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Home 主題特輯 【名人情書】手寫字是練習慢, 也是練習情書的使用方式 ──── 專訪簡嫚書

【名人情書】手寫字是練習慢, 也是練習情書的使用方式 ──── 專訪簡嫚書

by 郝妮爾

「不張揚,但真實深刻。」

這八個字,是演員簡嫚書梳理自己的性格以後,交出的答案。事實上,好像也能以這八個字來概括手寫字這一回事。

在通訊產品盛行的年代,寫字像是一種低調內斂的整理,在紙上留下痕跡,盡己所能地將真實的自己收進其中。仔細回想起來,簡嫚書的母親也是如此,她說:「記憶中的媽媽,就是習慣大量的書寫,這或多或少都影響了我、甚至影響我的女兒。大女兒有一個小本本,她習慣在裡面寫下自己的秘密;小女兒不太會寫字,但最近一次就是看她在新年之初,把大家的生日都記錄在月曆上……」

簡嫚書一直在寫。過去,她與先生的戀愛故事有件出名的往事,是她曾經手寫了一百封情書給對方。然而,數年以後,一對戀人走進家庭,情書成了家書,手寫字的情感仍舊無法輕易被取代。

以手寫字為生命座標

寫字,像是為自己的生命留下一點座標。簡嫚書生命中幾個最重要的小事,經常離不開寫字。

就像許多人成長過程中多少經歷過的那段歲月,簡嫚書也寫過畢業紀念冊,寫過六孔活頁紙的介紹,因應時代氛圍,曾在鉛筆盒塞滿各色原子筆,「我還記得那時候為了要把字寫得很直很直,會把尺墊在下面,感覺字的底部最後可以連成一條線……現在看起來大概很俗吧?可是那時候都覺得好酷喔。」

過去有很多記憶都散落了,可是寫字的事情,好像也一起被收攏在身體的記憶之中,輕輕提起就會溢出。且她曾經大量的寫著,對朋友,對家人。

「國小我離開最初的家鄉斗六,到台中唸書。當時跟最好的朋友約定好每週寫信給彼此。」簡嫚書說,在那之前,她們也交換日記,只是隨著身處不同的城市,書信往返便成為一趟漫長的日誌交換,「大概足足寫了一年多的時間,家人也偶爾好奇,到底有什麼事情能說?但是在那個年代,電話費相對昂貴,一週一封信真的記滿了很多我想要分享的生活日常。」

這麼說來,簡嫚書仔細一想,學生時期除了考試以及上課筆記之外,寫字多半是為了「交換」。交換日記、交換書信,她國中的時候也曾經和同學交換故事。她說:「我和同學會編織故事,一個傳一個把它寫下去。不過某次那個本子被老師發現,視為違禁品就被沒收了。」

然而,在這些記憶中,每週固定一次的寫信與收信,來回接棒的故事情節,都是她的「情書」。情書本不該是異性之間的愛,更是一種情深意切的鼓勵或者祝福,有時,也包括怒罵。

「印象中,高中時期我對於某件事情真的非常生氣。回家以後我就把所有情緒全都寫在本子上,很兇喔!各種髒話都會寫在上面。結果那本子沒有收好,後來被媽媽看到。她倒也沒有批判,而是說:哇,你用寫字來發洩情緒啊,這樣滿好的。」她笑著說,大概就是從那時候開始,她更相信手寫字的力量,文字會乘載你的情感你的心,無論是澎湃的或者爆裂的,寫在紙上以後心都會開始變得平靜一些。

這大概是為什麼,時至今日,簡嫚書都還是習慣拿實體劇本。「像是某種儀式一樣,戲殺青以後我就會在本子上打一個叉叉,一定要這樣才會讓我一切都結束的感覺!有種爽快感。」

一起過日子,情書成家書

手寫字很慢,且相對電子軟體難以改動,是以每次的「寫」都像是一場鄭重的託付。在步入婚姻以前如此,進入家庭以後更是。

「剛跟我先生交往的時候,有次在書店逛文具商品,看到一整盒明信片,恰好就是一百張。我就心血來潮,想說不如把這一盒買下,每天寫一封信給他。」簡嫚書說,每日的書信,就像日子的更迭一樣,不會總是風風浪浪,也多得是幾封信只有寥寥數語,即便如此,她確實沒有間斷,寫了一百天、寫滿了一百封。

當時那樣的情深義重,在日後因家庭瑣事、工作行程的擠壓之下,竟也成了那麼珍貴的回憶,「先生某次才說,怎麼現在連紀念日都不寫信了?讓我有反省一下,即便走入日常的恬淡,遇到重要節日還是得好好為他寫字。」

