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當期聯文當月精選 【當月精選】作文範本|翁禎翊〈舉重若輕〉、宋文郁〈我們這個世代〉

【當月精選】作文範本|翁禎翊〈舉重若輕〉、宋文郁〈我們這個世代〉

by 翁禎翊、宋文郁

105年指考題目 舉重若輕

考生 翁禎翊 ── 103年學測 分數21/27

一九九五年生,臺大法律系研究所畢業。臺北小孩,現居桃園,在新竹工作,小時候住過苗栗;嘉義入伍當兵,實習在臺南度過,寫過高雄的書。曾獲余光中散文獎、臺大文學獎、林榮三文學獎。著有散文集《行星燦爛的時候》、《你在暗中守護我》,和凌性傑等人合著《慢行高雄》。

學長們圍在學務處的電腦螢幕前,仔細端詳初初公布的籤表。結束了。很快就要結束了。準備回去唸書吧。他們一人一句說著,語氣大多平靜無波,也許暗渡了一些無奈、一些遺憾,只是我無法具體分辨兩者的差別。明明是段考剛結束的晴朗午後,為什麼感覺此處正有一團積雨雲旺盛發展?又為什麼要回教室唸書?那是我剛加入桌球校隊,即將到來的第一場重要錦標賽。什麼都還沒有開始,為什麼學長會說,就要結束了?

所有的疑問很快就在比賽當天解開。賽程表上很公平,每支隊伍都看得到三十二強、十六強⋯⋯,乃至準決賽、決賽的希望。但希望是一回事,實力又是另一回事。任何人站在鐵錚錚的實力差距面前,希望留下的並不是一扇門,而是怎麼樣都不可能鑽過去的鐵窗。我們從鐵窗格柵窺見對面那頭的少年國手,一天練球八小時起跳,紮實的基本動作、幾無失誤的身手,即便是熱身,每一記回球都冷酷犀利——和他們教練站在場邊的表情如出一轍。賽前學長們見及籤表的低氣壓,很快就在賽場上,變成滂沱雷雨落下,範圍不過就一張桌球台那麼大,雨勢卻讓人極其狼狽。明明自認沒有任何破綻的發球、抽球、弧圈球,經過對手球拍強勢回擊,瞬時電光石火、宛如雷鳴大作。上場的不是我,我看著學長輪番上陣疲於奔命,很快濕透全身,分數卻幾乎一無所獲。我忽然明白他們的意思了,這麼早就遇到這麼遙不可及的對手,很快就要結束了。

這場錦標賽結束,九年級的學長就要離開球隊、專心準備升學考試。面對強大的對手什麼策略都沒有用,面對無情的時間什麼都沒辦法挽留,這是我來到球場之前,所無法想像的沉重。早上出發比賽,將近中午就淘汰了。本以為是士氣低靡的回程,可是學長們卻忽然各個面露雨後放晴的開朗與輕盈。隊長和我們一群學弟說:「明年你們也要好好體驗呀,那些電飛我們的人,以後都很可能是國手,比賽會上電視的那種。和他們打過一次,值得炫耀一輩子。」副隊長也補充:「要記得,壓力是在他們身上的,我們反正都是輸,好好享受就是了。」不知道學長們是賽後忽然有感而發,還是賽前早有如此體悟,總之,我帶著這樣的念頭,站在往後每一次賽場上。

隨著年紀又更長了一些,桌球沒有進步多少,倒是看到愈來愈多年紀比自己小的選手,穿著中華隊戰袍,在亞錦賽、世錦賽、奧運⋯⋯發光發熱。一支球拍兩百多公克重,和心臟的重量差不多。他們站在球場上,都是把整顆心,慎重地握在手掌裡的。我曾經也是那樣。運動於每個人的意義不同,我只是想要和學長當年一樣,拚盡全力,然後在認知到自己不足的時候、認知到自己無能為力的時候,沒有埋怨,並且仍然滿懷感激與祝福。

要完全以高中生的生活經歷書寫這個題目,難度真的不低。畢竟絕大多數的我們,在高中畢業前,生活大抵被唸書考試占據,當時任何處世經驗,現在回頭想起來都很青澀,硬要寫起來肯定滿滿尷尬。但沒辦法,這就是我們的考試作文,我還是遵守遊戲規則,不拿出超過十八歲的東西放在文章裡。最後的成果,以考試標準而言,可能很慘,我不知道這樣有沒有扣題,只能盡量經營完整的意象與對話情境,真誠把我想說的表達出來,也讓改題老師知道,我的文字能力還是不錯的。給我分數了,拜託。

