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日用寫作超迷你文學獎 【UNITAS YOUTH】十一月小說新人賞|鹽詞〈妳死我活〉

【UNITAS YOUTH】十一月小說新人賞|鹽詞〈妳死我活〉

by 鹽詞

鹽詞

獲二○二三鍾肇政文學獎,二○二四桃城文學獎,二○二五鍾肇政文學獎,其餘作品見《印刻文學生活誌》。經營粉專「鹽詞的壞書評產生器」。

資深編輯・李鴻駿、執行編輯・何妍萱! 指名推薦

〈妳死我活〉問出了一個好問題:「如果亡者復活了,會發生什麼事情?」我想起《瑞克和莫蒂》某集,瑞克深陷恐懼洞中的情節,當亡者得以回來,那究竟是愛的延續,還是愛的幻影?所以我喜歡主角展現的那份自覺,耽溺過往跟死亡沒什麼兩樣,生者只能不斷前進,而那需要勇氣。謝謝鹽詞寫下一篇不強塞設定、節制而細膩的作品,值得持續關注與期待。(資深編輯/李鴻駿)

作者的文字輕巧有節奏感,內容雖然沒有著墨太多角色的內心感情,但主角丈夫面對復活亡妻時,那種不可言說、有點悖德的彆扭感卻呈現得很生動,明明沒有寫出來卻讓我感受到滿滿的尷尬,是我覺得最厲害的部分。(執行編輯/何妍萱)

妳死我活

「就北海道那次嘛!」電話那頭,阿晴的回應清脆響亮。

我點點頭,意識到她看不見,故意笑出聲來。

北海道那次,我們剛確定關係不久,尚未牽手,住宿也分開,她跟一個不重要的人同住,我跟另一個,宛如K的兩名助手,左右夾擊。

那時候我還不知道她那麼會撲街,在飯店門口、動物園檢票口、晚飯後的林蔭大道,她會突然哎呀一聲,四腳朝天,鞋底對著回頭的我。

阿晴說,她從小就這樣,鞋底抹油,是腳的問題,扁平,內八,左搖右晃的,遇上冰凍地面,加倍嚴重。可惜了這麼一張精緻臉孔。最後這句是她自己加的。

在電話裡回憶著北海道的種種,仿若昨日,仿若盤古,兩個端點。

我有點埋怨自己談起摔倒,明明發生了那樣的事,才分隔兩地。難道談起就算釋懷嗎?

