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Home 藝文行事 【文學原力】傳遞一支名為文協精神的接力棒─廖振富

【文學原力】傳遞一支名為文協精神的接力棒─廖振富

by 徐淑賢

今年九月底甫公布的台中文學獎,由中興大學台文所特聘教授廖振富榮獲文學貢獻獎,評審團形容他如同台灣文學的「疊磚師」,除了是對他長期投入台中文學史料的發掘研究、與楊翠合撰《台中文學史》等文學史奠基工作的肯定,更見證了他在學術研究如何與當代社會對話上,投入多面向的嘗試與長時間的努力。

鐵道‧文化‧台中記憶

對於生於霧峰、成長於台中,在台北城南週迴一輪又回到台中任教,至今仍長居於此的廖振富教授而言,「台中」的特殊性與文化感,早在日治時期,轄區包含現今台中、彰化、南投的「台中州」,就已經開始積累。

「一九○五年起設置的台中車站,在台灣縱貫鐵道於一九○八年通車後,運量節節上升,將滾滾的錢潮與人潮帶進台中,增進了台中經濟的繁榮、強勢的消費力,更重要的是將周邊鹿港、員林、草屯等地的文學人,接進了台中,令一九○二年成立古典詩社櫟社的霧峰林家,得以更有能量地串連起周邊區域的文化人,先是在一九一○年代組織了台灣文社,以維繫漢文創作;而後,更乘車北上,在一九二○年代的台北成立台灣文化協會,進一步以讀報社、演講會,甚至在台中霧峰舉辦夏季學校的方式,在備受壓抑的殖民地台灣,轟轟烈烈地展開文化啟蒙運動。」這一段故事看似簡短,卻是廖振富教授與其他探究台灣傳統文學、台灣史的研究者,自一九九○年代一路耕耘至今,方才挖掘出的台灣共同記憶。

從障礙賽到接力賽

多年的研究,讓他從台中櫟社與台灣文化協會的同人身上,源源不絕地感受到他們求新求變,跳脫成規的特質,這群文化人不僅具備傳統文學的創作能量,同時也充滿挑戰新文學的勇氣。更重要的是,他們懷抱著一種「擁有知識,即須承擔社會之責」的心情,在充滿限制的殖民年代,透過自己的手、自己的口,將世界新知引進台灣,即便遭遇監視、取締、檢閱、籠絡等障礙,也仍然積極、巧妙地找尋脫困之法。

最讓廖振富感動的是,這樣的特質,不只是清晰地標誌在林獻堂、蔡惠如等一代人的身上,跟隨他們的林攀龍、葉榮鐘、莊垂勝等人,也謹慎地接了下來。而在他多年爬梳台灣文學史料,親身走過這些人們活動過的地點,諸如櫟社諸人迎接梁啟超的台中車站、傅錫祺筆下收容北門樓的台中公園、蔡惠如慷慨服刑的台中監獄、透過「募股」形式結合中部文化人之力而創立的中央書局,以及由林獻堂擔任董事長的彰化銀行等等追索絲絲點點歷史現場的過程中,甚至結識了林獻堂的後人林芳瑛與林承俊母子、林幼春的孫子林中堅與林銘聰,賴和的長孫賴悅顏、蔡惠如的曾孫女蔡海如,更曾遠赴加拿大拜訪莊垂勝的哲嗣林莊生、指導傅錫祺的後代羅琬琳撰寫以先祖為題的碩士論文,也與諸多日治時期台灣文人的親屬保持密切互動,讓他看見這些父祖輩的精神,仍有後繼之人努力把守。

橋接文協精神與當代

他認為,所有關於台灣文學、台灣文化的知識與記憶傳播,不能只停留在學院裡、停留在自己身上,因此決定提早退休,除了透過走讀、現地踏查、撰寫通俗文章的方式,推廣台灣文史的旅程;在各種場合,推薦以台中為書寫背景的文學作品與作家,同時也透過台語歌謠相關的演講,勾起聽眾對於台灣的深層記憶與情感。廖振富也說,曾任台灣文學館館長的工作經驗,讓他對如何推廣台灣文學有更多實務性的體會與思考。從李崗監製的《阿罩霧風雲》、施如芳編劇的《當迷霧漸散》、李運傑執導的《疑霧公堂》,再到臺灣青年管樂團主導的兩場「重返櫟社」音樂會,以及今年「一代醫人杜聰明」音樂劇,廖振富不同程度參與其中,感受到台灣社會對於自身文學、文化的步步追求。

廖振富更大的夢想是將櫟社、台灣文化協會同人們的精神意識,重新與當代台灣人認知自我、親近土地與面對世界的想望橋接在一起,進而成為當代台灣人精神結構、情感結構的一部分,繼續傳遞那一支名為「文協精神」的接力棒。

採訪撰文|徐淑賢
花蓮人,國立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博士。國立清華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兼任助理教授、臺灣語言研究與教學研究所學分班講師。研究領域為日治時期台灣古典文學、書畫商業活動。著有專書《臺灣士紳的三京書寫:以1930-1940年代《風月報》、《南方》、《詩報》為中心》。

攝影|郝御翔

發表意見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