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裡的小說家 在大江健三郎豐富的小說創作之中,有些情境是不斷重複出現的:二次大戰時序中四國山谷小村落的童年時光、從收音機裡聽到等同於神的天皇「玉音」宣布帝國敗戰的晴天霹靂、戰後美軍佔領時期(閱讀更多)
諾貝爾文學獎
-
-
前言 一九九四年大江健三郎獲諾貝爾文學獎,當時我在日本東北大學擔任客座研究員,那一晚日本陷入瘋狂狀態,電視台不斷報導跟大江相關的消息。第二天一大早趕到附近的超商買早報,所有的報紙頭版頭條都是(閱讀更多)
-
-
在新冠肺炎的陰影之下,死亡無日不在街角徘徊之際,誰才能將這個時刻的全球集體心理略加表白、稍尋出路?諾貝爾文學獎的宣佈,容或有意或未加思索的回答了這個問題。葛綠珂的作品與新冠肺炎沒有直接關係,(閱讀更多)
-
孟若獲獎,短篇小說的里程碑 加拿大小說家艾莉絲.孟若(Alice Munro)於去年(2013)以八十二歲高齡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殊榮,對於熟知當代文學發展軌跡的文壇人士而言,都覺得此事實屬難能(閱讀更多)
-
說到民歌搖滾詩人,中學時我最早受感染的一個是Paul Simon,那時對跟他同年出生的Bob Dylan認識不深,但幾首經典名作當然亦印象深刻。真正「親炙」這位不斷推翻固我因而也拒絕被定型的(閱讀更多)
-
「Come gather round people, Wherever you roam. And admit that the waters, Around you have grown…(閱讀更多)
-
假使我們願意承認,十月初的晚間七點,臉書開始熱鬧,一個不陌生的名字出現——Kazuo Ishiguro,石黑一雄——,然後這個名字的存在感變得好巨大,即便之前就已經知道他甚至喜歡他。接著,我(閱讀更多)
-
在分享我對石黑一雄作品的看法之前,我得先誇獎一下今年(2017)諾貝爾委員會所寫的得獎理由。 這次的執筆人或許是近年來最具文學修養,表達力也最清晰的。二○一三年加拿大小說家孟若(Alice (閱讀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