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喜歡讀書新人新書 【新人新書】百年以後,堆疊與迭代 ── 半覺羊《十億伏特的閃光樹懶》

【新人新書】百年以後,堆疊與迭代 ── 半覺羊《十億伏特的閃光樹懶》

by 張桓溢

懷抱著對於時間最純淨的好奇,《十億伏特的閃光樹懶》以精準的語言測度人類如何在技術帶來的破壞與新生中,演進成另一種面目。藉由八篇各自聚焦於不同技藝及其可能困境的小說,作者在科幻與現實已難以區分的現代,重新啟動古老的提問:我們將往何處去?

Q 你的寫作如何與你的建築專業相互影響?

A 我完全是拿以前累積的設計知識來寫作。就像以前做建築的古老方法:將透明的紙疊好幾層,一層畫基礎,一層畫窗牆,然後畫水電管線,愈畫愈多。我覺得小說也有點像這樣。我寫短篇會先打骨架,然後一層一層去疊,來回非常多次,再垂直地去確認它有沒有相互吻合、合理,有沒有達到我心中的美學。

Q 每篇小說都有各自聚焦的議題與技藝,好奇你在寫作前是否已有明確的問題意識?

A 對,這其實有點算是設計師性格。我想到自己剛開始在寫作的時候,看了大量「如何寫作」以及「什麼是文學」的書籍,看到有個說法是「文學是不解決問題」,我心裡想,哇這好懶惰啊,因為設計師看到問題就是要馬上衝過去解決它。

但我後來覺得小說的確不應該把問題解決掉,而是要產生更多問題。就像設計,它是永遠追不上人的欲望的,應該要做的是指出那種迭代——在提出問題的同時,以虛構推測下一個問題。

Q 全書圍繞著「科技」進行辯證與展開,為何選擇以此做為小說的主要命題? 

A 其實我想談的是一個比較像設計的東西。我們現在看到的科技與產品其實都是設計,是先有目的,然後設計師好好研究之後才發展出來的,是人類欲望的產物。就好像蓋一棟建築,我會把時間拉長,假設它一定會存在七十年到一百年,所以我必須要先大概預測使用狀況。這是我切入議題的方式:如果再往後面畫五十年、一百年,那會是什麼東西?

Q 那你如何想像文學的未來呢?

A AI摧毀了很多東西,但也在創作一些東西,我覺得這是一個消長的問題。但我們思考與記錄都還是依靠語言,除非我們以後再也不用語言了,否則只要用語言說話的一天,我相信文學就不會消失。

半覺羊《十億伏特的閃光樹懶》

聯經出版(2025.11)

建築設計師/寫作者,一邊說故事,一邊建造起值得玩味的世界。曾獲得鍾肇政文學獎、磺溪文學獎、桃城文學獎,國藝會創作補助。UCL倫敦大學巴特雷建築學院碩士,曾擔任美國設計事務所上海辦公室主持人暨設計總監,現為設計顧問。

採訪撰文|張桓溢

臺中人,一九九四年生。喜愛角落生物與含糖飲料。好的時候會讀一點理論,不好的時候也會。著有短篇小說集《點火》。

攝影|翁佳如

喜歡我們的 內容 嗎?

記得 訂閱 !支持我們!

發表意見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