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戰後以降,除了杜國清在《現代文學》與《笠》對艾略特的譯介外,更有穆旦、李俊清、趙毅衡、裘小龍、劉若愚、杜若洲、黃國彬等譯本。聯經出版社此時選定出版杜國清譯《艾略特詩選》,除了紀念《荒原》出(閱讀更多)
Tag:
456期
-
-
快,現在,此地,現在,無時無刻── 一個全然純樸的的條件(至少以所有的一切為代價) 而一切會是美好 凡事一切會是美好 當火焰的舌頭捲起 結成火的王冠 而火和玫瑰合而為一。 ──〈小吉丁〉(節(閱讀更多)
-
現在紫丁香盛開,因此 她的房裡有一盆紫丁香 她邊說著話, 邊捻著一朵。 「我的朋友啊, 你可不知道 人生是什麼,手中緊握著它的你呀可不知道; (慢慢捻著紫丁香的花枝) 「它從你手中溜去,消逝(閱讀更多)
-
四月最是殘酷的季節,孕育著紫丁香於死寂的土原,摻雜著追憶與慾情,以春雨撩撥萎頓的根莖。冬天使我們溫暖,覆蓋著大地以遺忘的雪泥,以枯乾的球根滋養短暫的生命。夏天突然襲來,從史坦勃爾格.熱湖那邊(閱讀更多)
-
T·S·艾略特的《荒原》經常被視為某種現代性的預言,對高貴精神文明、對「美」的體解開始棄守的時代先聲,而在我們的當代中,創作者安溥的作品也總在為時代提供切片、留下景深。行至《荒原》出版的一百(閱讀更多)
-
我第一次讀到 T.S.艾略特的詩,是一九八九年,十七歲那年。為什麼我會記得這麼確實呢?那是因為現在我的面前放著一本《英美現代詩選》(余光中譯,大林出版社,1984),書裡收錄了四首艾略特的詩(閱讀更多)
-
一九二二年,詩人艾略特(T. S. Eliot)出版長詩《荒原》(The Waste Land),用繁複的典故和意象,回應時代的巨大轟鳴,也挑戰人們對詩歌的理解,開啟現代文學的巨輪。二○二二(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