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字」的关键人物是黄胜,香港遭清廷割让予英国之翌年,一八四三年十五岁的黄胜从澳门来到香港,入读位于湾仔摩利臣山的马礼逊学堂,其后到《德臣西报》及《孖剌报》任职,再转任英华书院印刷所监督,(阅读更多)
重点书评
-
-
张亦绚的散文集《感情百物》里所收藏的文字,是对依然存在、曾经存在,或当时有某一刻不在她身边之一百项物件的描写,重建了它们的来由,也重新缔结了创作者与彼物件之间的关系。依照她的说法,这可以看作(阅读更多)
-
如何穷尽「白」的无限联想?许久以前,这问题就不断苦扰著诗人们。在《白T》里,「白」意味着对触探所有可能性的尝试,推衍感官所能探测的边界,舞蹈、剧场、摄影、地景,乃至最难也最迫切需要以语言重述(阅读更多)
-
妳问他最后在哪里找到自己,他笑了而妳没有,妳不知道有人可以就这样选择不去上学,有人可以主宰自己的人生,因为妳已经习惯了接受人生给予妳的一切,人生说什么妳就照样写什么。 ─《绕颈之物》奇玛曼达(阅读更多)
-
二○二一年,黄崇凯出了新的长篇小说《新宝岛》。背景设定非常离奇,二○二四年五月二十日,台湾新任总统就职(新总统不但有邹族的身分,还是台湾文学研究所毕业)当天半夜,台湾岛上的人(不含离岛)突然(阅读更多)
-
记忆就像破碎的长夜。走笔之际,宛如连续不断从睡梦中醒来,抓住一幅景象,想顺着它拖出整个完整梦境,然而片段依然是片段,完整的故事却总是溜走了。──格雷安.葛林《小说家的人生》 作家的第一本书,(阅读更多)
-
年轻作家王証恒交出首部小说集《南归货车》,在香港文学界不乏讨论,为人所知的是其左翼定位。左翼可是方法,是关怀,是理解并介入世界的角度。在当代华文书写场域而言,左翼更自成脉络,从文学革命到革命(阅读更多)
-
祖灵邦的长老们,伊博国度的先祖,雨林的黑色人种,黑人智慧的守护者,请听我说:白人的巫术让祢们哀号、哭泣并抱怨后代子孙。白人践踏了祢们的传统。祖灵受他们的引诱,与他们共眠。对他们而言,祢们国度(阅读更多)
-
东来曾获豆瓣阅读征文大赛首奖,我初读她的小说是二〇一九年的《大河深处》。那是一篇明亮、绽放出「光」的小说。开篇写雨下了三天三夜,但是到了第四天清晨,晨光穿透了乌云,于是「我」继续上路。「我」(阅读更多)
-
「在有无而僶俛,当浅深而不让。」「苟伤廉而愆义,亦虽爱而必捐。」——陆机〈文赋〉 羊皮纸下还有别的诗,教堂壁画的底层,居然藏着另一幅画。 大师属稿既定,便将成熟的花果分享给世界,不遑细述栽培(阅读更多)
-
本书《关西机场事件的假新闻、资讯战》介绍二○一八年九月发生的事件,日本关西机场因为台风侵袭,对外联络桥梁受损而封闭。台湾有数十名旅客被困在机场,不过网路消息传出:中国大使馆派出游览车救出受困(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