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吳明益的短篇小說集《天橋上的魔術師》(2011)問世,以十則短篇、九個孩子織構出鮮活的中華商場舊景。小時候,我們或許都曾如那書中的孩子,醉心於這世界的玄學,迷戀過魔術,直到某天才倏然(閱讀更多)
"天橋上的魔術師"
-
-
關於吳明益《天橋上的魔術師》,特別是該書描繪的時光記憶,或許專屬於如今早已經離散的「中華商場二代居民」──如果中華商場這樣諸行業東拼西湊、其住民來自天南地北的都市一隅,真可以稱為某種「故鄉」(閱讀更多)
-
最大的魔術是把台北變不見 《天橋上的魔術師》影集即將在公視上映,帶觀眾回到曾經存在的童年,也打造了一個曾經存在的中華商場,召回消逝的時光。本專題訪問了曾在中華商場開業的商家,觀看記憶的流轉,(閱讀更多)
-
小說家和魔術師其實相去不遠,兩者同樣施展視覺與想像的幻術,以虛構的魔法來取信於讀者和觀眾。在《天橋上的魔術師》裡,吳明益再次展現了他的詩意抒情與魔幻寫實,故事裡那些微妙的情感波動依舊動人,語(閱讀更多)
-
每年的 4 月 23 日是「世界閱讀日」,臺灣如何立於本土,面向世界?文化部以文本和地景結合的「走讀臺灣」計畫作為解答,在啟動記者會現場,陳列大量走讀書籍,從文史介紹、文學作品,到漫畫、繪本(閱讀更多)
-
這一天,五位創作者如往常那樣打開信箱,不約而同接獲一場邀請。他們細看內文,心想「150字的微小說?應該不難吧?」其中一人嘴角上揚率性答應;遠方,另有一人悠悠想著:「企劃看起來超完整,連人物個(閱讀更多)
-
高雄青年文學獎是專屬於年輕創作者的文學獎,參賽類組有新詩、散文、短篇小說與圖像文學類,每年皆網羅了許多優秀的作品。在這一系列的企劃中,我們將帶大家認識四位不同類組的得獎者,聽他們聊聊自己的生(閱讀更多)
-
編按:出版全新創作《我媽媽做小姐的時陣是文藝少女》的謝凱特,將擔任聯合文學雜誌網站三月手寫日記專欄作家。關於夢境、關於生活,是凱特想和讀者們分享的命題。這個三月,讓我們一同進入屬於作家的私密(閱讀更多)
-
提到童年,仲慶憶起小時候的趣事。店內工作的職員,會在下課時間走過天橋到對面中國時報大樓樓下娃娃車的接送處,將自己與姊姊接回益豐洋服店內。接下來就是自己的玩樂時間,店裡與中華商場,就成為了自己(閱讀更多)
-
一邊忙碌著店裡面的事情,一邊招呼熟識的客人。老闆娘李蓮蕉手上也沒有停下來,熟練的撿上一片餛鈍皮,用湯匙挖起肉餡均勻塗抹在餛飩皮上,再用湯匙柄將餅皮依序折往中心。「一二三四」,在心裡默念四折,(閱讀更多)
-
魔術師兩個眼睛看著不同方向,說,「我也不知道。小不點,你要知道,世界上有些事情,永遠都不會有人知道。人的眼睛所看到的事情,不是唯一的。」 「為什麼?」我問。 魔術師思考了一會兒,用沙啞的聲音(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