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Home 日用寫作閱讀推薦 【閱讀推薦】黑暗降臨時,能否再次點燃燭光 我讀《生命之詩》劇本書

【閱讀推薦】黑暗降臨時,能否再次點燃燭光 我讀《生命之詩》劇本書

by 劉梓潔

看韓國大師李滄東的電影總佩服到幾乎要跪著看,隨著角色生命情境崩塌陷落,也彷彿被李滄東手上那根人性探針戳進最痠疼的穴道,只能傾倒膜拜。我原先以為讀他的劇本也是此番痛快爽絕,卻發現當影像變成文字,那根針竟變成了救命繩索,緊緊抓牢攀爬,便可抵達大師創作的源頭。《生命之詩》以川流不息的江水作為序場與結局,隱喻著生命的美好與醜陋如水來水往、無有終止。後疫情之年初始,女主角尹靜姬離世,而劇本書中文版在春天問世,電影之外,我們仍繼續著悲欣交集的生活。

《生命之詩》收錄了完整對白劇本、劇情梗概與故事長綱,更附上珍貴的工作照(有多張尹靜姬與李滄東細膩互動的合照)與手稿,以及擲地有聲的兩篇訪談與一篇評論。對這麼豐富的大師之作進行剖析,只覺自己像個在詩歌朗誦會上說黃色笑話的低俗傢伙(此亦本片重要情節)。但為了讓讀者更簡單直接地領略,請恕我以編劇方法的角度,介紹這部偉大的劇本。

所有創作者都被問過無數次的問題——這個故事的靈感從哪來?李滄東直言,從中學集體性侵真實新聞案件開始。的確,電影也以江上飄來一具年輕女屍開場。屍體、性侵、校園,看起來已齊備懸疑刑偵類型元素,但李滄東鏡頭一轉,聚焦於靠補助金及幫傭獨力撫養外孫、罹患阿茲海默、一心想學寫詩的阿嬤楊美子。這些角色設定融於尹靜姬身上,完全不違和,我們跟隨她時髦明亮的穿著、溫柔略帶嬌媚的聲腔,走上她的英雄旅程,跟隨她扛起多重挑戰與任務:要對抗自己的偶發失智、要湊齊五百萬幫心愛外孫與被害者家屬和解,還要,在文化中心的新詩工作坊交一篇詩。

因大腦病變遺落的詞彙、被其他沙豬男性家長強押著繳出的性侵和解金,與「詩」,三條線細密交織,前兩者的殘酷醜陋粗暴,皆被詩承接拯救。詩雖美好,但李滄東在導演筆記寫道:「不能把這部電影拍得太美、太漂亮。必須最大限度地去除視覺上的美感。電影應該如實地呈現出我們如同洗碗槽般的日常生活。」楊美子的詩,便是誕生在老公寓的洗碗槽中,幫傭的卑微、為女兒外孫犧牲奉獻的母性天職,也因詩的淨化而閃閃發亮,如她精心搭配的絲巾、藤編包與花襯衫。

《生命之詩》劇本在散文敘事中,展現強而有力的結構。我不認為李滄東寫劇本時會像我們這些職業編劇一樣,時時回頭檢視世界觀、時間軸、衝突線、角色弧,他應是行雲流水、渾然天成地寫出了這樣天衣無縫、無懈可擊的劇本。這樣的功力怎麼來的呢?我想是他堅守藝術家職責,對藝術本質無止盡地探問:藝術與現實的痛苦存在著怎樣的關係呢?藝術可以改變現實嗎?顯然地,他的社會關懷展現在楊美子最後的抉擇上。

楊美子完成了籌湊鉅額和解金,也成了全班唯一交出作業的學員,至於那不可抵擋的身體衰敗退化,李滄東選擇用「不在」來詮釋。楊美子不在結業式上,她的詩與花代替她出席;她不在家裡的洗碗槽前,也不在公車上,不在田野間,她變成了「詩」——但隨著朗誦詩歌的聲音切換成死去的女孩,鏡頭也變成了女孩的視角,老家的狗、奔跑的弟弟、川流不息的江水——也可以說,楊美子變成了女孩。兩個不同世代的女性,經過詩,合而為一。       

黑暗降臨時,能否再次點燃燭光呢?

這是那首詩的其中一句,李滄東用電影點燃了生命的光亮。

另外,可供編劇用一輩子致敬學習的,是李滄東在劇本中使用的文字。一般認為「劇本」要「好用」,即是讓劇組「好工作」,因此敘述只要具體直接即可,有文學背景的編劇更要提防過度晦澀幽微的形容,或是寫太多演不出來的內心小劇場。小說家出身的李滄東,則在行文間精確地掌握了兩種媒介的質地,既表現出具體畫面,又探進角色心底。如美子幫老人洗澡一場,劇本是這麼敘述的:「姜老人的眼角突然凝結了一絲水氣,沒想到一行淚就這樣流了下來。美子一邊無聲地移動身體,一邊伸出手幫姜老人拭去了眼淚。」

而祖孫飯後在老社區空地打羽毛球,則是「白色的羽球在黑暗虛空中無聲地畫著拋物線。」

《生命之詩》劇本,便是這顆白色羽球,它會讓我陷入黑暗中時,仍幫我點燃燭光,在我心中來回畫著拋物線。

《生命之詩》
李滄東/著,胡椒筒/譯,馬可孛羅

在女兒離婚後,美子與外孫相依為命,靠領取國家的生活補助金為生,偶爾也會到有錢人家幫半身不遂的老人洗澡賺點零用錢。但某天,突然得知自己罹患阿茲海默症的美子,開始將自己活著的希望寄託在寫詩上。在詩裡,她可以遠離殘酷的現實,感受到久違的溫暖和慰籍。因外孫涉及社會案件,美子陷入了被「美詩」與「惡世」拉扯的困境。美子想遠離「惡世」,但其他加害者的家長卻不斷將她拽入深淵。外孫的麻木與不知懺悔、共犯家長的自私和涼薄、有錢人家子女的冷漠無情……所有的一切都在將美子一步步推入「惡世」。但她抓住了「詩」這根救命稻草艱難地走上了自贖之路。

文|劉梓潔
一九八○年生,彰化人。台灣師大社教系新聞組畢業,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肄業。曾任《誠品好讀》編輯、琉璃工房文案、中國時報開卷週報記者。著有散文集《父後七日》、《此時此地》、《愛寫》,短篇小說集《親愛的小孩》、《遇見》,長篇小說《真的》、《外面的世界》、《自由遊戲》、《希望你也在這裡》。現為專職作家、編劇。

You may also like

發表意見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