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壇最近因為《同志詩選》募資而吹起一波茶壺風暴。據了解,事情的經過大概是這樣的:
幾位有志者感於臺灣一直以來談論的同志文學都以小說為主,雖然有同志詩,卻始終沒有體系性地談論、沒有一部同志詩選,再加上婚姻平權與同志運動在社會上沸沸揚揚,文學卻好像與整個社會現實沒什麼互動,於是他們就興起編詩選的念頭。但是整個過程並不順利,先是拿不到補助,之後幾次被出版社拒絕,最終他們只好尋求群眾募資的形式,來籌措編選、授權、出版等相關費用。
詩集取名為《同一個屋簷下:同志詩選》,廣告文案主打「愛」、「反霸凌」、「支持婚姻平權」,但書中卻偏偏選了陳克華,這位在同志詩的發展上絕對不能略過、卻又在去年公然發表厭女言論引起軒然大波的爭議詩人。就有網友留言質疑此事,不是要愛要包容嗎,怎麼選擇一位厭女(不也就等於助長性別霸凌嗎)詩人呢?編選者回覆,因為這本詩選以「同志為『主』」,厭女或女性只是「次要」——砰!此話一出,當然就引爆眾人憤怒:難道沒有女同志嗎?難道女性永遠只是次要?於是事情就爆炸了。
說真的,我覺得這件事情本身並沒有太多可以深入談論的空間。你說藝術成就重要,但道德與正義一樣重要;想要以權威肯定某一種文學類型,這沒什麼問題,但循群眾募資,就是必要想好如何精準尋找出錢的人、怎樣和這些人好好溝通(說穿了就是公關)。這些都是極度務實、一翻兩瞪眼的事情,做得好應該,做不好就惹爭議,有經驗就知道怎樣拿捏平衡。
但事情為什麼會鬧大,讓許多人指指點點?大概就是因為落入弱弱相殘的局面:同志是不是少數邊緣又會被歧視?毋庸置疑。女性無論異性戀同性戀,是不是都在主流父權社會底下活得並不平等?絕對正確。文學、詩,是不是無用而沒什麼人重視?從產業、經濟的現實角度看,它確實無足輕重,還常常是票房毒藥(真的好賣怎麼還會被出版社拒絕)。但因為弱勢,所以容易都覺得自己的道理更正當,聽見另一方的話就容易產生相對剝奪感,於是委屈,於是累積怨氣,於是都覺得有理說不清。事實上道理都很清楚,只是彼此沒交集罷了。所以我真正想談的並不是臧否事件中具體的人或事。
我真正想談的是,過程中屬於文學人這方的種種言論裡,不少都隱約透露出「被選集肯定是一件光榮的事」,或者是「我是選者所以我高高在上去點評作者作品」這類態度:
這大錯特錯。
要知道,所有的選集,考驗的都是編選者的功力。編一本選集,就是編選者把自己的見識、認知、想法、品味,全都一五一十地暴露在讀者面前,受眾人公評。你寫了重要的作品,他該選你但他沒選,不是代表你寫不好,是代表他看走眼或沒眼光。有些選集會在大學課堂、學術研究中經常使用,很實際很方便,但那其實是編選者功力已得到某種公認肯定的後續結果,並不等於編一本選集就可以得到有品評的權力。說直白一點,陳克華的詩作在文學、在社會、在歷史上重不重要,是幾個編選者要選不選就能決定的嗎?
也許是臺灣的文學獎權力運作太根深柢固在文學圈,導致選集的編選者就類似文學獎評審的錯覺,也或許是行之有年的年度文選、年度詩選,彷彿金馬獎或金曲獎。但那終究是錯覺。根本的差異是,在制度上,幾乎所有的文學獎都有「報名」或「客觀第三方提名」的手續。這道手續是有意義的。它就像是簽訂契約,表示參賽者或提名者認同文學獎的遊戲規則,更重要的,也是藉由這個手續,從外部肯認、授與了文學獎評審權力,去評斷(注意,是評「斷」不是評「論」,前者明顯有高低位階的意思)作品好壞。但是,選集並沒有「報名」、「提名」的手續/門檻。像是這次《同志詩選》的編選過程,雖然宣稱編選者之間需要彼此討論、說服,但那終究不是透過相對客觀第三方,等於是編選者評斷權力的授權過程難以說服人(然後再加上編選目標與文案的乖離,炸鍋就可以想見)。
權力的面向非常重要,尤其在(純)文學世界裡。重要的作者,美好的作品,那些成就與藝術性,都是出於創作的自我完成,而不是為了想要在權力機制的運作底下被肯認。市場機制、品味競爭,那都是水平的競合,但權力機制卻是一種垂直的、由高到低的許可,而且低處無從推翻。有權力機制的運作,就不會有自由;沒有自由,就不可能達到創新和突破。至於文學獎,那是一個特殊的競爭/遊戲場域;競爭/遊戲可以透過遊戲規則得到一些結果,但遊戲規則卻並不等於整個(純)文學世界的規則。
所以,《同志詩選》事件對創作者最大的啟示,應該是要認知到:創作者的榮耀,永遠是作品給的。不會、不能,也不可能是任何一種評審、編選者的權力所給予的。編選者不要妄想執文壇牛耳,創作者也該用創作找回尊嚴。
▶ 同場加映:關於新手作家入選文學選集的基本認知|寫給新手作家的沒用指南(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