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vious post
米果/著
日出/出版
川本三郎曾說:「吃與回憶同在。回想食物的同時,也會想起過去⋯⋯在那些從前之中,存在著許多重要的人。吃的回憶與他們同在。」
閱讀《台南甜不甜》,就像搭乘「食光機」,穿梭在那些從前之中,品嚐作者在不同年歲的人生道路上,與每道料理的相遇時刻。飲食的記憶,也代表許多重要的人,透過味覺,在我們的身體裡,所留下的印記。
吃,是一項極為日常且日日重複的事。如何把談飲食的日常,收攏成一幅關於成長的移動地圖,是《台南甜不甜》在章節編排上,頗具巧思之處。
從家庭餐桌上「台南甜」的啟蒙開場,串起不同世代的飲食記憶。從父系家族出身務農的鹽分地帶,那道回老家過節才會登場的魷魚螺肉蒜,到臺南城裡城外,從小吃攤到老店香腸的薰陶,逐漸養成作者飲食喜好上,無法輕易妥協的「食哲學」。
接著,跟隨人生座標移動,食物的場景開始向外拓展,從北上讀書、出社會工作,到赴日留學,在「吃四季」與「下廚趣」的章節,細細寫下曾經歷的社會變遷與文化風景。尤其那些親切有趣的料理手法與過程,令人不禁越讀越餓,真想立刻上街採買,或是打開冰箱,看看有什麼模仿的可能。
壓軸的「食光機」,像是回顧人生的速寫,捕捉各種容易被遺忘的微小片刻。從阿嬤手指頭的蔥蒜味,到外婆後院那罈安靜的漬物,在笑中帶淚的滋味中,回憶彷彿也有了回甘的收尾。
人們常說「食物是最好的療癒」,但這份療癒,卻因人而異。每個人的飲食習慣南轅北轍,就算是同個家庭的兄弟姐妹,也都在各自的成長軌跡裡,拼湊起無法複製的飲食光景。但食物的回憶,有時,卻不光只是回憶;透過味覺記憶的延伸,也能神奇的創造出擁抱當下生活的勇氣。書裡因食物而生的綿密情意使人明白,原來吃,也可以促成家人間的和解,或是引發「把母親的拿手菜一道一道做回來」的動機與決心。
回望《台南甜不甜》,往後,若讀到臺南嗜甜議題的同時,或許不再只是在意糖分的多寡,而是進一步好奇,在每個甜與不甜的選擇之間、在每道味覺感受的背後,那一幕幕從心底浮起,或深或淺的記憶滋味。就像也斯說的:「選擇怎麼樣的食物,變成選擇怎樣的生活,選擇我們變成怎樣的人」。
撰文|嵇國鳳
喜歡冰淇淋的地球人,相信透過閱讀搖晃意志,因而成為一點點不一樣的人。
攝影|林昶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