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Home 主題特輯 【慢讀食光】質感套餐/我在台北的大馬早餐

【慢讀食光】質感套餐/我在台北的大馬早餐

by 陳靜宜

一年裡炎熱的天數越來越長,寒冷的天數越來越短,我比以往更期待冬天的降臨,哪怕是天天下雨的冬天都好。

早年一首流行歌曲「冬天到台北來看雨」,我外國朋友說:「我以為那不過就是一首歌的歌詞,沒想到台北的冬天,真的都在下雨。」冬天的台北被籠罩在不大不小的雨裡——因為小,小到不值得為此撐傘;只是小歸小,不代表無,不撐傘在外的話,必然髮濕身濕,狼狽不堪。這種拖拖拉拉、沒完沒了的雨,讓再有修養的人,也免不了低聲咒罵幾句。

而我竟然期待起了這樣的天氣,因為在濕冷的早晨,能吃上一頓熱騰騰的早餐,才能產生足夠的反差,正是這種反差能帶來幸福感,而這幸福感是支撐一天的力量。

沉浸飲品:黑咖啡

近期上映的電影〈富都青年〉與〈五月雪〉說的皆是馬來西亞的故事。我想起當地熱騰騰的海南早餐:海南咖啡、生熟蛋、海南麵包。

馬來西亞在英殖民時期稱為英屬馬來亞,早年移居至當地的海南人,其精湛的廚藝與流利的外語能力,深受英國人信賴,在英國公部門擔任廚師或英人家廚。待英殖民時期結束,馬來西亞獨立,失業的海南人轉往民間,在街頭巷尾開起咖啡店(Kopitiam),把英國的飲食習慣傳遞至馬來西亞常民生活中。

「海南」咖啡不是指咖啡豆來自海南,而是指沖煮的海南人,滾燙的熱水灌入棉布袋裡的羅布斯塔咖啡豆碎粒,透過不斷拉沖以萃取咖啡。那咖啡上桌時還冒著煙,是真的燙口,於是用中式調羹舀取來喝。萃取的過程,咖啡不免溢出杯外,被咖啡碟接住,形成咖啡池,當地朋友告訴我,小孩子不能喝咖啡,但碟裡咖啡較易攤涼,他父親會把咖啡碟上的殘汁給他,讓他就著盤喝。

新加坡、馬來西亞咖啡店,常見杯身上印著大紅花(馬來西亞國花)的咖啡杯組,而想要營造沈浸式體驗,我當然也備有一組這樣的咖啡杯盤,那是在兩部電影故事背景半山芭,也就是「富都(Pudu)」一帶的雜貨舖裡買的。

我以印尼三寶壟買回的深焙日曬咖啡豆作為早餐咖啡,雖是手沖萃取,但假裝不小心溢出到碟子上,只為重現風情。

閱讀麵包:金黃軟穀物迷你軟歐包

啜一口厚重、帶龍眼煙燻風味的熱咖啡,再取出烤箱剛烤好的金黃軟穀物迷你軟歐包,以它來取代傳統組合裡的海南麵包,這麵包含有亞麻仁、燕麥、奇亞籽、葵花籽,堅果氣味與咖啡相呼應。

這款軟歐包偏中性,單吃或配搭食物都行,十分和藹可親。歐包裡有不少葡萄乾,葡萄乾本身就帶甜味,無須搭配果醬或蜂蜜疊味。倒是可以對半剝開,撒上橡木煙燻氣味的英國馬爾頓煙燻海鹽,明亮而不銳利的鹹,對應葡萄曬乾後濃縮的果甜。

「驚」選副食:生熟蛋

軟歐包沾附生熟蛋,是我的另一款吃法。我選用生食級雞蛋,以馬來西亞的煮生熟蛋器,將蛋泡至六分熟,把將熟未熟的蛋打入橘色美耐皿裡,用小鐵湯匙刮出附著在蛋殼內層,將凝未凝的蛋白,落入盤中涉世未深的白,猶如我家貓咪「琥珀」,四足前端長短不一的襪子。

生熟蛋得撒些白胡椒粉與滴上幾滴醬油,來自東馬砂拉越的白胡椒香氣足,而醬油非當地產的不可,我選用檳城玫瑰牌頭抽醬油,我用過台灣日曝醬油、日本柴魚醬油,雖都是好醬油,然而就是不對味,容易讓人出戲。

這樣一組合後,像不像也有七分樣,將歐包撕小塊沾附生熟蛋而食,醬香與胡椒、發酵醬鹹與胡椒辛味,麵包的柔軟與蛋黃的黏稠、水狀蛋白,一口裡氣味、滋味與質地俱全。

貓咪「琥珀」

文學搭配:野豬渡河

我翻出書櫃裡的《野豬渡河》,是作者張貴興繼上一部作品《猴杯》之後,相隔十七年之後的作品。我對馬來西亞最初的接觸,就是他所書寫的《群象》,他的形容詞精準深切,是我中文書寫的教科書,跟隨他的文字,將我帶入了一個魔幻而詭麗的世界。

他在《群象》將小說場景帶到東馬來西亞砂拉越雨林,在島嶼生活的我,對雨林充滿無窮想像,為此我還買了收音雨林聲音的CD,聽著雨林裡的聲響入眠,那可以隨時將我切換至非城市、非現代化的原始世界中,陪伴我度過一段孤獨的時光。

《野豬渡河》背景同樣在砂拉越,故事從日軍攻佔砂拉越的一個華人村落「豬芭村」開始。幸虧十七年後有幸能再讀到張貴興的作品,人一生有幾個十七年呢,我從小姐變成了大嬸,這十七年裡,我也實際去了砂拉越的古晉跟詩巫兩座城市,也許是那是在我去不了的偏僻區域,也許是時代不同了,我未能見到他書中描寫的景象,雨林始終停留在他帶給我的想像中。

生熟蛋上的砂拉越白胡椒,像是小說裡留下的塵埃,連結著我的虛幻與現實。剛烤好麵包的香氣與咖啡香,讓我從小說故事情節裡抽離出來,還讓與因落雨而寒氣浸潤的身體,蠟燭有燭芯,我的身體也像從芯開始,逐漸暖和起來,這是屬於我的幸福時光。

  1. 適合對象:愛上東南亞的人們
  2. 悠哉程度:五顆星
  3. 遊歷區域:台灣台北、西馬半山芭(富都pudu)、北馬檳城、東馬砂拉越、印尼三寶壟、印尼峇里島、新加坡、英國

撰文|陳靜宜

臺南人,飲食採訪經驗近20年,從精緻飲食到常民小吃無一不寫,近10年更聚焦於臺菜的系統性爬梳,曾於2011年出版《臺味:從番薯糜到紅蟳米糕》一書。為了抵抗現代化浪潮下的風味失落,頻繁往返於福建、廣東、馬來西亞各地採訪,記錄華人食物的傳統滋味,並於2018年出版《啊,這味道:深入馬來西亞市井巷弄,嚐一口有情有味的華人小吃》。

相信人離不開食物、食物也離不開人,至今仍持續透過採訪研究,探索飲食文化的精髓與豐富,目前擔任雜誌專欄作家與特約採訪,文章散見於高鐵《T Life》雜誌、《財訊》、《料理台灣》、臺灣米其林指南官網等,曾獲曾虛白新聞獎、消費者權益報導獎、聯合報社長獎等,並不時擔任各大美食競賽評審。

FB  IG 

插畫|Yuu 語

照片提供|陳靜宜

發表意見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