「想你。」她說。

「都老夫老妻了。」

「你就是這樣。」

我說忙,約好下次繼續,掛了電話。疲憊像一條蛇纏繞上來,一條遠古巨蟒,鱗片蛻盡。輕輕一拍,塵埃四散。

我嘆了口氣,望向手機,螢幕黑掉,一座湖,蛇沈潛下去,安靜且深,掀不起一絲漣漪。若從此不再浮起,也沒什麼不好的。

起身,套一件白襯衫,溜進樓下小七。泡麵在第三排貨架,維力的麵彈牙,但湯還是台酒的鮮。我想了想,取了一盒,裝熱水,坐在窗邊。

以前在台北時,下班晚了,都這樣縮在小七的座位上解決。十坪的頂樓加蓋很小,廚餘能臭一整晚。好不容易下班了,在窗邊看看路人也不錯。

後來,像所有人一樣,結婚,買房,搬回嘉義,換一份工作,慢慢變老,慢慢死亡。

死亡?不該找上我們。三十歲的人,能跑能跳。

貨車失控,撞了待轉區的五輛機車。我跟阿晴走在人行道上,我前她後,爭辯著熊貓耳朵是黑或白,宛如回到北海道。這次她沒有哎呀一聲。等我回過頭,一切都晚了。

警察指著監控說,她見著了,跑了兩步,摔倒。飛來的機車砸碎頭骨。

我張嘴追問,卻喘不過氣。警察扯過幾張衛生紙,塞到手裡,被風扇吹得起飛,我趕緊抓牢。彷彿一不小心,就會煙消雲散。

買了一冊筆記本,暖白色,計畫著燒炭。如何留下線索,誰該發現屍體,條列式,一二三四五,每寫一條空一行。

一天一頁,與日常合奏,吃著睡著,計劃延展、收縮、斷裂又重組。雖然她的死亡猝不及防,我的死亡最好有條不紊。

我緩緩修正,劃掉重來。漸漸地,修訂有了一點趣味,一點期待,期待中混著可恥,混著酸澀。寫不下去了,就跑到公園,坐在長椅上,重新翻開、下筆,不時撥走落葉。

她曾經說過,很討厭在公園呆坐的我,像一個失業大叔。我得更有活力才行。那時聽了她的話,改了習慣。

最後一行被劃掉的那個下午,我將筆記丟進垃圾袋,綁好,提起,正準備追垃圾車,手機響起。

起初,腦袋一片空白,沒馬上掛掉。對方察覺我的猶疑,說她真的是本人,還指出我小腿內側有一顆痣,痣上的毛蜷曲。

聽了一陣,是她的聲音。AI 變造嗎?我等著破綻,等著「錢錢錢」,她卻絮絮叨叨,別說錢了,連金紙也沒提。就算是來自陰間的詐騙,也太沒效率了。

她叫我不要掛,好不容易才接通。

她解釋得模模糊糊,我沒追問,或許問深入了,她就消失了。我放下垃圾袋,陷進沙發,由她講。我以為她會詢問身後事,卻始終在回憶,鉅細靡遺。

這些細碎,除了她,沒人能記住。

就這樣,每週六晚八,持續一小時,能少不能多。比起走了,她更像被關了。

我拿起泡麵,對小七店員做了個手勢,將湯倒進流理台,洗手後出門。夜冷,風吹。一個街友在傘架旁撥弄IPAD。我橫置手機,鏡頭對準,正好有來電。

號碼隱藏。

「寶貝,忘了跟你說,他們讓我們見面了。」

他們?我沒反應過來。等反應過來,仍不清楚意思,只好咕噥一聲。

她解釋道,七夕不是快到了嘛?他們推出了「牛郎織女企劃」,試營運啦,她幸運中選。一個月後,兩人能短暫見面。親親、抱抱自然不行,但總比沒有好。

「見面嗎?」實在無法想像,如今連見面都能做到。

「嗯。你準備一下,不要穿得太邋遢,頭髮抓一抓,給他們留個好印象。」

我摸了摸襯衫腋下的洞口,點點頭。

她丟下一句再見,掛了。

俗話說,失去了才懂得珍惜。

知曉有一個人站在那裡,對你做出回應,與你頂撞,督促你,就像買了份不孤單的保險一樣。條文躼躼長,但書再但書,魔鬼藏在細節裡。

等事情發生了,回頭去查,才發現死亡不在理賠範圍。反正賠什麼都不夠。

即便多賠上我這條命,也不夠。

我又買了一本筆記本,黑色的,躊躇地寫下一條,草草劃掉。我以為黑色跟燒炭比較配,比較能寫下去,但黑色更像那座湖的延伸,只會溺斃靈感。

如果那些說法都是真的。如果終有一天,有情人相聚,身處同一空間,以永恆度量愛。

如果。我打了個冷顫,闔上筆記本,丟進垃圾袋。巨蟒繞著垃圾袋轉了一圈,吐舌頭瞇眼。我蹲了下來,與牠對望,祈求牠再給我一些時間。

人來人往的百貨一樓,星巴克坐滿了人。

第一眼沒認出來。她舉起手,我走了過去。

她維持著笑。我問,等很久了?她搖
搖頭。

不知道要說什麼。

點了一杯熱美式,環視四周。她敲敲桌子,叫我別費心。他們很精明。

隔兩桌,我瞥到K的兩個助手,埋頭寫著什麼。我按壓太陽穴,試圖緩和日益嚴重的臉盲。阿晴再次敲桌子,提醒我別分心。

說是別分心,卻不知道要說什麼。我咳了一聲,問她能見多久。

她張開左手手掌,右手食指貼在左掌心。三十分鐘。

她開始講話,沒有點喝的。她談起我第一次見她父母的情形,也像這樣有點緊張,又有點漠然。事後她一直解釋,我不是這樣的人。

我告訴她,我跟他們偶爾見面。她似乎沒興趣,揮揮手。她說她父母怎麼想無所謂。他們根本不懂我有多愛她。那時候也算轟轟烈烈吧。

聽另一個人為自己下判決是一件很怪的事,彷彿在表演、試鏡。我坐直身子,好與形象重疊。

她的父母不同意婚事,認為我沒定性,拒絕出席婚禮。她跟家人徹底鬧僵,好幾年沒往來。

那幾年,妻子一直哭。睡前哭,睡醒也哭。有一次我在夢裡遇見她,叫她別哭了。我攬過她。她問我怎麼受得了。我知道那不是個問題,攬得更緊了。

我怕她問,她死了之後,我有沒有哭過。當然有。但如果她問下去,現在呢,就得找個說法了。

她冷哼了一聲。我安慰她,都過去了。

她聽了我的回應,盯著我。我意識到不對。她嘟起嘴,點亮我放在桌上的手機,瞄了一眼,說時間到了,邊說邊起身,留下一句話。再過不久,我們可以試住一段時間。

住一起?

