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亦絢的散文集《感情百物》裡所收藏的文字,是對依然存在、曾經存在,或當時有某一刻不在她身邊之一百項物件的描寫,重建了它們的來由,也重新締結了創作者與彼物件之間的關係。依照她的說法,這可以看作(閱讀更多)
Author
林妏霜

林妏霜
清華大學台文所博士生。著有小說集《配音》;合著《百年降生:1900-2000台灣文學故事》。碩論書寫解嚴後台灣電影(王童、侯孝賢、楊德昌、吳念真)中的歌曲,及其展演的異質記憶,獲台文館台灣文學研究獎助。博論方向則是:東亞電影裡的「金城武」符號。
-
-
-
張郅忻的第二部長篇小說《海市》,其虛構之蕊更加突顯各種「缺席意義」。這份「缺席」不僅以即將停業的消費地景啟幕,透過敘事鏡頭追攝流行物件敲鑿出時間的縫隙;也在於家庭結構下關係的晾在一旁,人事物(閱讀更多)
-
毫無一絲靈感的時候談論靈感,有種每周坐車通過長長的雪山隧道之際,車上免費提供的網路訊號總會突然斷了的感覺。或如同電影《寄生上流》啟幕,兄妹倆在地洞似的屋子內,連連看的遊戲般,這個角落,那個角(閱讀更多)
-
在《跟著寶貝兒走》面世前,我們邀請陳芳明老師作陪,兩人一起談談黃春明老師的小說。春明老師善說、閱讀量豐,敘事常如水波紋,擴延到既遠且廣的地方;芳明老師則易感、愛笑,時時協助爬梳、補充記憶與資(閱讀更多)
-
調配料理與創作的三原色 玄關進門,約莫移動一步,便能看見黃春明老師家的飯桌。一張看來十分堅實的深咖橢圓形木桌,配合著幾張木椅。桌上有幾盤備料,蔬菜已片好。一鍋美音師母擔心來訪的我們會挨餓,已(閱讀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