107年會考題目 我們這個世代

考生 宋文郁 ── 109年學測 分數22/25

一九九五年生,臺大法律系研究所畢業。臺北小孩,現居桃園,在新竹工作,小時候住過苗栗;嘉義入伍當兵,實習在臺南度過,寫過高雄的書。曾獲余光中散文獎、臺大文學獎、林榮三文學獎。著有散文集《行星燦爛的時候》、《你在暗中守護我》,和凌性傑等人合著《慢行高雄》。

如果有任何人再提到「3C」、「低頭族」或是「社群軟體」,你一定忍不住要翻白眼了。我們這個世代還有什麼好說?都已經不是新鮮事了。但今天在速食店看到鄰座的小孩正在低頭瘋玩平板,你還是回想起十二歲那年,你得到第一支智慧型手機,比現在市面上的任何手機都笨拙許多,但你幾乎玩得和他一樣雀躍。你盯著他揮動小小的手指操控遊戲面板,一場迷宮遊戲。等著他的是怎麼樣的未來?你發現你並不擔心。

比起他們,你應該首先擔心你自己。看著那些小了你幾歲,熟稔於短影音、IG自我介紹上掛著「經營自媒體」的IGer,你總感覺自己像是數據登錄失敗的半完成體,不上不下地卡在虛擬與現實世界之間。你也知道這個時代的需求,嘗試把自己壓縮再壓縮——打開LinkedIn,有樣學樣地上傳自己的畢業照,發布貼文、添加好友、按讚、分享,在狀態欄更新最近開始的那份新工作,一面思考著:「這和臉書有什麼差別?」

差別。你一直下意識地在尋找差別,就像媽媽以前常常急迫地拿著手機來問你,FB和IG有什麼差別?Twitter和X有什麼差別?你們青鳥和太陽花有什麼差別?女性主義和女權主義有什麼差別?為了說清楚差別,你從一個平台跳到另一個:臉書、IG、X、Threads、Retro,像在玩跳房子。你這才知道小時候都玩錯了,原來跳房子是有規則的,這遊戲畢竟有種展演性質,在抵達「天堂」的路上,每一步都得跳得正確、跳得漂亮——你還一直以為自己一個人踩過所有格子抵達終點就算贏了。大人為什麼不曾教過你要怎麼玩跳房子呢?你感覺有一群發明遊戲的人,總是不負責任地將玩遊戲的責任留給你們,卻不說清楚規則,於是你玩得一錯再錯。

不過那些都不重要了。事過境遷以後,地板上只會留下以粉筆畫下的一到十的格子,不會有人記得你們是怎麼跳過的。

你一向對「我們這個世代」這說法嗤之以鼻,就像之前在臉書上看到那些同代人的課堂報告,你心想,哪有什麼能代表這個世代的歌曲呢?現在想想,都怪你活得太犬儒了,總是以前代人嚴厲的目光審視你們自己:負責任的生活也好、社會運動亦然,都做得都不夠好。那天媽媽又問了一次,這次有什麼差別?

你想起地上那些格子,終於誠實地告訴她,我不知道。我以為這遊戲是你們發明的。

很讓人困惑的一篇文章。雖然能看出與讀者拉近距離的企圖,不過首先儘量避免使用第二人稱吧!畢竟是國寫,用第一人稱會更保險,況且是要和誰對話呢?閱卷者也未必屬於同一個世代啊。其次,段落太鬆散了,寫得像散文,有些太抽象的語句應避免(如:「數據登錄失敗的半完成體」是什麼意思?應再闡釋),且英文專有名詞太多(IG、LinkedIn等),若真要舉例,選擇其一、二者就好,社會運動等政治意識形態應避免提到。文章內應該包括對「我們這個世代」的具體觀察、感想和期許,分段撰寫較佳,現在全都混在一起了,全文寓意不明,文章本身也不完整。請不要覺得太嚴格,這都是國寫應該要注意的基本事項。

再忍一忍吧!之後就可以自由地說話了。

完整10篇作文範本收錄於《聯合文學》雜誌2025年八月號 第490期:大考作文

喜歡我們的 內容 嗎?

記得 訂閱 !支持我們!

發表意見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