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vious post
十一月,我們邀請作家彭紹宇,在手寫週記中展開一個月的日常書寫。在他即將出版的首部長篇小說《往事首映會》中,時空於老戲院裡交錯,青春的躁動與歷史的陰影,在緩慢展開的放映中共同顯影。
他相信文字與影像,是我們修補傷痕、與過去和解的可能。本月,他將以手寫字,記錄生活裡那些閃爍的畫面與低語,如同為此刻的日常,舉行一場溫柔的往事首映。
在臺灣的年末,似乎總與電影相連。
從大學時期開始,進入十一月,就是屬於影展時刻。今年也不例外,早早買了票,期待奔波影院的日常。特別的是,這次多了些新身分,新挑戰,為此而正反覆觀看電影,研究影人經歷與故事。
偶爾,心底會有種「啊,還是當觀眾最輕鬆自在」的感覺,但每每在與影人交流的過程中,彷彿自己也被充電了。透過不同方式靠近電影,解讀電影,總是幸福的。而且,能夠近距離了解他們的創作歷程,我真是賺到了呢。
迎接忙碌的這個月之前,我去了一趟高雄旅行。沒排什麼行程,就是看海,爬山,散步,吃冰淇淋。我一直很喜歡這種既不遠離城市,又能靠近山海的距離,好像隨時能被文明與自然承接,旅行過後又有力量戰鬥了。
匆忙中,時間總是過得特別快。
置身第一周的此刻,看到這個月密密麻麻的行程和待辦事項,想必十一月也會一轉眼就過去。但如果盡力讓每個當下都變得濃郁,隨時間沖淡,是不是就會是剛剛好的滋味?
我決定把這個假說在這裡寫下來,等到之後的我回看,會有答案的吧!
彭紹宇
2025.11 Week 1
撰文、攝影|彭紹宇
1997 年生於臺灣臺中,現居臺北。創作涵蓋小說、散文與評論。畢業於英國倫敦國王學院,國際政治經濟碩士;政治大學外交、國貿系雙學士。作品散見於媒體專欄與報紙副刊。曾參與柏林、日舞、釜山等國際影展。 著有電影評論文集《黑盒子裡的夢:電影裡的三倍長人生》、長篇小說《往事首映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