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當期聯文當月精選 【當月精選】小說完結以後,揚幕鏘鈴以前:專訪《國寶》原著作者吉田修一

【當月精選】小說完結以後,揚幕鏘鈴以前:專訪《國寶》原著作者吉田修一

by 煮雪的人、曾玟閎

吉田修一

生於日本長崎縣,一九九七年以《最後的兒子》一作出道,並榮獲文學界新人賞。二〇〇二年以《同棲生活》榮獲第十五屆山本周五郎獎,並以《公園生活》榮獲第一二七屆芥川賞,因同時奪得純文學獎與大眾文學獎而蔚為話題。二〇〇七年以《惡人》榮獲第六十一屆每日日本出版文化賞及第三十四屆大佛次郎賞。二〇一〇以《橫道世之介》榮獲第二十三屆柴田鍊三郎賞。二〇一九年以《國寶》榮獲第六十九屆藝術選獎文化部科學大臣賞及第十四屆中央公論文藝賞。作品亦有英文、法文、中文與韓文等譯本,是名備受世界矚目的日本作家。自二〇一六年起擔任芥川賞選考委員。

Q1——近年有許多關於影視化對寫作者影響的討論,您的作品多次經歷影視化,並在台灣廣受好評。好奇您對影視化的看法為何?

A——首先,非常感謝《聯合文學》選定我的作品為專題。我從年輕開始就深深被台灣吸引,這份情感至今沒有絲毫改變。很期待未來能繼續與台灣的讀者見面。

關於小說影視化的問題,我個人抱持十分正面的態度。我認為,在最後一行被寫下後,或是在讀者闔上書本的瞬間,小說本身即走向完結。而影視化則是完結之後的產物——透過導演、劇組、演員合作誕生的新事物。過程中建立起的信賴關係十分美好,無論是自己的哪一部作品被影視化,我都將劇組視為夥伴,期盼影視作品完成的那一天。

剛出道時,確實覺得影視化與自己尚有段距離。直到寫作《惡人》的電影版劇本之後,我才轉變成今日這般的心境。我自己很少碰到「畫面」與「想像」產生出入的狀況,就算碰到,對我來說也比較像是水彩畫變成油畫般的感受。即使故事或整體架構被大幅改動,我也總是能深深感受到導演、劇組與演員對原作的尊重。至今已有許多作品被影視化的我,非常幸運地,每次都能碰到很優秀的劇組。

Q2——這次電影版以喜久雄為主軸,重新改寫故事,想請問您的觀影印象。

A——在推動這部作品電影化的過程中,我便已聽聞李相日導演(以下簡稱李導)提及想將這部作品改編成喜久雄的故事,因此,我滿心期待成品,好奇這會是一部怎麼樣的電影。李導也曾讓我參觀過幾次拍攝現場,「日乃本座」的布景簡直就像真正的劇場⋯⋯我更加期待,也由衷感到震撼,這部電影滿懷趣味,比我想像中的更富娛樂性。首次試片會後,中村鴈治郎㊀也說:「哎呀!太震懾人心了!」而我也有一模一樣的想法。

Q3——這次電影版以喜久雄為主軸,重新改寫故事,想請問您的觀影印象。

A——首先,我想對吉澤亮說:「你能接演這個角色真是太好了。」當我聽李導說「我認為只有吉澤亮能夠飾演喜久雄」時,我無法斷言我完全明白他的潛力,不過在拍攝現場以及在首映會中,看著他努力演活喜久雄的模樣,我感覺自己與其說是抱持著原著作者的情感,更像是懷著一股家人般的情懷。塑造角色肯定很花時間,譬如必須排演歌舞伎等等,而他將身為演員這一年半的黃金歲月全數投注於《國寶》這一部作品,我只能說是萬分感謝。至於橫濱流星,我在欣賞完《流浪之月》後,便認為他是一名優秀的演員,同時也覺得他和李導的風格十分契合。如果由他飾演俊介,我絕對是舉雙手贊成,我也誠摯感謝他在百忙之中認真投入歌舞伎的排練,全心全意詮釋俊寶這名角色。

《國寶》圍繞出身黑道家庭的喜久雄(右)與歌舞伎名門後代俊介(左)間的故事展開。

Q1——喜久雄和俊介的「最後共演作」,在原著中是《隅田川》,電影版則改為《曾根崎心中》,這點也令人印象深刻。您如何看待這個改變?

