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uthor
Author

郝妮爾

  • 《PAR 表演藝術》(以下簡稱 PAR)作為台灣藝文的指標性雜誌,其責任不僅在於記錄產業的當下,更是集合了來日的顧盼,與過往的整理。二○二一年開始,自月刊改版為雙月刊發行以後,這份使命便站得 …

  • 曾道雄 聲樂家、歌劇導演;1939 年 11 月 26 日出生於彰化。臺灣著名男中音,演唱足跡遍及臺灣、亞洲、美國以及歐洲各地。師事戴序倫,F. Navarette 及 M. V. Ange …

  • 昨日的生活是今日的詩,夏夏剪裁她與孩子的日常,出版新作《小孩遇見詩:有禮貌的鬼》;於此同時,秝緁主編的刊物《Homework》試刊號問世,邀請親子共讀,讓每一個快被育兒生活榨乾的家庭,重新長 …

  • 楊力州年紀很小的時候,就認識了死亡。這似乎是他創作的紀錄片中,總是有著一股生命韌性的原因。所謂韌性者,並非如心靈雞湯那種鼓起勇氣的勵志話語,而乃明白生死的緊密相依,於是對於活著的當下更有感觸 …

  • 若你的青春也是在千禧年之後開始昂揚,那麼在年少的凹陷中,也許都會有個林依晨的樣貌停駐期間。那是《十八歲的約定》在摩天輪上,與高中老師對座的心動忐忑;是《我的祕密花園》與朋友共享一間屋子,分享 …

  • 改編自施叔青「臺灣三部曲」之首部小說,江之翠劇場的《行過洛津》,自首演起算,已然走到第五個年頭。洛津者,鹿港之古稱。編劇吳明倫將小說中的重要角色「許情」牽引至舞台上,交由導演陳煜典所安排的對 …

  • 她是一位努力耕耘文字創作的演員,也是在演員工作中獲得養分的作家。無論是演員或者作家,連俞涵身上閑靜而緩慢的氣質,活脫脫就像是從一九五O年代走出來的人物一樣,不必配上特定妝髮,其舉手投足自有一 …

  • Q:您的戀愛觀與文學之間的角力關係?陳雪:我早年寫小說時,剛開始以為要討論的不是愛情,不過發生到最後,常常會演變到敘述者對於愛、無論是愛無能的描述,彷彿透過愛情,變成我一個思索的起點,討論為 …

  • 這一天,五位創作者如往常那樣打開信箱,不約而同接獲一場邀請。他們細看內文,心想「150字的微小說?應該不難吧?」其中一人嘴角上揚率性答應;遠方,另有一人悠悠想著:「企劃看起來超完整,連人物個 …

  • 繼不久前《聯合文學》雜誌與台灣森永合作「四季之詩牛奶糖」獲得廣大的迴響後,跨域合作之於這個文學雜誌團隊,似乎不再只是「躍躍欲試」,而變得計畫性地、想針對不同的品牌展開合作。這一次,他們主動出 …

  • 情歌的說話方式 台北電影獎入圍名單公布,入圍最佳編劇的五位創作者,無一例外,亦扛上導演的重任。本次專訪將五位入圍者拆作兩組進行對話討論。本篇鎖定編導徐譽庭、楊智麟、徐湧智。 三位創作者的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