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Home 藝文行事 高達的私密畫像──《像高達一樣寂寞》/鴻鴻

高達的私密畫像──《像高達一樣寂寞》/鴻鴻

by 鴻鴻

高達是獨一無二的存在。這個名字意味著永無止境的實驗、批判、詩意、獨立性。從改寫電影史的《斷了氣》開始,歷經卡莉娜時期、政治電影時期、集體創作時期、電視時期、回歸商業體系時期,以及最後的個人電影時期,這些時期彼此犬牙交錯,其間還有難以歸類的眾多影像創作,共計超過一百四十部作品。高達永遠出人意表,難以預期。他的電影從一開始引起大眾熱潮,到越來越艱澀難懂、顧左右而言他、自我斷裂,卻不時閃露絕妙的吉光片羽,令人知感混淆,如獲神啟。因而粉絲永遠會進電影院看他的新作,就像進教堂一般。高達的影音對位如此強烈,他的《新浪潮》和《電影史》都曾以聲軌發行專輯,甚至ECM還大量採用他的劇照做為唱片的封面。

高達本人卻是個謎。他言行怪誕乖張,比他的電影更不按牌理出牌。年輕時呼群保義,後來愈益逆世獨行。他的情感世界被三個「Ann」所定義:從安娜・卡莉娜Anna Karina、安妮・維亞澤姆斯基Anne Wiazemsky、到安─瑪麗・米耶維爾Anne-Marie Miéville,都跟他的電影創作密不可分。除了電影,高達彷彿沒有個人生活;談高達,彷彿只能談他的電影。這也是為何有關他的紀錄片各各不同,卻面面相似。直到《像高達一樣寂寞》出現,高達,這個奇觀外的個人,才從拼湊中開始清楚現形──雖然原片名叫做Godard, seul le cinéma,「只有電影」。

影片著眼於幾個傳記性的事實。一是高達的童年。除了《高達自畫像》(JLG/JLG)開頭出現過一張兒時照片,高達對自己的出身總是一語帶過,更從不談童年。片中採訪了高達的不同傳記作者和編輯、並引用他妹妹的訪談,談到他的家世良好,父親是醫生、母親在銀行工作,他兒時因口才便給,而被看好可以成為律師。然而他卻因愛上電影,遭家人斷絕關係及經濟奧援,甚至母親過世都不許他奔喪。經濟窘困下,他甚至曾慣性偷竊。

這樣的高達,完全變成電影狂和工作狂。他私下幽默風趣,但在公眾面前,卻自我形塑出一個不可理喻的形象,常出奇招為難記者、觀眾、主持人。滿口謎語般的金句(比如「所有電影都是紀錄片」、「我是個從事繪畫的文學家,或從事文學的畫家」),也會把這些謎語放進電影裡。合作過的演員透露他的「耳機導演法」──演員沒有拿到劇本,而是聽導演在耳機中傳來的台詞,即時覆誦。難怪那些演員往往面無表情,同時非常專注,這種疏離表演卻讓電影充滿風格化魅力。

《斷了氣》讓高達一夜成名,他卻拒絕複製成功模式,拒絕成為明星、成為「為帝國主義服務的文化商品」,反而致力於「讓大眾失望」。我覺得這有點像是他被家庭排斥後的報復性行為。高達早期對美國電影與流行文化的戀慕,很快轉為對美國資本主義意識形態的反抗,進而拍出一系列左翼電影。其中最驚世駭俗的是《中國女人》,描述一群大學生過著公社式的生活,捧讀毛語錄,最後決定暗殺政府要員,卻荒謬地錯殺旁人,不得不再殺一次。這部片雖然紀錄一個世代的左傾狂熱,卻不無嘲諷。看到片中提起這部片被中國大使館嚴厲譴責,很難不會心微笑。

不像一般紀錄片偏重高達的早期傳奇,對他往後接近隱居的神秘生活諱莫如深,《像高達一樣寂寞》努力貼近高達的心路歷程。他在「維多夫小組」集體創作經驗的迷航與挫折,以1971年劇烈的車禍告終。在安─瑪麗・米耶維爾的照顧下,高達到格勒諾勃成立「音畫工作室」,以極簡人員和精密設備從事蒙太奇實驗。對巴勒斯坦熱情支持的安─瑪麗還開了一家主題書店,高達也投身相關議題的創作。

紀錄片探討高達的身體創傷如何讓他遠離政治行動,返回內心自省,並對自然產生信仰般的情懷,經由新興的錄影科技美學呈現。這些都反映在他「復出」後的作品中。影片還特別聚焦於高達的晚期鉅作──窮十年心力經營的《電影史》,如何以八部結構,放進495部電影、148本書和圖像。最不可思議的是,高達拒絕高畫質,刻意蒐羅各種劣等畫質的褪色影像,加以剪輯、重組、疊印,用以表達記憶的殘留。高達不寫自傳,對於一個一輩子活在影像世界的人,《電影史》就是他的自傳。

影片有許多精采訪談,例如在高達《偵探》中初登銀幕的茱莉・蝶兒,窺探到這位狂妄導演的內向特質;和他合作《激情》的漢娜.雪古拉,窺探到他童年創傷帶來的孤獨感。但無論如何,高達是個樂觀而自信的人。當拍攝遇到瓶頸時,「想想尚・雷諾會怎麼拍?希區考克會怎麼拍?佛列茲・朗會怎麼拍?──然後反其道而行。」這讓他成為未來電影的格里菲斯。而這部紀錄片則從私密的角度,帶我們一同經歷他孤獨的冒險,和他的電影一樣激勵人心,卻更為可解而動人。

撰文|鴻鴻

詩人,劇場及電影編導。主持黑眼睛文化及黑眼睛跨劇團,並擔任臺北詩歌節及人權藝術生活節之策展人。出版有詩集《樂天島》、《暴民之歌》等、散文《阿瓜日記──八○年代文青記事》、評論《新世紀台灣劇場》及小說、劇本等,及主編《衛生紙+》詩刊。曾獲吳三連文藝獎、南特影展最佳導演獎、芝加哥影展國際影評人獎。

照片提供|佳映娛樂

記憶與衰敗的賽跑 ── 世界影音遺產日

如果說,聲音和影像的紀錄承載著人們生活、思考與想像力躍動的軌跡;保存和維護影音檔案,就是在證明和昭顯人類曾經如此存在。基於這樣的精神,加上檔案往往因為人為或無心的疏忽,在時間裡化作塵埃消失。

» 完整閱讀

發表意見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