A——主角雖是喜久雄,電影卻將他和俊介的關係化為主軸。無論是把讓他們結下梁子的《曾根崎心中》再次安排在彼此交織歲月的高潮之處這樣的詮釋方式,又或是驚心動魄的舞蹈和演技……都十分優秀,只能用「精采絕倫」一詞形容。首先,開場少年喜久雄(黑川想矢飾)跳《積戀雪關扉》時,我就已經相當驚豔,接著少年俊介(越山敬達飾)與半二郎(渡邊謙飾)這對父子演出《連獅子》時,又令我更受衝擊。緊接著,又看到喜久雄與俊介兩人在《雙人道成寺》中展現絕佳的默契、喜久雄代替半二郎飾演飾演《曾根崎心中》的阿初,並展現無人能比的演技。最後,俊介又燃燒生命完成《曾根崎心中》的演出——看著喜久雄和俊介這樣相互競爭、砥礪的關係,實在令人熱血沸騰。而且,喜久雄在最為人稱道的《鷺娘》演出裡到達某種「境界」的身姿,更是令我起雞皮疙瘩。我能感受到,這樣澎湃激昂的場景反覆、交互出現而孕育出的節奏感,構成了電影《國寶》的壯闊與動感。

Q5——二〇〇四年接受「作家的讀書道」訪談時,您提到自己喜歡上閱讀是因為韓波、波特萊爾、中原中也、萩原朔太郎等人的詩集;這次在《國寶》內,也有大量歌舞伎相關的旁白、台詞或樂曲,想問您如何看待詩與歌?

A——電影版《國寶》中,有一幕非常重要是在拍攝《曾根崎心中》這個歌舞伎演目。《曾根崎心中》誕生於約莫三二二年前的江戶時代,由近松門左衛門所撰寫。其中的台詞令人印象深刻且韻律優美、故事充滿張力,同時也寫實地描繪出人的情感。

《曾根崎心中》的劇本與台詞,不僅在江戶時代深受歡迎,到了今天的二〇二〇年代,同樣能深刻觸動年輕觀眾的心。詩與歌,總是能夠輕盈地跨越時代。反過來說,任何時代的人都盼望著某種語言——那就是詩與歌。

Q6——在撰寫原著時,您曾在鴈治郎門下擔任「黑衣」,長期近距離觀察歌舞伎的世界。在您的眼中,「歌舞伎演員的厲害之處」究竟是什麼?

A——我在原著裡也有寫到,我一直認為能夠站上所謂「大舞台(日文:檜舞台)」的人皆是天選之人。當我包裹著黑衣的服裝,從舞台側邊觀察演員們時,我逐漸意識到,並非所有人都能登上舞台,那裡可是唯有能在上頭閃閃發亮的人才得以前往的地方。我想,唯有兼備各式各樣的條件,譬如自幼就開始磨練的技巧,又或是天生魅力的人,才得以超越凡俗,自然受到遴選。此外,他們又必須甘於一年內花大半時間待在劇場,像是將後台當作生活據點那樣,可以說是擁有將一切奉獻給歌舞伎的覺悟。這麼說或許有點冒昧,但我想正是因為如此,不只是鴈治郎這樣重要的演員,後台休息室裡的所有演員,全都散發著耀眼的光芒。

Q7——《國寶》尚未影視化的二〇二〇年,台灣曾有一篇文章以〈不瘋魔、不成活,吉田修一生涯代表作《國寶》讀書會〉為題,邀請台灣的吉田迷與編輯群現身討論,其中提到認為《國寶》是非常難被影視化的作品,且認為能自小說中讀見對影視作品的影射㊁。您書寫時是否有預期讀者會聯想到現實中的電影呢?

