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Home 藝文行事 「向前走」是我的宿命,那你們呢:林強【話語之外,獨覺反聞。】

「向前走」是我的宿命,那你們呢:林強【話語之外,獨覺反聞。】

by 編輯部

你認識的林強,是《向前走》的青春無畏的北漂青年,還是《南國再見,南國》的躁動的小人物阿扁,又或者是不曾露面,卻為電影堆疊出扣人心弦的配樂製作人林強,還是更近期,身居幕後,卻能將許多看似不搭調的素材融合為名為「聲音」的藝術家林強?十月的桃城文學什光紀,邀請林強老師分享,從流行歌星、演員,到電影配樂、音樂工作者,他是如何看待自己這段跨度頗大的旅程?又是如何看待「創作」這回事?

「話語之外,獨覺反聞。」來自於林強對於「創作」的想法——「獨」來自於工作時的孤獨,且這並非是藝術家或音樂家獨有的,匠人同樣具備著這樣的精神,因為當你在全神專注的時候,才能夠進入那種近乎創造藝術的狀態。「反聞」則是身為創作者,要時時自省,才不會陷入窠臼之中。

林強自言他的音樂之路的起點是來自於逃避。從小不擅長讀書的他,畢業後想著要不去當軍人,要不去美國做貿易,總之想要把自己丟到陌生的地方開啟一段不一樣的人生,來擺脫眼前的徬徨。最終林強踏上了從軍之路,三年的軍旅生活中,他沈澱下來思考往後的人生,回想起以前想小時候父親在家裡收藏的日語黑膠唱片、學生時代為了吸引女生的注意力,靠著一本《音樂入門》居然也成功地學會彈吉他……於是他乾脆地決定了,往後的人生,就做和音樂有關的事吧!

沒有經過專業音樂訓練的人,要怎麼走上音樂之路呢?答案非常簡單,就跟當年他學會彈唱西洋歌曲一樣,土法煉鋼般將卡帶裡的聲音一點一點的複製到自己手上。後來林強參加了西門町民歌比賽,雖然沒得名,但被傳播公司相中,找他去當助理,為他正式開啟了演藝圈的大門。果然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在助理期間,林強寫了幾首台語歌,不同於市面上的作品讓老闆覺得有趣,於是找了幾位大牌製作人操刀。剛發行時反響普普,沒想到三個月之後口碑發酵,小助理從此成為大歌星。

歌星的林強生活是充實的,每天跑行程,出行穿搭行頭全部都是最好的,但他的心裡卻開始出現了矛盾:現在的生活雖然有錢,但不快樂,因為好像自己已經開始遠離音樂。正在此時,他遇到了生命中的另一位貴人:侯孝賢導演。侯導對他拋出了橄欖枝:「要不要來演戲、來做配樂?」從此歌星林強慢慢的淡出,電影配樂製作人林強逐漸成形。在配樂的工作裡,林強開始透過電影重新磨練自己看待藝術的眼光,也因為配樂不同於流行樂曲的製作方向,他的性格也跟著發生了改變。

開始做配樂是1994年,到現在2023,林強還在音樂的世界,只是電影配樂做的少了。他說:「這就是我現在面臨的瓶頸吧,年紀大了,我的看片品味跟主流商業片不太合。」因為受到侯導的影響,林強偏好文藝片,對於電影的娛樂性興趣缺缺,不像年輕人一樣能和時代貼合的自己,該怎麼辦?林強得出的結論,就是不能停下來,如果覺得自己不足,那就必須更誠實的面對自己。

在這樣的狀態下,林強開始接觸到更多面向的音樂創作工作,開始拓展音樂的不同可能性:北海岸音樂祭讓他深入廟宇文化與聲音之間的留白、為台中歌劇院製作的配樂探索建築與空間之間的關聯……。對林強來說,生命就是一連串的事件與反省組合而成,走著走著就會遇到障礙,你必須要反省自己,才能轉化自己,然後繼續走下去。

從歌星到演員、電影配樂、DJ,到現在的電子合成器,林強說,命運總是有一個比我還大的東西牽引著我,當我處在不知所以生命狀態之中,我就跟著它走。

回首過去,林強說到,很多人還是把我當成當年那個向前走的歌星,因為過去得之於歌迷的愛與鼓勵實在太多,他也會熱情的回應,只是他心裡清楚,他對過去的作品沒有太多的留戀。

林強說,現在他在做的是小眾的事,電子合成器的世界裡只有音樂,比較像聲響,沒有旋律、沒有音符,他在音樂上的路線越抽象,想說的話就越少。所以林強近年來做更多與裝置、藝術和場域有關的案子,像是屏東的縣民公園裝置藝術,人們在公園裡散步、休息,坐看光影的變化,音樂飄過去,彷彿一團雲雨或是整個宇宙,一切盡在不言中。

當然近年來還是有許多他自己覺得有趣的嘗試:2022年台灣設計館邀請他針對展覽進行聲音創作,他便找了年輕的影像設計團隊NNN Creative合作,以「五行」的形式跟展覽主題進行互動。這次的合作體現了林強是如何看待一個創作者的工作:思考「要做什麼」、「要與誰合作」以及「如何溝通」。而在與時尚品牌oqLiq的秀場配樂中,林強採樣滿州鄉恆春民謠,將時尚與傳統進行了跨界結合;在操刀雲林偶戲節配樂,他回歸布袋戲匠師的核心精神,透過「扮仙」傳統重新詮釋了匠師們對於祖師言的敬重。

細看林強近年的創作,不難看出他正挑戰以不同的方式將台灣在地元素淬鍊,並與他最愛的電子樂結合。這來自於他對文化的敬重,林強表示,最重要的是要理解那些傳統背後的精神,並做出能夠與之呼應的作品。但他也不否認表面形式也很重要,因為這樣能夠吸引到多關注,達到推廣的目的。他期許我們都能夠在傳統中找到一些東西,反過來回饋給這塊滋養我們的土地。

總結自己的創作之路,林強直言在某個年紀開始風格自然而然的轉變,開始追求一些精神上的東西。這些東西只可意會不可言傳,連父母都曾問過他現在到底在做什麼?不過他也笑說:「理解這些東西不是他們的義務,畢竟有時候連我都不知道我在幹嘛了。」但創作者的責任,就是在自己孤獨時,進行發想,發想要怎麼表現出你的想法、怎麼做到你想做的事。當有人來邀請你創作的時候,他們不會有任何的預設,你要為你的創作負起責任。

對於他現在的創作,一定有曾經的歌迷不懂現在的創作,但這樣也無妨。現在的他,對於自己的作品抱持著更加「隨緣」的心態,如果有人聽到了喜歡,那很棒;如果沒有人喜歡,沒有關係,就讓這聲音細水長流。林強說到,聽眾沒有義務要喜歡甚至理解作品,創作者自己必須要選擇自己想追求什麼。林強笑著說:「或許現在的我比較自私吧。」對於創作,他重視的是自己對於素材與主題的感受與想法,在作品中找尋自己的自在。

沙龍尾聲,面對觀眾提問:「審視過去,覺得自己最大的改變是什麼呢?」他想了想,說到:「『向前走』是我的宿命,我註定就是要一直向前,就像電影〈阿甘正傳〉裡的阿甘一樣一直跑。但我沒有要帶領誰,所以你也不必跟隨我,你要去找到你自己的宿命,找到那件可以讓你自在、不再徬徨的事情。」因為心靜下來,一切都是善美的,知事多時煩惱多,識人多處是非多。最後林強送給在場的觀眾幾句話:「多事不如少事;少事不如無事;無事就在家讀讀書、好好創作!」

發表意見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