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Home 喜歡讀書聯文選書 【聯文選書】鄰居是個小說家─哈金《湖台夜話》

【聯文選書】鄰居是個小說家─哈金《湖台夜話》

by 蕭鈞毅

上一次讀到這樣的語氣,好像都是十幾年前的事了。還是少年時代對文學的印象,是那些對文學文本中的地深、壁薄、回音與步伐等細節還找不到解讀方式的迷茫。那時讀到許多小說家談詩論藝的著作(無論是講稿或專文),都能從中彷彿理解到什麼,彷彿跟著文學家的思索就能再稍稍挨近理解文學的可能。

我用「彷彿」兩字可不是指最後的結果是失敗,而是更準確地指出當時對於文學讀解的惶惑感。惶惑感既具體又刁鑽,總是纏轉在許多站在時刻變動、豐富難解的文學時代面前,躊躇不定,無法深入。畢竟文學總意味著更多對於生活、心智的敏感度,但越是敏感,越見自身的難關。

哈金的《湖台夜話》使我想起少年時代並非偶然,整本文集悠遠緩慢的口吻,是作者對自己所述之事的信心展現,又因此和嘗試解釋時的急切口條無緣。哈金在書裡的筆調就像和讀者閒話家常的鄰居,抓準了幾個重要的概念稍加分析,時而再順著自身的價值判斷品評他物,稍稍冒出尖端;又再即將鋒利之前收束話題,延到下一篇章。他的文集會讓人想忍不住地繼續往下,讀者總想從這位欲言又止的長者口中再探出一點虛實,可偏偏他書名已說「夜話」,各位讀者若想再問,他恐怕只會微笑和你說:「夜深了,先歇會吧。」

當然,不管閱讀哪位大家的論述都不保證讀者就能馬上理解文學,但按圖索驥、抓到標準確實是個必要開端。依循不同專家的看法,對比其評判與褒貶,總能從細微中發掘屬於自己內心與理解文學的可能性。比方說,哈金本書三篇幅的第一篇〈重建家園〉,看似在分析「家」與「家鄉」、「鄉」與「鄉愁」,分析「家鄉」在某國的泛政治化與操作下成為綁定「華裔」的精神牢籠,又因此構成了居於世界各地華裔的「鄉愁」誤讀──但哈金認為,離鄉就是新的開始,新的家,鄉愁只該在親人身上,絕非任何形式道德綁架──我不認為這只是在談政治問題,若再思量,它也是建立文學價值觀的其中一片磚。

⊕書籍資訊:

《湖台夜話》,哈金,聯經出版

這是一個在森林水邊的孤寂之聲,夜裡有多少人能聽到並不重要。
哈金:只有獨特的精神和不群的姿態才能成就文學!

以身居邊緣的心態,跳脫精神綁架的陷阱
用旁觀的澄澈眼光,在紙上安靜地勞作
真正優秀的作品能夠把人物的感情和思想鮮活地保存下來,使其傳之久遠。

移居他鄉的人常用旁觀者的眼光來看問題,並能身居其外客觀地審度事務,也不得不重新反省以前接受的價值觀。正是這種身居邊緣的心態讓我在一些文章裡常常討論個人和國家的關係。──哈金

⊕延伸閱讀:

《經驗匱乏者筆記》,駱以軍,印刻出版

《湖台夜話》裡提到了一手經驗與二手經驗並非決定小說優劣勝敗的關鍵,雖是事實,但讀駱以軍在本書裡對「經驗匱乏」這件事的哀嘆,也能看到台灣小說家對於「經驗」這個概念的恍惚與著迷。駱以軍當然深知經驗不是小說的唯一要件,而他最擅長的也是從經驗身旁的「缺席」開展一整道小說圖景。可是,他又為什麼要談「經驗匱乏」?匱乏為什麼會重要?駱以軍的這本小書已經是他近年罕見談小說最為專注的文集,值得一讀。

新書資訊員|蕭鈞毅

清大台文所博士生,曾任《秘密讀者》編輯委員。曾獲林榮三文學獎小說首獎、台北文學獎小說首獎等獎項若干。合著《百年降生:一九〇〇-二〇〇〇台灣文學故事》、《1947之後:二二八(非)日常備忘錄》等書。

You may also like

發表意見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