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vious post
自殺的動機通常不會只有一個,常見為慢性和急性兩種因素。慢性因素是因為長時間積累,而導致身心狀態處於極度不良的情境,比如後天環境不良(家庭失和、人際關係差、長期無業)、疾病(身體宿疾、憂鬱症、酒精與藥物濫用)。急性則包含重大的人生挫折或重要親密關係的結束。在心理徵兆上,則會出現嚴重的情緒失控,以及感到無價值的悲觀信念。
三島由紀夫並非典型自殺者,三島的自殺與他的美學追求有關。他認為暴烈的死亡是一種美的狀態。其作品中也反覆出現對死的渴望,比如《岬角物語》中少年對於死的憧憬,或是《奔馬》中飯沼勳的信念。
在日本語文中,「自死」比「自殺」一詞,獲得更多同情的話語空間,因為人們不予非道德的和反社會行為的責難。從這個角度來看,三島由紀夫慷慨激昂演說後,旋即以切腹方式結束生命,的確震撼著日本社會。然而,較為同情三島的新聞媒體及其朋友們,依然選用自決、自害、自死等動詞來表達三島的驚駭暴力的內涵。他們認為三島之死有著複雜的因素,有他與時代格局的對峙,矛盾自卑的性格。正因為如此,要弄清楚三島自死行動的原因,成了評論者及其文友的課題,這其中有無情的攻擊,有訴諸感性的抒情追憶,有各自政治立場所需的解讀,亦有極力捍衛其形象的申辯。然而,我們作為關注這起半世紀前的文化事件的旁觀者,難道只能採取上述正反兩面的證詞,而不能如歷史偵探那樣深度調查嗎?當然不是。在我看來,三島真正的死因,似乎就隱藏或分布在其演講、表演、行動及眾多文本當中,他透過作品中的人物和敘事,隨機應變地表達自己的美學觀、厭世情緒,又巧妙地展現對於死亡的追求。所以,我們必須很有耐性,亦步亦趨細讀和比對文本,才能找出最接近其死因的證據。形而上學地說,閱讀三島的作品,即是在場見證者。
以三島由紀夫的《仲夏之死》為例,他在小說中提及「不論什麼樣的死,死,總是一種事務性的手續。」不過,評論家寺田透並不以為然,反而尖銳批判:我認為,應該在這句話之間,插入「對於倖存者來說」,道理才能說得通。只是,這樣一來,「死」就變成了死亡留給生者世界的殘餘影響,並不是死亡本身。所以,這個警句本身沒有任何意義,而是無聊可笑。儘管如此,三島繼續在其作品中,埋下關於對死亡的渴求。在《太陽與鐵》中,「我十八歲的時候,就很憧憬能夠英年早逝,卻又覺得自己不適合此種死法。那是因為我缺乏與戲劇性之死相稱的強健肌肉。我之所以能夠活到二戰後,其實就是這種『扞格』深深地傷及了我浪漫情懷的自尊。過去以為是在彼岸的人,如今已和我在同一岸上。已經沒有謎團,謎團只存在於死亡裡。而沒有謎團的狀態絕不是認知上的勝利,我的認知的自豪感因而受傷嚴重,鬧彆扭的認知再次打哈欠,再次開始賣身給曾經是那樣憎恨的想像力。於是,永遠屬於想像力的唯一之物,就是死亡!」
在《鏡子之家》第二部裡,同樣出現三島對於死亡的思考與譬喻,他藉由小說人物之口說道,「那個『某個東西』是什麼呢?是死亡呢?還是虛無?抑或危機?然而無論如何,阿收並沒有精神是在自己內部養成的想法。他認為精神像是大氣般飄盪在身體外部,有些時候會像附體般襲上舞台上的演員,短暫借以人類的姿態出現。」只是他一開始渴求的便是死亡,我們是後來才知道的。死亡戴著各種面具,擋在他的前面。他一個個摘下面具,往自己的臉上戴。戴到最後一個面具出現了死亡的恐怖素顏,但他是否感到害怕,我們也不得而知。只是他死意堅決,瘋狂地戴上面具。
當然,過著負面生活的作家,並非只有三島由紀夫,選擇自殺的前輩作家所在多有。繼承父親大筆北海道農地的白樺派作家有島武郎,師法托爾斯泰解放農奴的精神,釋放農地給佃農們耕作,他有著極高的小說成就,卻無法克服外遇與情關(波多野秋子),最後自殺以終。才華橫溢的倉田百三,沒有因放棄左翼政治信仰內疚走向自殺之路,但終其一生,必須求助於宗教與哲學以抗拒性欲連番湧來的誘惑。看似平凡的時代混沌的「不安」,同樣能夠發揮恐怖的力量,將精神脆弱的芥川龍之介逼向了死路。如果我們把外在因素歸結為最大殺手的話,那麼獲得輝煌殊榮的川端康成是否就能躲開死神的追緝?其實不然。許多讀者至今無法理解,他登上諾獎文學高峰之後,為何以自殺方式離世,彷彿要其讀者參悟這包裹著更深的謎團。若果這個說法成立,我們要得出作家的自殺之謎,只能重新閱讀他們的文本了,從文本中採檢所有可能自死的證物,儘管沒能找到一錘定音的證據,作為真誠的讀者至少不會徒留遺憾。
文|邱振瑞
作家、翻譯家,譯有三島由紀夫《太陽與鐵》、《我青春漫遊的時代》等;著有兩部小說、四部詩集;日本文化評論集《日晷之南:日本文化思想掠影》、《日影的溫度:日輪帶我去旅行》第1卷(即出)。
插畫|taiwanbrian
【本期雜誌介紹】
《聯合文學》雜誌 NO.450:負能文學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