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評論家狄伯德把小說讀者分為普通讀者與精讀者;精讀者,可謂小說的生活者,是在小說世界如真實世界般行走坐臥。 我不知道我是不是精讀者,然而,閱讀或不閱讀時,腦海裡或現實生活中常出現小說的場景(閱讀更多)
閱讀推薦
-
-
陳威帆 Fourdesire創辦人/執行長/製作人。相信愛玩是一輩子的事情,他的桌上總是堆滿玩具、模型、公仔、樂器和各種書籍。除了愛玩,他更相信玩可以跟生活與工作結合,不停地在尋找各種把玩(閱讀更多)
-
「我寫,是因為我有話要講。我可以完全掌握作品的生命。我可以天馬行空任想像翱翔,利用各種新的舊的技巧,展開視野,寫出『人』的命運──不只是中國人的命運。」──聶華苓 李歐梵教授給予此部小說的評(閱讀更多)
-
二○一八年夏天,我到美國愛荷華參與「國際寫作計畫」(International Writing Program, IWP),這是一九六七年由保羅.安格爾(Paul Engle)和聶華苓共同創(閱讀更多)
-
(一)一九五七年夏天 今晚屋頂沒有聲音。閣樓內外一團黑。只有對門三號房子有一盞燈。家綱在他的榻榻米上睡著了。枕頭旁邊放著仍在修理的鐘。鐘上的時間在黑暗中看不見了。桑娃在她的榻榻米上睡著了。我(閱讀更多)
-
(二)一九五八年夏天 閣樓的鐘仍然是十二點十三分。午夜也好。日正當中也好。沒有分別。同樣潮濕的熱。濕到人骨子裡。在骨子裡發霉。家綱不修鐘了。我們有我們自己的時間了。桑娃的榻榻米靠近窗子。太陽(閱讀更多)
-
孩子氣之為物,學不來、藏不住。若有模仿孩子氣之必要,已是世故的明證。試圖掩藏孩子氣一事,又顯得非常孩子氣。我想,孩子氣應是你的「琥珀核」,而非唯一成色。你一向能特技般執行繁複的頭腦體操,也絕(閱讀更多)
-
謝謝你召喚了精靈。讓我們談談精靈—— 做為《弄泡泡的人》愛用者,閱讀《mini me》不可能不察覺這一對你美麗的雙生子,充滿太多值得剝繭的線索。比如,纖細憂傷的〈過橋〉:「風是帶磁的針/從未(閱讀更多)
-
既然提到《草葉集》,那麼,你必然記得其中一個令人難忘的詩題:「我歌唱帶電的肉體」。對我來說,《mini me》最令人陶醉的,或也正是這被你高低唱出的關鍵句:帶電的肉體——吻製成的衣服,被子底(閱讀更多)
-
嗨,是的,陌生人會「刷條碼般確定我是不是適合的商品」,想必也會刷條碼確認《mini me》裡的「我」——想像此刻收銀機液晶顯示幕上,跑馬燈出現:「我可疑的筆直的刀子」、「背光的我蹲著吃石頭」(閱讀更多)
-
豬籠草(pitcher plants),熱帶肉食植物,俗稱「猴杯」(monkey cups),正式名稱「忘憂草」(Nepenthes)。 植物學家用各種隱喻式的容器形狀,描述華麗而形狀多變的(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