對。

她拋了個媚眼,代替吻。我雙手交叉,裹緊輕薄的襯衫,抵擋百貨不要錢的冷氣。

你要多穿一點。她說。

我才注意到,她還穿著死去那天的無袖洋裝。一塵不染。

外面下雨了,我從包裡拿出傘,抬頭,正準備給她,卻被人潮遮蔽,怎麼也找不著她。

三個禮拜後,阿晴回家。

她不吃飯、不睡覺、不上班,就坐在客廳沙發上。

我落座,她談天。自然,談的都是過去。話語像河,流啊流,截不斷,也隨時能斷。我要上班了、吃飯了、睡覺了、打遊戲了,河就停了,細水長流,目送我遠去。

我更常跑到小七,將湯倒進流理台,手指捻起排水孔的麵,跟碗一起丟進垃圾桶。吃完後又到公園閒晃。

我延長閒晃時間。半小時。兩小時。五小時。

時間對她有意義嗎?

我回到家,一坐下,河就流動。不對,不是河,而是電視,全年無休。

我伸進沙發的縫隙,也找不著遙控器。

我以為,相聚那天還遠,遠在天上,至少不應該是沙發上。

我跟公司請假,每天跑樓下公園。我先是坐在長椅上,但我沒有自殺計劃要寫,於是我來回橫越,作一棵行走的樹。我看見好多男人,男人牽著女人,女人牽著小孩。

三位一體。盒子、調理包和麵。

我大喊,聲音刺穿空氣,朝他們射去。

他們不看我。

我摸摸巨蟒。如果牠能吊在樹上,做一個環。牠吐出粉色舌頭。

我回到家。她坐在沙發上,穿著洋裝。我沒打招呼,旋開房門,將自己扔了進去。

一覺醒來,凌晨兩點。

明明開了冷氣,卻熱得不像話,濕了背,黏膩。冷氣滴水,砸在床板,碎裂開來,浸潤唇。舔了舔,沒有味道。

如果這不是死亡,什麼是?

疲憊,太疲憊了。我一躍而起,闖進客廳。

她坐在沙發上,月光透過落地窗,染白了髮。

我說,妳該回去了。牛郎織女也就見那麼一天。

她微笑,像看小孩鬧彆扭,拍拍沙發,示意我坐。好吧,這絕妙的儀式感。

她說,我走了,你不會孤單嗎?

我皺起眉頭。她看起來平靜,沒有要吵架。我說,不會,我習慣了。

我頓了頓,撇開眼,說,對不起。

她搖搖頭。其實,我本來忘了,忘了好多,如果不是他們上門警告。

他們?我問。

他們說,得要一直記住,才不會消失。他們很貼心,提供了幾種方案。我選了最貴的那個。

所以他們到底是誰?我又問。

她指著自己的臉。你可以理解嗎?我既是我,也不是我。我是我的複製,我的AI,我的數據,我的靈。我來自我。

我不懂她在說什麼。一旦涉及「他們」,她就當起蹩腳詩人,擺弄話語的謎。我要求她說清楚。但她喃喃道,到此為止吧。

她用拇指撫過我的眉,溫柔地,幾乎沒有碰觸地。忽地起身,像一棵樹受了神蹟,拔高至屋頂,擋住月光。

撒喲哪啦。她動了動脣,幾乎沒出聲。

不必要說日語吧。

我也站了起來,展示不讓步的意志。我得讓她明白,死的是她,不是我。

她抽回手,掀起一陣風,和著冷氣的滴水聲,像一首老情歌的前奏。她推開落地窗。兩個身影伸出手,牽住她。

除了那兩個該死的跟蹤狂助手,還能有誰?

他們微微點頭,微微笑。

我預感到她又要摔倒了,趕緊伸出手。

她跳上女兒牆,轉過身,從我手裡溜走,往後仰去。她漸漸從面倒成線,倒成兩個點。

鞋底。或是兩隻眼睛,墜落湖底。

當我跑到牆邊,一切都結束了。湖面漆黑,只樓下小七亮著燈,映照旁側公園,以及長椅上的遊民。他注意到我,朝我揮手。即使看不清,我仍知道他在笑。

我還看見,蛇以身體作環,套在樹枝。遊民放下IPAD,站上椅,將頭輕輕置入環中。輕輕地,沒有一絲掙扎,直到結束。

得獎感言!!ヾ(*´∇`)ノ

感謝UNITAS YOUTH,每月一次,沒中就爬起來再寫,不斷實驗新題材、寫法或觀點,好玩,也鼓舞了我,原來我的怪小說美學,還是有人喜歡,至少不討厭。好啦,幫UNITAS YOUTH打完廣告,也幫我的書帳「鹽詞的壞書評產生器」打廣告,不嫌囉嗦,不怕長文的,追粉專,怕的,追Threads。或者都不要追,我懂,彈出式廣告,煩。最後,希望大家多讀書,多交流,希望閱讀環境更活躍。

聯文短訪 (*´ω`)人(´ω`*)

Q 請分享本篇小說的創作理念?

