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高中國文教育在出版界顯然是門好生意。從凌性傑、祁立峰到謝金魚,這些人的讀者有高中老師,也有高中生,但應該有更多的人早已遠離高中國文教育。這些書籍出版所帶來的,是面向大眾讀者的文學普及,讓人對過去、既有國語文教育的反思,並提供自主學習者加深加廣的指引。
在這波浪潮中,《國文開外掛》的特殊性,在於集結眾多不同領域的作者,提供體制內、外各種身份的讀者,閱讀國文課本選文的刺激。
方法作為關鍵,「歪讀」章揭開了這些文本非文學的另一面向,指出任何寫作都有脈絡與觀念必須釐清。方法可能是黃震南的史料學,甚至如鄭清鴻重建寫作時代的語文論述背景,對修辭學的分析提出批評。「細讀」章回到文學研究的基本功,同樣需要方法。畢竟在有限的篇幅中,逐句精讀是不可能的,而需要鎖定一個議題,找出文本中相關的蛛絲馬跡。例如曾創作劇本《利維坦2.0》探討同人二創的簡莉穎,就為「好故事」的元素提供有趣且可能更貼近學生的切入點。
我認為以上幾篇文章呈現的跨領域視野非常重要。在基礎的語文能力訓練之外,台灣的高中生應該淺嚐並意識到,語文如何與知識多重跨界而建構我們賴以生存的現實。
書中的問題討論也沒在客氣,毫不小看台灣的高中生。像簡莉穎就要學生「以高中校園為爭霸舞台」,在〈虯髯客傳〉原文的基礎上,替風塵三俠「做出新的角色設定」。對教學者來說,這樣的提問確實耳目一新,學生的成果也值得期待。但我會不會出這個作業,則需要再三評估。教學現場的狀況是:基於教學時數、學生程度等各種因素,每位教師的教學從來都是針對班級「量身打造」的。而這也正凸顯了《國文開外掛》的功能——可以在教學之中與之外。
畢竟,一篇文章,與教師親授的課堂,終究是完全不同的學習媒介。即便觀念相通,聽老師在課堂談過,與捧著書把解析讀過一遍,領會也未必相同。書中論述雖稱不上篇篇盡善,至少針對十三篇文章提供了刺激思考、觀點多元的學習起點。或者,再次學習的機會。因為多數人真的都認為〈賣油翁〉的主旨只是「熟能生巧」。
坦白說,《國文開外掛》中有些論點對我而言並不新穎,但我未必有機會好好在課堂上帶領學生思考。如果教育的目標是要培育自主的學習者,那麼我們的學生確實需要更多這類補充。
我也可以更基進一點的說,每一本這類書籍的出版,都是中學國文教育圈自省的機會。書市讀者的反應,是對教育現場最直接的檢驗。
趙弘毅
臺灣桃園人,台大中文系畢業,政大台文所碩士班。曾獲台積電青年學生文學獎小說首獎、台大文學獎新詩獎。大學二年級開始在補習班任教,現為國立蘭陽女中國文科專任教師。
國文開外掛:自從看了這本課本以後……
奇異果文創
楊翠等 著
這是一本你想像中的課本,這也是一本不是你像像中的課本!
國文課本的裡的文白之爭,究竟在爭什麼?這些高中國文課本裡常出現的經典選文,又教了你什麼?或沒教你什麼?
或許,國文課文可以有不同讀法,就像你也可以有不同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