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Home Author
Author

郝妮爾

  • 歌仔戲著名小生唐美雲,以及戲曲編劇陳健星——兩人坐在一起,那就像是一口氣看見兩顆月亮。雖然說,他們共同合作的《光華之君》,在 2021 年傳藝金曲獎上一口氣榮獲三項大獎(*註),真要說起來, …

  • 「我把一點點的自己,留在那裡了。」石知田說。 說這句話的時候,他不是一名演員,是一位寫作者,把部分的自己收攏在第一部散文集《石光乍現》中。「過去演完一個角色,也會擔心有沒有滿足大家的想像、或 …

  • 在以作家吳晟為主角的紀錄片《他還年輕》中,可見吳晟在鏡頭前面,沮喪地說自己的生命力正在流失;與此同時,小兒子吳志寧的吉他聲自背景流瀉,鏡頭轉到他回到自己家鄉錄製同名音樂專輯《吳晟詩歌3:他還 …

  • 鄭麗君重譯《小王子》,聊起她的孩子與這本書的相遇,那也是個緣分。「唸給我的孩子聽的時候,他剛好六歲,跟書中的開頭一樣,也是六歲。」她說彼時孩子已經識字,但她仍樂於為之朗讀,「透過聲音,能夠慢 …

  • 接下聯經出版的邀請,前文化部長鄭麗君重新翻譯《小王子》。 這是件大消息,不僅僅是因為她曾經有過的政治地位,也是因為過去她已多次提到此書對其的意義重大,乃至成為母親以後,也不斷朗誦予孩子。她提 …

  • 汪正翔與倪瑞宏是網路上的舊識,都是先認識對方的作品才見得本人,聊起來很投緣。前者以攝影聞名,近幾個月出版《旁觀的方式》,偶爾戲謔、偶爾嘲諷,深情以待他從鏡頭看出的世界;插畫家倪瑞宏則是畫如其 …

  • 「剛進 BIOS 的時候其實有一段陣痛期,因為這裡比我想像中更藝文。」負責社群編輯的陳恩伶說:「他們都在藝文圈很久了,對相關議題很熟稔,但我就是一個路人。」 所謂的「他們」,是 BIOS m …

  • 《PAR 表演藝術》(以下簡稱 PAR)作為台灣藝文的指標性雜誌,其責任不僅在於記錄產業的當下,更是集合了來日的顧盼,與過往的整理。二○二一年開始,自月刊改版為雙月刊發行以後,這份使命便站得 …

  • 曾道雄 聲樂家、歌劇導演;1939 年 11 月 26 日出生於彰化。臺灣著名男中音,演唱足跡遍及臺灣、亞洲、美國以及歐洲各地。師事戴序倫,F. Navarette 及 M. V. Ange …

  • 昨日的生活是今日的詩,夏夏剪裁她與孩子的日常,出版新作《小孩遇見詩:有禮貌的鬼》;於此同時,秝緁主編的刊物《Homework》試刊號問世,邀請親子共讀,讓每一個快被育兒生活榨乾的家庭,重新長 …

  • 楊力州年紀很小的時候,就認識了死亡。這似乎是他創作的紀錄片中,總是有著一股生命韌性的原因。所謂韌性者,並非如心靈雞湯那種鼓起勇氣的勵志話語,而乃明白生死的緊密相依,於是對於活著的當下更有感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