A 《黑鏡》的〈白日夢飯店〉講了一個演員透過科技進入電影世界的故事。主角離開電影世界後,仍能透過電話跟影中人溝通。那時候我想到,如果死人也能打電話給活人,會發生什麼有趣的事?

Q 您的作品常帶有電玩與科幻元素,談談此類主題吸引你的原因?

A 電玩的流行跟它在文學裡的表現不成比例,出場機會少,即便出場了也像配件,是指向別的東西的工具,被簡化了。我試著挑戰自己能寫多少篇電玩小說,寫到吐了,所以這次換換口味寫別的。至於科幻,我就是喜歡怪小說啦。

Q 恭喜獲得獎金一萬元,請問你打算怎麼使用呢?

A 付房租。

重磅點評| 當鬼魂說話時 /伊格言

兩幅栩栩如生的「劇照」於我腦中浮現:其一是,丹尼爾‧維勒納夫執導的《銀翼殺手2049》,粉紅螢藍色系的賽博龐克洛杉磯,雨霧中,大樓外牆上,Ryan Gosling飾演的殺手K遇見了她的虛擬全像投影女友Joi──的巨大廣告。是,那是他購買的女友Joi,他的「所有物」,對K而言,她如此熟悉親密。但Joi並不限量──是以,別人也有Joi,而Joi的生產公司總必須打廣告以推升銷量。K的愛情在這樣的複數Joi之前虛幻且渺小。而後,外牆上巨大的立體Joi(她濕潤的視線融入濕潤的雨霧)伸出手指,輕輕點了他。

其二,是西斯汀教堂穹頂米開朗基羅的《創造亞當》──同樣將觸未觸的,超距力的指尖。確然,〈妳死我活〉並無《銀翼殺手》與《創造亞當》的恢弘,場景也極日常,並不科幻,然而其間意涵卻頗有相類處。因意外而死去的妻子在「他們」首肯下回來了──「他們」是誰?這是小說的奇幻機關, 然而作者拒絕解釋。以篇幅限制而言,這是正確選擇 ; 就像《聊齋》也毋須解釋。如果解釋,〈妳死我活〉的場景將不再日常,它將有機會締造上述《銀翼殺手》的奇觀。

而妻子坐在客廳裡不停說話,無止無休。「我本來忘了,忘了好多,如果不是他們上門警告」、「他們說,得要一直記住, 才不會消失」。「不想被忘記的鬼」概念不算新鮮, 但〈妳死我活〉中, 這樣的鬼既是鬼, 也隱喻了「我」的思念與憂傷。於是「文眼」出現了 :「我也站了起來, 展示不讓步的意志。我得讓她明白, 死的是她, 不是我。」

死的是妻子,不是我。死的是我的想念,不是我。死的是我對你的愛與這種愛所導致的,令人動容的偏執。不是我。

我必須說,這就是「意象」的正確用法──它同時飽含情緒、思辯,涵蓋彼此對立的概念。它豐富、歧義而不侷限,自帶淚水。

相形之下,「巨蟒」在此篇中的意象意義則稍嫌模糊了──由於缺乏其餘情節暗示而成為純粹靜物展示,未能與小說中其他部分組構成有機整體。另外,啊,我喜歡小說中的幽默。有好笑到。

伊格言

小說家/詩人,《聯合文學》雜誌二〇一〇年八月號封面人物、《印刻》雜誌二〇二一年三月號封面人物。曾獲台灣文學獎金典獎、台北國際書展大獎、吳三連獎、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自由時報林榮三文學獎、吳濁流文學獎長篇小說獎、華文科幻星雲獎長篇小說獎、《聯合文學》雜誌二〇一〇年度之書等獎項。著有《零度分離》、《噬夢人》、《與孤寂等輕》、《你是穿入我瞳孔的光》、《拜訪糖果阿姨》、《零地點GroundZero》、《幻事錄:伊格言的現代小說經典十六講》、《甕中人》等書。作品已譯為多國文字,並售出日韓捷等國版權。

想成為下一期的 新人賞得主 嗎?

發表意見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