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Home 主題特輯 【客家小鎮書寫之名人帶路】桑布伊 — 卡大地布部落|在山與海的交界處, 找到文化共融的可能

【客家小鎮書寫之名人帶路】桑布伊 — 卡大地布部落|在山與海的交界處, 找到文化共融的可能

by 黃于真Levy

專訪

饒愛琴

藝術家

出身桃園龍潭,二十年來生活在台東知本的藝術家,輔仁大學應用美術系畢業後從事平面設計,而後專職繪畫、複合媒材裝置以及磁磚馬賽克拼貼地景創作,對環境和人文極其敏銳,作品表現豐富而細膩優美,是台灣東海岸最活躍的藝術家之一。

桑布伊

歌手

桑布伊·卡達德邦·瑪法琉,漢名盧皆興。台灣歌手,出身自台東卑南族卡大地布部落的卡達德邦氏族瑪法琉家族。獲得金曲獎第24、28、32 屆最佳原住民語歌手獎,第28屆最佳演唱錄音專輯獎,第28、32屆年度專輯獎。

以音樂跨越界線

📍卡大地布部落文化園區

「你們在這裡等我一下,我先去跟祖靈打個招呼。」
騎著機車,桑布伊穿著黑色無袖背心現身,簡單確認了工作細節後,就帶著一小袋檳榔鑽進了祖靈屋中。「要去跟祂們說一下我們今天要做什麼。」我問,檳榔是供品嗎?他說,那是一種祝福,就像你們祭祀時會焚香那樣。「我們的信仰非常尊重祖先,其實閩客也一樣。」

出身自台東卑南族卡大地布部落,位於部落中心的卡大地布部落文化園區是桑布伊成長過程裡學習卑南族文化的重要場域,「生活、音樂、禮儀、禮貌,都是在這邊學習的,還有部落的祭典。這裡也會開課讓青年學族語,但其實族語最主要是在家裡學的。」

在這片處於山海交界的土地上,族群的界線隨著時間而逐漸模糊,自小開始,因著文化園區的對面街道上所居住的是曾姓與姚姓的客籍居民,桑布伊的童年對客家文化並不陌生,在與客籍孩子一起玩耍、長大的過程裡,也因此學會了客語的日常用語,甚至發展出了對客家人的在地暱稱。「小時候開始,我們都會叫客家人『  』(讀音為ngai ngai),因為他們自我介紹都是從『 係』(意即我是)開始的;在我們卑南族語裡,ngai這個音,是語言、說話的意思。」

但說起他對客家文化更深入的了解,是始於出身龍潭的客籍嫂嫂饒愛琴的到來。

「我們家小時候很窮,沒有錢買CD跟音響,大概在當兵那時候,嫂嫂帶著大量的專輯與CD播放器一起到了我們部落。那裡面不只有客語專輯,像是董事長樂團、陳永淘、新寶島康樂隊的專輯都有,我們那批人後來都會唱這些專輯裡的歌。那算是我聽到大量音樂的開始。」

語言是文化的縮影,其中蘊含著屬於這個族群的歷史與觀點,而在卑南與客家的文化裡,語言與歌謠都是生活的一體兩面。以文化為根,後來,桑布伊以母語創作三度獲得了金曲獎最佳原住民語歌手獎的殊榮,於他而言,音樂不只是他傳達自己文化與思想的媒介,更是他跨越人與人、族與族之間壁壘的方式。

知本溼地旁與人等高的芒草。

位於卡大地布部落文化園區內的祖靈屋。

距離車站不過十分鐘車程,就能見到廣闊的大海。

多元養分的交會

📍饒愛琴伊命工作室

抵達台東知本,若經過加路蘭遊憩區公車站、東管處都歷園區與太麻里鄉三和村等地時,不妨注意一下附近是否有馬賽克拼貼的裝置藝術,或許能見到出自饒愛琴手筆的作品。一九八八年開始,她隨著丈夫伊命一同回到知本定居,在知本青林山腳下開設「饒愛琴伊命工作室」,以漂流木、玻璃瓶罐、馬賽克等素材,一步一步建立起屬於他們的家,而這個地方,對桑布伊與一眾原住民青年來說,也是生活裡不可或缺的地方,是平日裡音樂與文化聚會的絕佳場域。

