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Home 主題特輯 【2022諾貝爾文學獎】文學虛構起在社會中寫作的自己-安妮·艾諾 Annie Ernaux

【2022諾貝爾文學獎】文學虛構起在社會中寫作的自己-安妮·艾諾 Annie Ernaux

by 朱嘉漢

安妮·艾諾 Annie Ernaux 
1940 年出生於諾曼地。1974 年出版第一本小說《空衣櫃》,1984 年以《位置》獲得賀諾多獎。在法國本土之外,也於英美國家獲得好評,為法國當代代表性的女作家。寫作風格被冠以「自我-社會-傳記」取向,以「平板寫作」描寫各種自傳材料,除了文學界之外,亦受社會學界青睞。作品在文學雜誌與文學研究當中,已是經典之作。

享譽法國與國際的當代女作家

安妮·艾諾(Annie Ernaux),文壇起步並不算早,三十四歲那年(1974)出版第一本小說《空衣櫥(Les armoires vides)》。1984 年以《位置(La Place)》一書奪得法國知名文學獎「賀諾多獎(Prix Renaudot)」,自此聲名大噪,進入了一流知名作家之列。除此之外,她的作品英譯亦受國際讀者青睞,曾過得《紐約時報》年度最佳選書,《羞恥(La Honte)》更於 1998 年獲得《出版人週刊》最佳書獎。而在法國方面,持續書寫出的作品,除了有不錯的銷量外,亦迅速成為學院、學校的當代經典文學文本,其書寫特質亦受到許多社會學家的重視(譬如與布赫迪厄的交誼)。在文學刊物與新聞媒體,也經常可見艾諾的訪談與文章。
 
艾諾從第一本作品就有足夠辨識的風格,如同她成名作《位置》點出的:「位置」,或說由「位置」所繫的話語,話語所繫之位置,本身,即故事。
 

「自我-社會-傳記」的書寫策略

她大部分作品的主題是個人的自傳切面,譬如《位置》講的是父親,《一個女人》講的是母親,《冰凍的女人(La femme gelée)》則是關於婚姻,《羞恥》細細分析某次父親差點殺了母親的事件,《佔據(L’occupation)》則談論一段被劈腿的愛情當中的嫉妒。在研究者眼中,她的書寫被冠上「社會學修辭學式的 sociologicorhétorique」 或是「自我的社會學式傳記l’auto-sociobiographie」。簡而言之,她的書寫同時是自傳也是社會學觀察。這樣的結合恰是艾諾的獨特之處。從巴爾札克到左拉,法國文學建立起成熟的寫作的社會研究實踐;而另一方面,從斯湯達爾或是福婁拜的轉向,到普魯斯特對於個人意識、記憶、時間的整體探索。社會學式觀察不難,對個人(無論是對角色或是自身)的探索也不少見,然而她卻將社會學者般的語言風格、彷彿也站在一個社會學家的位置,對於自己的社會位置,身為一個小鎮雜貨店女兒、一個西方社會女子,所具有的感受、記憶與實踐,進行各種精準的分析。正因為過於理想,完美、乾淨、距離、精準,使得這樣的書寫,不會被視作混淆了自傳與小說,或是新聞、社會學研究等非虛構的文類。能如此實踐的書寫,就是虛構的展現,虛構的敘事者我,同時使得書寫的個人之我(作者本人),成為了虛構。艾諾的寫作也是某種普魯斯特,普魯斯特對文學史最大的貢獻是在於「敘事者(narrateur)」,艾諾也創造出同樣的「敘事者我」,更加原原本本的自傳,同時更「非我(impersonnel)」去分析寫出。
 

中性或平板書寫

艾諾的文字風格被歸類在「中性書寫(l’écriture neutre)」中。不免想起羅蘭巴特建基在卡繆的《異鄉人》或霍格里耶帶起的新小說派所提出的「白色書寫(l’écriture blanche)」。艾諾的書寫風格的確有「法國製造」的痕跡。如以上所言,相對於《異鄉人》對於「我」與世界、「我」與他人的疏離書寫,或霍格里耶對於物的精細描述,艾諾的關注非常社會:階級、經濟條件、身份、語言(她在《位置》跟《母親》都寫到,她在進入教育體制後習得那套語言,對照起雙親的差異與反應)。在她的特殊取徑下,這「平面書寫(l’écriture plate)」是使用不屬於自己的語言來描述自己的身世與記憶。這造成一種滑移現象,乍看以為是敘事主體述說自身,然而敘事一啟動,敘事主體便落在一個虛構的位置(作者以不屬於自己階層的語言寫作的位置),回望著作者真實的人生。於是,真實的人生,在彷彿以極為冷靜、客觀、乾淨的方式剖析時,沈默同時也擴大。在語言對比中,身世變得法國社會最好的鏡子,她以法國社會觀照自己,反過來卻讓讀者閱讀艾諾時看到社會,當代的。寫作,在艾諾那裡,代價是犧牲自己原來的語言換取文學的語言,以及成為用文學語言說話的自己,並不是原來的自己。文學卻同時展現著某種溫柔,將某些最私密的情感,不陷入在主觀情緒的漩渦,而以一種虛構的語言說出時,情感的純粹性,在空缺當中,反而更加「在場」。
 
艾諾的書名一向簡短,像是一個格子,可以放進許多事。篇幅亦不長,因此留白之處,往往觸動人,這呼應了文學一直以來的功能,個人也許最特異私密的記憶與情感,喚起的卻是普遍的共鳴。
 
艾諾出道後始終活躍,2008 年的《那些年(Les années)》同時摘下莒哈絲獎與莫里亞克獎。也於 2007 年獲得終生成就的尤瑟納獎。在法國人心中,一直是代表性的當代作家。
 
入門書推薦

《位置》(皇冠,2000)

文|朱嘉漢
一九八三年生,曾就讀法國高等社會科學院社會學博士班。寫小說與essais。著有長篇小說《禮物》(時報,2018)、《裡面的裡面》(時報,2020)

發表意見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