,那麼就想夏天總有到來的一天吧。倘若海侵食了山,就繼續承受板塊的壓力,向上生長吧。倘若有人要將民主和憲政從我們的手中拿走、就唱起悠揚的音樂,展現我們的意志吧。倘若對於未來有些壞的想像,就站起身,以雙手築高我們自己的城牆吧。
台灣,我希望你好好的,而我也是。
毓嘉
25.Dec.2024
年底了,到了這個日子,有稱Xmas,稱聖誕,稱現在也不知尚有多少人記得的行憲紀念日。Constitutional Day。都好,人們總並須將每個平凡無奇的日子安放上多一些意義 ── 如此,對於日子、歲月的虛度、就變得並未如此罪無可逭,對吧。也挺好的。
然而歲末年初,質疑你的,充其量也不過是去年的筆記,除了你之外無人再讀的 ── 時以至此,曾經完成的固然已完成了,尚未完成的自然也就來不及了。只因時間對每一個人都是無比公平的。20歲和30歲的差距在於能夠自虛擲中看出新的道理。但40歲的,傾心於建立規律,為了他們自己褪下的冒險雪靴,冰爪、綁好雪鍊而若泰然的心中想的無非,我能不能從那座山上下來。也沒什麼。日子在過。
新年從來都只是個巨大的幻術:你已經很好了只是他們希望你更多,日子過去,能有什麼不同?
站起身吧。不再等待果陀了。我們可以信仰自己。
毓嘉
撰文、攝影|羅毓嘉
1985年生。紅樓詩社出身,政治大學新聞系畢,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在資本市場討生活。頭不頂天,腳不著地,所以寫字。著有詩集《嬰兒涉過淺塘》等五種,散文集《阿姨們》等四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