饒愛琴帶著個人的文化與歷史來到,除了大量的音樂專輯以外,也帶來了客語與客家料理。但回溯起她個人對客語的學習,饒愛琴笑著說,她其實是在二十七、八歲時才開始學客語的,小時後因為生長於眷村之中,語言混雜,身為客家人的母親並未特別要求孩子學習客語。「直到在寶島客家電台當義工時,整個環境裡全部的人都是講客家話,我才重新開始學習講客家話,那對我而言是很興奮的一件事。我接觸到了很多客家人,他們每個人的生活習慣與個性都不一樣,那讓我意識到:這個世界其實是很寬廣的。」

彼時,寶島客家電台尚需募款兩千萬成立基金會,才能成立合法電台,饒愛琴在擔任義工的那段時間裡四處奔走,幫陳永淘辦演唱會募款、賣CD、幫忙做舞台和海報等,過程裡接觸了大量的客籍音樂與創作者,像是新寶島康樂隊以閩南語、客語、布農族語填詞,或是陳永淘打破過往多以四縣腔唱客語歌的框架,嘗試用海陸腔創作。「在那個年代就有滿多『多元文化』,不只是音樂、語言,還有很多不同層面,那是很多音樂人一直努力的事情。」

時序向前,她所帶來的音樂與語言默默影響著桑布伊,像是與此相呼應,二〇二二年底,桑布伊與以家鄉美濃的土地與農民為主題的生祥樂隊一起同台演唱經典的「我庄三部曲」。〈我庄〉的歌詞以四季變化下客家農村的變與不變為題,這樣以音樂記錄文化的方式,是桑布伊特別佩服的創作路線,而〈我庄〉詞句裡所描繪的客家生活樣貌,也總使他想起自己的家鄉與族群,「我喜歡生祥老師的地方是,他是以音樂來記錄土地與世界。真正的音樂人就是寫下在地發生的事情,用音樂去解釋、紀念、記錄它。這是我也在做的。」

在「饒愛琴伊命工作室」裡,隨處可見以漂流木、玻璃瓶罐、馬賽克等素材拼貼而成的藝術品。

饒愛琴:我接觸到了很多客家人,他們每個人的生活習慣與個性都不一樣,那讓我意識到:這個世界其實是很寬廣的。

桑布伊:不同的文化之間應該是尊重、理解、欣賞、學習,而不是要去比較。

青粄與小米

📍知本溼地

海風自太平洋吹進台東,乾涸的知本溼地如今乍看像是裂成片片碎土,枯黃的草結成一團,覆蓋其上。原本想拍攝的溼地場景,顯而易見地並不如預期。「現在沒有水,好可惜。」「自然本來就是這樣,你沒辦法強迫它。」桑布伊聽見我們的感嘆後回應。

於卡大地布部落而言,知本溼地是學習與自然共存的重要地點,抓魚、放陷阱、抓鳥,甚至祈雨儀式等,都在這裡發生。「知本溼地是我們的傳統領域,祖先早期的部落生活都在那裡,放牛、放陷阱、採野菜,我們的生活環境就在那裡。重要的不是人,重要的是那邊很多植物、動物,牠們也需要那邊。」

自然裡的居民各自有著不同的背景與習慣,但在同一片土地之上,彼此會找到共存的方法。於桑布伊而言,不同文化與族群間的互動,或許也該是如此。「不同族群間,生活習慣當然不一樣,飲食、信仰、生活方式等,但彼此就是對方生活中的一部分。不同的文化之間應該是尊重、理解、欣賞、學習,而不是要去比較。文化當然會有差異,但不要去比較,而是要去欣賞那些差異。」

在交通方便的現代社會,尤其身處於多元文化共融的台灣,不同族群間的交流幾乎隨時在發生。談及此,饒愛琴下了個結論:「就像沒吃過客家青粄的人看到可能會想吃,或是看到原住民包小米的料理會想試試看,交流本來就會這樣發生——飲食與生活,其實就是這樣融在一起。」

桑布伊說,拿檳榔去祈禱就像閩客拿香祭拜,不是供品,是一種祝福。

採訪撰文|Levy

千禧年生,百合花田長大的客家後代。多數時候是雜誌編輯。文字散見於《VERSE》、《釀電影》、《聯合文學》與個人製作《渡日》。

攝影|小路

喜歡這篇 文章 嗎?

歡迎 訂閱 本期雜誌收藏好文

【客語編舟】南四縣腔|桑布伊

生祥樂隊曾邀桑布伊同唱「我庄三部曲」,〈我庄〉歌詞談及現代農村的變與不變,其中以四句聯組構的家鄉風景,編織出四季耕收圓融的世界,讓桑布伊感念起家鄉的變遷。 讓我們透過桑布伊念這四句歌詞,感受

» 完整閱讀

發表意見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