可是,沒想到不久再次執筆,寫的不是情書而是家書。

簡嫚書回憶,某次夜闌人靜,她在家中客廳洋洋灑灑寫了三大張A4紙,「我說很抱歉這麼久沒寫信給你,這次一寫就感覺是要來罵你。」想到這件事情,簡嫚書微微一笑,她口中的「罵」都帶著好多好滿的愛:「溝通這件事情真的很難,特別是在雙方都有情緒的時候,很容易偏離原本討論的主題就另闢戰場,越是親密的人就越容易說出傷人的話。可是寫字也許能夠讓雙方都退一步,將委屈以及不滿都好好寫出來,一邊寫也一邊沈澱。」

因此,那一封家書,也是情書。只是她沒有想到,自己的女兒竟也亦步亦趨地模仿。

提及日前有次才數落玩女兒的不是,結果晚上「我看到她寫了一封小便條,還把紙捲成桶狀,把乾燥花放進去像是一個禮物的模樣。結果打開一看,信裡面竟然是在罵我欸。」

簡嫚書呵呵笑著,讀出那段信的文字:「媽咪我真的很愛你,有時候不是那麼喜歡,但是我真的很愛你。」

欸,這哪裡是罵?根本都甜出糖來了。寫字原來是能這樣簡單把心意珍重傳送出去的媒介,就像是她再舉例某次自己關在房間中進行線上會議,幾分鐘後門縫突然塞進一張紙條,是女兒參雜著注音的便條紙,寫上:「媽咪,飯冷了。」

寫字需要花時間花力氣,就好像提醒我們,愛本來也是需要時間與力氣去經營的事情。聊起這些情書,簡嫚書神采飛揚,把女兒們給自己的信寫好,鋪平,每一封都是自己寶貴的禮物。

最後,可以寫信給自己嗎?

大概是因為知道手寫字的重量,因此,無論自己再忙,簡嫚書終究會留一段時間給自己,閱讀,寫字,練習慢下來的生活。

所謂的「練習慢」,是貨真價實的練習。起源或可追溯至高中年代,她在某一堂課上百無聊賴,所幸試著用左手寫字,竟爾就真的練就了左右開弓的寫字技巧。「一直到現在,我想要寫得特別慢、特別靜的時候,就會用左手來寫字。」

簡嫚書說,她看書,也抄書,固定有一本筆記本拿來抄寫,經常是以左手練習,慢慢的抄,刻意在這飛快的世代一再提醒自己慢下來的方法。採訪當日,她帶著自己手抄《流浪者之歌》的一段文字,是從筆記紙內頁撕下,端莊整齊,像是映照她彼時彼刻的心境一樣。

「這些書的來源,本身也可以說是一種情書吧?可能是因為我偶爾會分享自己在看什麼書,所以有滿多出版社就會主動分享一些他們近期的讀物給我。某一次,一個出版社的窗口不知道在哪裡聽說我特別喜歡看腦科學相關的知識,就挑了一本過去相關的出版物給我,隨信還附上一張手寫便條。信上的內容很簡單,平凡無奇卻很溫暖,我一直留著。」

簡嫚書一直留著,僅只是一封小便條也是如此。其他包括朋友來自遠方的明信片、前文所述女兒各階段的給予的繪畫或者叮嚀,先生的卡片或者回信的家書,寫字好像是一條將記憶銘刻的更深更深的過程,確實不張揚,但真實深刻的留在了生命之中。

採訪末了,問及最近若得重新提筆寫信,收件人將會是誰?簡嫚書沈默良久,說:「我可以寫信給自己嗎?因為,自己真的也很需要被好好關照。」

近年她放慢工作步調,卻也擋不住社會浮動的氛圍,諸如疫情或者其他擾攘。作為兩個小女兒的母親,又正逢孩子最容易生病的年紀,導致自己也經常被傳染大小感冒。正因如此,她希望能為自己好好寫一封信,一封情書,一封重要的鼓勵,信件內容大概會有這幾行字:

妳的身體已經非常努力對抗各種難關了,希望未來也能如此堅持下去。好好休息,維持穩定的生活節奏,朝向下一個階段走去。

她微笑著說,像是這樣的話,大概也須用左手慢慢寫下。最後慎重的署名,記下這一刻的真實。

採訪撰文|郝妮爾

攝影|林家賢

場地|永續百貨

發表意見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