A——我曾在網路上看到那場《國寶》讀書會的資訊,雖然很可惜我沒辦法精確理解讀書會的內容,但是透過這場讀書會,加上台灣版《國寶》的精美裝幀,我可以感受到台灣讀者從出版初期就十分重視這部小說,對此我由衷感謝。

我一直都很喜歡「讓讀者聯想到名作電影,藉此推進故事」這個手法,由於《國寶》這部小說也包含戲劇、演員論等主題,這個手法於是更加契合。

《國寶》確定要影視化之後,我便抱持樂觀的態度。尤其這次也是由合作過《惡人》與《怒》的李相日擔任導演,我非常信賴他。而最後的成品確實遠遠超乎我的期待與想像,非常感謝李相日導演拍出這部名作。

Q8——想請您對看完電影的觀眾說句話。

A——身為原著作者,我絕對可以自信十足地推薦這部電影,而且我想這部電影一定會讓你想走進劇場欣賞歌舞伎。另外,原作對每位角色的刻畫皆更為仔細,如果各位能在觀賞完電影後閱讀小説的話,將會是我這名原著作者莫大的榮幸。

Q9——那麼,如果請您推薦適合台灣讀者的入門演目,您會推薦哪些作品呢?是否有什麼建議或提醒?

A——歌舞伎的演目大致可分為時代物、世話物、所作事三類。時代物是以日本中世後期,也就是江戶時代之前的事件為題材的歷史劇;世話物是以江戶時代為背景,在當時屬於當代劇;所作事指的則是舞蹈或舞蹈劇。

如果是第一次觀賞歌舞伎,我會推薦比起其他兩類更為華麗的「所作事」。電影版《國寶》中有出現的《京鹿子娘道成寺》與《積戀雪關門》都十分推薦。

Q10 ——最後,有個好奇的問題想請教您。您的作品橫跨各種類型,遊走在深度與大眾之間,在個人網站中,也特別設計了「Book Navigation」座標圖,以肉食系、草食系、一行系與物語系這四個方向供讀者選擇適合自己的作品。您是否有特別偏好哪個象限內的作品?

A——我十分敬愛的前輩作家山田詠美老師曾說:「純文學是最棒的娛樂。」我從年輕時就非常喜歡這個看法。

歌舞伎演目

依主題分為三個種類。
一、時代物:取材自過去的歷史與文學作品,也包含改編自江戶時期武家社會所發生的案件。
二、世話物:以町人(指江戶時期的商人階級)社會為題材的當代劇。有時會即時改編男女殉情以及殺人事件等實際發生的事,搬上舞台。
三、所作事:以義太夫節或長歌伴奏的舞踊劇。原為襯托女方演員的劇目,但男性演員(立役)以快速變裝所演出的「變身舞踊」也博得相當的人氣。

部分文章授權、劇照提供|ifilm傳影互動

翻譯|曾玟閎

輔仁大學日本語文學系畢業。國立政治大學日本語文學系碩士班就讀中。譯者兼日文老師,偶爾也寫寫歌。

部分訪題協力、翻譯|煮雪的人

一九九一年生於臺北市,日本法政大學文學碩士。詩集入圍臺北國際書展大獎。詩作〈月球博物館〉被選入美國拱門任務基金會「方舟月球藝術典藏」計畫,二〇二四年經由奧德修斯號送上月球典藏,為目前已知最早登陸月球的華文新詩。二〇二五年八月出版新詩集《重返月球博物館》。

特別感謝|新經典文化

喜歡我們的 內容 嗎?

快收藏 本期雜誌!

發表意見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