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Home 喜歡讀書 新人新書

新人新書

  • 文字創意工作者ab的第一本極短篇小說集《不道德索引》,以雲端世代慣常使用的顏文字為人稱索引,側寫社會議題,注視陰暗的道德邊境。每一篇小說都像一身鎧甲,讀者走進情節,以自由意志選擇穿戴或褪下。 …

  • 第十屆楊牧詩獎得主青年詩人扈嘉仁首部詩集《食言犬》,收錄碩班求學期間,埋首於研究、創作兩端,直迎語言所心生的焦慮與怖懼。食言犬的象徵,見證自身以聲音的形式分離出體,而其緊隨其後,將散落一地的 …

  • 自稱有著各種興趣的陳建佐,在《明日與那些幽微之時》試圖以科幻短篇連作描繪明日的台灣,鬆緊拿捏合宜,透過想像之眼,關注了地方小人物的生活。 Q 《明日與那些幽微之時》原本是你在《皇冠》雜誌的專 …

  • 以寄生蟲、義肢、人工生殖為關鍵字,《針尖上我們扮演》寫出人的脫軌與挫敗,以及對身體性別的重新思考。徘徊在醫療空間裡另一種不被注視的人們,卻也有著不同的渴望。生命裡的錯置與痛,唯有漫長的時間得 …

  • 開場是一人一獸,自由地揮灑,調製理想氣味。《香鬼》循主角調香師北北的生活,開展與關係相逢,藉嗅覺串連記憶,最後分別,回返自身的旅途。瀰漫空氣裡的分子始終活躍,前中後調都有驚喜轉折。 Q 《香 …

  • 超新星文學獎得主利文曄的第一本小說集《日行列車》,以多位小人物的不同視角,側寫了社會底層的畸零生活,注視死亡的傷與暗。「成為弱者才是人」,張亦絢如此稱讚利文曄的寫作,能讓弱者保有尊嚴,穿牆而 …

  • 作為記憶與過往的未盡與延續,謝瑜真的《可能性之海》不僅書寫了「夢境」作為療癒與自省的可能,同時也是步入下一個人生階段前的,遲來的告別。 Q 「夢」作為全書集結的錨點,起初的動機是什麼?想請你 …

  • 隨著文字,讀者彷彿一起跨坐上了檔車後座,跟著左耀元《夢幻病》來場環島冒險,他的題材充滿著他熱愛的那些:檔車、底片相機、釣魚、甚至是蓋一棟木屋的魔幻想法,他要與你分享,告訴你,人生有多麼難得、 …

  • 表現出厭世代無所適從,與複雜認同的痛苦,林佑霖的第一本詩集《哀仔》以四輯面目殊異的詩作,描繪出一位斜槓青年的流離與追求。以成熟的詩藝,讀者被詩人攜帶在手眼之間,聽見了新世界的,美與疼痛的哀歌 …

  • 難以歸類、無法界定成為《山獸與雜魚》的魅力所在,書中開展出山海世界的遼闊縱深。駁雜難辨的物種面貌恰恰體現「雜」的生命力,透過龐雜的物種呈現,使讀者能夠深入自然的紋理,清晰島嶼的生態群像。 Q …

  • 臺北是一座很多人來、也很多人離開的城市,移工和你我皆同,或許滿懷希望的以為能來此換取更好的生活,或許咬著牙也想在流沙般的大都會站穩,也或許終究只能孤獨地負傷離開,羅漪文《我當司法通譯的日子》 …

Newe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