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站作家王聰威2019 情詩線索指引,任明信╳徐珮芬╳曾琮琇:等待、肩帶、衰小 by 編輯部 2019-06-19 by 編輯部 閱讀詩像解謎的過程:循著文字,有些故事被說盡、有些還藏在詩中,等待讀者沿著線索抵達故事的核心。如果你還沒讀過《微小記號》,邀請你在三位詩人:任明信、徐珮芬、曾琮琇的現「聲」說法下,以聽覺撿拾 …
駐站作家王聰威2019 走在小說外,徒步旅行的時間感|專訪王聰威:詩是成人內部永恆的大男孩 by 姚 秀山 2019-06-11 by 姚 秀山 熾烈的陽光彷彿還太年輕,曬在溫州街上三角窗、兩層醒目的雪可屋前。透明玻璃與古樸的招牌是台大側門一個模模糊糊的路過背景。轉門入店廳,迎面小桌上就是一摞被擱置的綠格稿紙,上頭的手寫字照亮了一個中 …
駐站作家王聰威2019 六月駐站作家——王聰威 by 編輯部 2019-05-30 by 編輯部 王聰威:「每一首詩,都是一個微小記號。多年之後仍能提醒我,哪裡有誰曾經被愛。」「然而,情詩寫作也像謀殺案。」聯合文學unitas生活誌,六月駐站作家王聰威這樣說。書寫完成後,不僅作者已死,書 …
駐站作家張惠菁2019 《雨》 by 張惠菁 2019-04-28 by 張惠菁 青島下起了傾盆大雨。放肆、不顧一切,爽朗乾脆的下法,沒有任何懷疑 與猶豫的大雨。我站在大樓門口,看著這雨勢。和我身邊二、三十個人同樣看著雨勢。即使有傘也一定會淋濕的。距離走到廠區門口,叫得到 …
駐站作家張惠菁2019 背著走|張惠菁的隨身小宇宙 by 編輯部 2019-04-25 by 編輯部 「以前年輕時,當然會喜歡漂亮又有設計感的東西,但對現在的我而言,要去買一支昂貴的鋼筆,反而是種負擔——因為你還要照顧它。現在選用樸素的東西,已經不是刻意戒除物慾,而是自然而然地空出感官,希望 …
駐站作家張惠菁2019 比霧更深的地方,寫不盡的風景——專訪張惠菁:成為一個沒有看過的大人 by 莊勝涵 2019-04-10 by 莊勝涵 突如其來的一場霧在網路上搜尋張惠菁的名字,網頁跳出來的結果總少不了「美女作家」的形容詞。關於她的圖片中,留著俐落短髮,受過多年史學訓練的她,一雙銳利的眼睛堅定沉靜,彷彿能將時間看穿。但再深邃 …
駐站作家張惠菁2019 四月駐站作家——張惠菁 by 編輯部 2019-04-02 by 編輯部 從愛丁堡、上海、北京到台灣,睽違六年,卸掉標籤與身份,張惠菁終於和我們見面了——關於一切,她是這麼說著:「年輕時候看世界,總想看得分明,覺得它應該分明。中年看世界,就明白有些事物確實是籠罩在 …
駐站作家謝旺霖2019 背著走|謝旺霖的上山下海萬用包 by 編輯部 2019-02-18 by 編輯部 工具篇大容量杯包 謝旺霖的GREGORY後背包從妹妹還在戶外用品店上班時就背到現在,《走河》時也是背這個包包,可謂老將。輕便雨衣 山區氣候變化快速,無論預報是否有雨,都建議攜帶隨身雨具。頭燈 …
謝旺霖2019駐站作家 謝旺霖 X 王宇光:創作前,一起走一段路 by 莊勝涵 2019-02-11 by 莊勝涵 清晨七點,編輯團隊在新店捷運站與謝旺霖會合,在他身邊的是王宇光。他們因雲門2結識,2015年底王宇光決定離團自己創作,但一直與謝旺霖保持聯繫。 一行人開車前往烏來山區,隨著車身搖晃,山勢漸高 …
謝旺霖2019駐站作家 移動中的身體:謝旺霖的寫作與日常 by 莊勝涵 2019-02-07 by 莊勝涵 而有些路,終究得自己走。 「船在大河上緩緩上溯,好像每個人都知道自己的去處。祇有我不是。我總搞不清楚自己在哪,又該去哪,每次才剛認識一處陌生的地方,接著又要到下一處更陌生的地方。不知道這樣的 …
謝旺霖2019駐站作家 二月駐站作家——謝旺霖 by 編輯部 2019-01-31 by 編輯部 從《轉山》到《走河》,謝旺霖以身體走出深鑿肌理的生命經驗,在西藏騎腳踏車,沿恆河上溯,他與大自然共生共存,近乎面貼著面那樣彼此吸吐。本月編輯團隊跟著駐站作家謝旺霖的腳步,沿著位於烏來福山泰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