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Home 日用寫作 像他這樣的台灣男子:葉石濤

像他這樣的台灣男子:葉石濤

by 蔡旻螢

一、沒有葉石濤,哪有台灣文學史?

疫情爆發那年,我剛好正在申請美國的文學博士班。我的申請文件第一句話即以葉石濤的「沒有土地,哪有文學」作爲起始。這句話作為一個熱愛台灣文學,並且嚮往抵達更廣大世界的研究生而言,不僅提醒自己根連家鄉,也是鼓勵推展研究與創作的雄心。葉石濤的話語,於我而言,象徵著聯繫我與地方的深刻連結;而我希望以這種精神,作為與前往世界中心的橋接點,抵達更遠的地方。

作為一名文學研究者,我對於葉石濤的印象首先來自他晚期的作品《西拉雅族的末裔》與台灣文學研究者不可不讀的文論集《台灣文學史綱》。在閱讀這些充滿諷刺意味的長篇小說與嚴謹的文論時,很難想像初初愛上文學的葉石濤,其所創作的是充滿浪漫氛圍的唯美小說。

葉石濤以「北鍾南葉」在台灣文學史佔有重要的地位,卻鮮少有人以專論的方式談論他。本次紀錄片無疑是個挑戰,許卉林導演與劇組以葉石濤的生平作爲敘事主線,娓娓道出其日治時期的時光、白色恐怖時期的綠島牢獄陰翳,以及戰後他孜孜矻矻的文學評論與文學史的研究書寫。

葉石濤的文學評論可以說是戰後本省籍台灣作家的墊腳石/點金石,透過不斷地創作、評析,讓更多讀者認識這些或長期耕耘、或冉冉躍上文學舞台的作家群,形成獨特的文學景觀。黨國箝制下,葉老的筆讓台灣文學以自己的面目與姿態出現眾人眼前。

攝影|林柏樑

二、《葉石濤》中多重創作宇宙

許卉林導演仔細的在紀錄片中,以多種媒介與表演形式,包含:舞台劇、舞蹈演劇、落語、舞蹈、版畫、動畫等,演繹葉石濤的生命軌跡與作品內涵。如此簡明清晰的紀錄片表現方法,也是這部紀錄片成功之處。恰如其分的聚攏各表演者、藝術家,分別以身體、影像、繪畫等方式再現葉石濤的作品與生命歷程,一方面這樣的結合形式體現了葉石濤的創作題材與自己的生活情境的緊密關係——他的創作就是他的創傷、他的生活;另一方面,紀錄片這樣的處理形式,也提供觀者多種葉老作品的搬演形式。同時,紀錄片邀請如此多創作者,無疑也呼應了葉石濤對於提拔、支持「同輩人」創作的精神,讓觀眾看到更多傑出的台灣創作者。這些表演與創作在導演節奏精巧的剪輯下,合為一以葉老生命歷程為本,彼此交錯而生的廣大影像時空,葉老既是故事的敘事者,也是故事的主角,同時也可以是那在海岸邊舞動身軀的末裔潘銀花。創作輻射而出的角色們,彷彿都是多種葉石濤的可能性。

紀錄片呈現訪談、史料呈現作家的生平之餘,也以立體飽滿的角度呈現葉石濤的形象。公眾的、私我的,都是葉石濤。包含兒子眼中看到的葉石濤,既是在家中看到老鼠時第一個逃出去的人、也是那以勤儉的姿態,拱著背不斷的寫作者。片中不著重描繪葉石濤的文學功勳;相反的,以一種幽微的方式,透過受訪者之口,說出面臨生活窘迫的葉老、即便忍受嘈雜簡陋寫作環境的葉老、提攜後進的葉老等,葉老的文學成就即交織在這些真實、真切的「人」的互動中。

葉石濤出生於台南,1943 年,高中畢業的他前往台北見習創作、以天才少年之姿發表了〈林君的來信〉踏入文壇,隨後再次南返家鄉任教,1953 年白色恐怖政治刑期滿後,長居左營。葉老生活場景主要都在台南、高雄,本片也呈現南台灣豐厚的文化量能,攝下了諸多文學研究者、攝影家、作家、文史工作者的群像。片中反覆出現的作家身影,即是攝影家林柏樑收錄在《文學的容顏:台灣作家群像攝影》(2004)的作品,藉由拍攝作家面容,將文學轉譯為影像,這張照片在這部紀錄片中產生畫龍點睛之效,葉石濤的故事正是來自他自己,這也是他唯一的正面現身。

攝影|林柏樑

三、建構中的台灣文學作家影像史

許卉林導演的團隊對於拍攝文學家頗有見地,她亦參與《他們在島嶼寫作》系列中王文興的《尋找背海的人》。這系列紀錄片自 2011 年開始出現在觀眾視野裡,至今也有十餘年,既是呈現了諸多外省籍台灣文學家與香港島作家的創作軌跡;也在無形之間描繪了台灣作家們,透過文學之筆在台灣文學史開疆闢土的群像。除了島嶼系列之外,也陸續出現《日曜日式散步者》(2016)等,即便處理的議題與論述的框架各不相同,但在這批建構文學作家身影的影像熱潮中,也不難發現多條文學影像史敘事正在形成。加以《葉石濤短篇小說英譯選集》早已在 2016 年出版,台灣文學史仍在各種媒介間發生。在台灣文學建置超過二十年的現在,出現更多面向觀眾的影像作品,建立了豐碩的影像文學景觀。

葉石濤的貢獻不只是文學的、更是歷史的,他自身的經歷見證了時代,也是時代的見證。這也回答了何以片名被稱為「台灣男子」?正如葉石濤自述,弱小的民族最大的武器就是隱藏自己,「台灣男子」既是取自自傳小說集《台灣男子簡阿淘》,也指涉以低調隱沒的姿態耕耘台灣文學領域超過半個世紀的這位男子,以及在戒嚴時期仍肅殺的氛圍下,幽微點出「台灣主體性」的那位男子——他就是葉石濤。

文|蔡旻螢
一九九二年生,畢業於台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對於文學與文化研究,近日確信的人生指引是「歡天喜地,繼往開來」。

劇照提供|茂樹電影

發表意見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