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聲樂團應《滾動的詩》計畫邀請,將楊佳嫻的詩作〈誤認〉衍生成音樂創作,在耽美之上,以另一種媒介耽美進場。收入〈誤認〉的詩集《金烏》中,楊佳嫻有過這樣一句錚錚然的宣言,「可能對愛後悔,但是不可(閱讀更多)
普通生活
-
-
汪正翔與倪瑞宏是網路上的舊識,都是先認識對方的作品才見得本人,聊起來很投緣。前者以攝影聞名,近幾個月出版《旁觀的方式》,偶爾戲謔、偶爾嘲諷,深情以待他從鏡頭看出的世界;插畫家倪瑞宏則是畫如其(閱讀更多)
-
昨日的生活是今日的詩,夏夏剪裁她與孩子的日常,出版新作《小孩遇見詩:有禮貌的鬼》;於此同時,秝緁主編的刊物《Homework》試刊號問世,邀請親子共讀,讓每一個快被育兒生活榨乾的家庭,重新長(閱讀更多)
-
關於負面與文學,你會想到什麼?作家的生活是否必須很不正常,日夜顛倒,人生顛沛流離,才能夠淬鍊出最耀眼的結晶?刻意寫作悲傷、頹廢、黑暗,跟作品被斥政治不正確,之間的差異又是什麼?楊佳嫻和陳思宏(閱讀更多)
-
幾日前《在車上》於誠品電影院的特映會,大概聚集了全台北的文青,齊聚觀賞這部電影,《在車上》乃至濱口竜介的電影,究竟有什麼魅力,他的電影如何觸及電影的本質,與觀眾的內心最深處?濱口作品中的核心(閱讀更多)
-
Q:你平時最常出沒的地點? 最常出沒的地點是光點華山,這裡交通方便、座位舒服、大橋下還有帥氣的滑板 Boy,放映的電影都是我感興趣的,又不會因為商業廣告而延誤開演時間,這是非常棒的美德。 Q(閱讀更多)
-
當小說家與出版人走進文學酒館,酒後的心聲,是連篇的故事。遊走在老台北的出版人化身城市漫遊者,而小說家吐露自己曾跟隨筆下的女主角一起爬上公寓頂樓加蓋。他們,以文字書寫打開台北的街道記憶。二月號(閱讀更多)
-
對談這天,阮鳳儀說出一段巧合的經歷──早在今日相見之前,她就曾在經常拜訪的咖啡店讀到蕭熠的第一本小說集《名為世界的地方》。讀完書的當下她只想著:「多麽希望這是我寫的。」「多麽希望」,陳說著被(閱讀更多)
-
你讀過飲冰室茶集上的詩嗎?是否著迷在生活中讀詩的青春感受?那可千萬別錯過我的小小小詩集!我的小小小詩集,是一家現代詩主題書店-詩生活,與推廣詩歌美好的飲品-飲冰室茶集所合作的一套詩集。讓詩用(閱讀更多)
-
有一年趁秋天去京都,楓葉卻遲了。從清水舞台往外望,紅楓的loading程度約莫兩成,整趟旅程都在觀察京都各地的秋色下載率。臨時擠兌出的旅行,白天抓緊時間玩,夜裡回到飯店就寫稿到凌晨。 有截稿(閱讀更多)
-
家計簿/本期作家 王昀燕 王昀燕是記者,作家也是電影研究者,出版過導演楊德昌專書。近期在 OKAPI 撰寫「文青理財的 50 道陰影」專欄,試圖在文學與投資之間尋找平衡點。成為作家,真的可以(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