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科幻小說之父」張系國,在歷經兩年多於《文訊》、《聯合報》副刊的小說連載後,終於在今年五月推出新作《蒙罕城傳奇》,在同樣的呼回世界中,他藉由建構僅有惡人的城市「蒙罕城」,探索善與惡、現實 …
平常相遇
-
-
「這是最後一日了大雪掩沒曾經的足跡在你沉沉睡下之地我亦覺睏倦且渾然無法記起我們曾經同行」 ——吳岱穎,〈維根斯坦的最後漫步〉,收於《群像》 舊金山的街道崎嶇如昔,惟不見向晚慣常瀰漫的水氣。洋 …
-
-
在台北唯一一家以古巴為主題的咖啡廳,我們與黃崇凱秘密開會,依照新作《新寶島》的情境,諮詢了他對三年以後即將與古巴大交換的看法與建議。擔任顧問的小說家看著菜單上的古巴三明治,意味深長地說:「你 …
-
二○一六年,作家鍾文音的寫作軸線進行了一次傾斜橫移。自愛荷華寫作駐村返台,母親病倒,她的筆一度停駐與慢下,那個走遍世界的她,成了「從前」。二○二一年,推出長篇新作《別送》的她,容顏如昨,談起 …
-
蔡銀娟的創作初衷,源自不忍。她的心很軟很軟,每回讀進什麼重大議題,情緒都被拉得很遠,《火神的眼淚》即是一例。 當初誘使她提筆的原因,乃彼時臺灣幾場大火意外,新聞帶出消防員的救援過程辛苦繁複, …
-
莉迪亞・豪爾赫(Lídia Jorge,1946-)是當今葡萄牙活躍文壇既資深又具分量的領航作家,迄今出版十二部小說,六部短篇,三部童書,其他文類尚有散文、戲劇、報導新聞等。她的作品深刻描寫 …
-
今年三月六日幾位詩友相約在永康街聚餐喝咖啡,管管臨時因感冒不能前來,只有太太梁幼菁(詩人黑芽)到。隔天我line黑芽,探問「管管身體好了嗎?」黑芽代傳回訊:「管管說,一切都好就是老一點」。 …
-
是畫家,是作家,是電影人也是攝影師,縱使經驗過病累與傷別,雷驤依舊持續著他豐沛的創作能量。新作《風景》之中,有著無限的寬容,亦含納無限的懺情。旅行的見聞如珍珠,闇夜的狂想如荒夢,而雷驤依舊不 …
-
從一九七五年開始第一部作品《車過台北橋》,到最新出版的第一百一十三部作品《給人生的道歉書》,陳銘磻早慧敏感的生命,似乎也很早就開啟他走上文學的路。這一路上有父親、前輩作家與同行文友的相互濡沫 …
-
「我的老台北沒有固定的座標,它在我們無法全然忘記的往事裡,閃閃發亮……」。每個時代都有不同的台北書寫,從原本的單篇邀稿到錄製Podcast,乃至半年後成書,張大春《我的老台北》以小說筆法佈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