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Home 喜歡讀書鬥書評 【鬥書評】《港式臺派》:誰說同是華語世界就不用翻譯?

【鬥書評】《港式臺派》:誰說同是華語世界就不用翻譯?

by 編輯部

這麼遠,那麼近

即便是同一目的地,三五七天的「到此一遊」,跟移民生活(那怕是短居)是完完全全不一樣的。心橋和亦修所書寫的是後者,是從香港移居到台灣後的異地生活觀察。過去幾年,我都經歷過相近的移居軌跡,從香港到英國、英國到台灣,然後再從台灣飛到德國,最近才返回香港。離鄉別井總覺孤獨,然後讀著這本《港式臺派》,發現除了自己以外,有人同樣走在相近的路上、有同樣的感受和體驗。那麼,我們還是孤獨嗎?

讀心橋和亦修的文字,可能是我將個人經驗投射到她/他們的文字上,愈是讀到兩人在台灣生活的細微觀察,愈是感覺到那份異鄉人的孤獨。因為是異鄉人,所以對地方都有種命中注定不可能拉近的距離,身邊的人和事都總是陌生;生活文化上的不一樣,像倒垃圾前要分類清楚。在台灣,垃圾只是「不分藍綠」卻分成回收不回收,但香港的垃圾則是「命運共同」,都掉進同一個箱子、自欺欺人地「眼看不見為淨」就算。

垃圾處理只是生活上其中的一種不同,我們會對這生活上種種的不一樣而感覺新鮮;因為新鮮所以好奇,好奇為什麼在台灣百貨公司裡的女廁,總不像香港的女廁一樣那麼客似雲來,是台灣女生比香港女生少喝水嗎?心橋認真研究兩地公共建築物的指引,比較男女廁比例的規定。因為好奇,就會認真觀察和研究,以最微觀的距離想找出答案。

有些距離,只有異鄉人才能體會,而因為這距離而觸發的新鮮和好奇,再引伸出來的尋根究底,往往會發掘到一些連本地人也沒有留意過的事情。心橋在其中一篇文章談台灣人的火鍋、香港人的「打邊爐」,記起有個什麼食神講過一句話:「火鍋沒什麼文化」,原來香港人掛在嘴邊「打邊爐」這說法,早在一九二○年代就開始了。這些事,又有哪個香港人知道?

很喜歡心橋提到的一句說話:「誰說同是華語世界就不用翻譯?」對啊,即使是文字語言相同、而至日常生活都在同一土地,不同世代之間就已經需要翻譯了。不同地方,生活的模式本來就有很多的不一樣,而最大的不同就在於語言和文字。同一顆生果,你叫芭樂我叫番石榴,但如此的不同,都不是純粹的偶然,而是因為地方背後歷史脈絡的差異。台灣人,香港人,種種原因都把我們愈拉愈近,是時候要多一點互相理解,而在讀完《港式臺派》之後,我更期待有台灣朋友快快寫好《臺式港派》。

香港觀點|亞然
1993 年生於香港,香港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畢業,現為倫敦大學亞非學院博士候選人、香港浸會大學政治及國際關係學系兼任講師,研究香港及台灣政治,專研選舉、政黨及社會運動。著有散文集《孤獨課》、《醒來的世界》。

港式波特萊爾的觀察報告書

我喜歡作者從食物開始談起,吃這件事,看似微小卻永遠如此真實。

不少港人喜歡來台灣小旅行,而心橋跟亦修在台灣生活的時間更長。他們二人從日常生活著眼觀察,故事從台南路邊一輛載滿綠色芭樂的小發財車寫起。什麼時候來賣?抱歉,不定時啊,這些芭樂車、檸檬車、土窯雞車的身影,永遠是來無影、去無蹤。香港寫「番石榴」,台灣寫「芭樂」,但往往跟阿伯買的時候,台灣人肯定蹦出台語:「菝仔」。同樣是華人,寫中文也說中文,但是習慣用語卻是如此不同。唯有踏進當地生活才能感受深刻的差別

心橋還在夜市發現更多港台用語的不同,台灣菜單上寫著「麻油雙腰」,問老闆哪兩種腰?老闆答:豬加雞。「等一下,雞有腰嗎?」身旁的友人大笑。其實就是豬腎跟雞胇。雞胇,也就是雞睪丸。睪丸,沒什麼好驚訝,但我印象最深的還是香港人聊睪丸話題。印象中,曾志偉來台灣上綜藝節目說,本來有些人不看好藝人陳小春,沒想到竟然能紅起來。為什麼不看好呢?

曾志偉發出充滿氣音的笑聲,嘿嘿,你們聽過春袋嗎?

原來,粵語裡面,男性的生殖器就叫「春袋」。根據香港網絡大典的說法:春袋是「陰囊」的廣東話。而陰囊包覆的睪丸,又稱春核(因其形態呈粒狀),而「春」就是形容萬物逢春、生命活力之源的器官;所以載著春核的地方自然被稱呼為「春袋」。倘若遇到色狼,給他一記踢下體,就是「踢他春袋」,給他一記「爆丸」。由此可見,粵語的用字遣詞跟「形象」,似乎多少有些相關。

地鐵太子站總是讓亦修打噴嚏,為了避免鼻子不舒服,他會選在旺角站下車,再步行過去。他從生理反應的「打噴嚏」延伸探討五○年代流行國語歌曲〈打噴嚏〉的雙重意思:女孩很俏皮可愛以及有誰偷偷議論八卦自己。原曲〈Achoo Cha Cha〉本就是透過哈啾恰恰,前進後退的旋律來隱喻男女情愛關係。亦修的想像層次相當豐富,從打噴嚏、戴口罩、詩經、流行情歌,串起身體反應到心靈深處,頗有浪漫情意。我相信,這不只是港人的隨想,台灣人肯定也在菲哥(張菲)的綜藝節目看過不同女星從或窄或蓬的裙內,踢出大腿,嬌柔忸怩唱這首歌。

往後,倘若忍不住舉起手掌,欲遮掩即將從鼻腔衝出的噴嚏時,我肯定會想起葛蘭或葉玉卿的歌聲。

台灣觀點|楊隸亞
1984 年 10 月生,台北人。東海大學中文系,成功大學現代文學碩士畢,曾獲林榮三文學獎散文首獎,聯合報文學獎散文評審獎等若干獎項。作品散見各報副刊、《印刻文學生活誌》、鏡傳媒等。出版散文集《女子漢》。

78401606_2853316111385366_308285193364439040_o

港式臺派:異地家鄉的生活文化漫遊》,大家出版, 吳心橋/劉亦修

臺灣和香港,兩個親近卻又遙遠的地方,有著相似的事物和不同的經驗,以往卻常常只透過觀光的角度互望。而當離鄉的兩個香港人,在異地台灣再相會,有了長期旅居的時間醞釀,和文化觀察之眼的沉潛,一場從芭樂開始的閒聊,才終能拉出一連串從語言帶到生活的日常經驗比對,而體悟了種種:有從鴿子籠小套房到寬敞廁所的都市景況、有單人火鍋到中秋烤肉聚會的人際遠近,也有從漂泊到再紮根的身分認同。

如果凝神細看日常,側寫分析生活,我們或許也將一樣,逐步理解腳下這塊似懂非懂的土地、釐清自己將是未是的身分,然後進而發現決定家鄉所在的,不是護照上的文字,而是終於能夠歸檔的眷戀與依歸。

You may also like

發表意見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