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Home 主題特輯 【慢讀食光】當遍佈台灣的全聯,愛上閱讀文學——《聯合文學》雜誌 x 全聯「閱讀麵包 嚼文學」

【慢讀食光】當遍佈台灣的全聯,愛上閱讀文學——《聯合文學》雜誌 x 全聯「閱讀麵包 嚼文學」

by 馬嘉駿

若走進全聯採買麵包,就像買一本書回家,那會是何等浪漫的光景

歷時多年,《聯合文學》雜誌與全聯由「吃一口麵包,閱一本文學」的想法開展,推出「閱讀麵包 嚼文學」聯名企劃,四個系列含括十款經典著作選文、二十位作家為此量身創作的短文,讓麵包不僅於物理意義上的糧食,更是精神與心靈的糧食。

對兩個品牌方來說,異業聯名早已不是新鮮事,卻如何在這次的合作中賦予更深層、更全面的意涵?《聯合文學》雜誌總編輯王聰威、資深視覺設計郭苓玉、作家盛浩偉、蕭詒徽在對談中,分享企劃與創作背後種種,也大聊起對麵包的各樣回憶。

Q:聯名合作的緣起與發想過程?以及在企劃和設計上的巧思?

王聰威(以下簡稱王) 事實上這是歷時很長的企劃,我們從前年就開始與全聯接觸,考量我們與森永、小美有多次食品合作經驗,因此決定以「Read Bread 全聯閱讀麵包系列」開展聯名。

想像全聯閱讀麵包的麵包就是架上陳列的一本本書,此次聯名企劃嘗試在麵包的包裝上讓文字可以真正地被閱讀,也恰好呼應了「閱讀麵包」的品名,可以說這次的聯名就像是由《聯合文學》雜誌進行選書,為所有的文學愛好者推薦選讀一般。

郭苓玉(以下簡稱郭) 老實說對於文學的聯名合作,我一直以來有點小抗拒,但這次大概是第一次感到合理,來自於商品原本就存在,將文字設計在包裝上等於是讓閱讀實體化。雖然這樣的比喻可能不太恰當,我覺得就像早餐店飲料杯封膜上的冷笑話,你還是會認真看一下,那是一個很好承載文字的地方。

 延伸書的意象,在包裝外袋上設計有如書腰的文字摘錄,完整全文則在內袋裡,就像有些封膜的書,要撕開來才看得到。而因為塑膠包裝不如紙本易於整齊閱讀,所以內文採用首字大的設計,可以第一眼就吸引到消費者目光。

 這次在顏色的設計思考相當直覺,外袋上的書腰選擇像是經典精裝書的書皮顏色,內袋則參考麵包口味的既定想像,好比草莓麵包選紅色、黃金牛角就選卡其色。困難的地方在於透明包裝所造成的閱讀困難,外袋與內袋文字如何不重疊又能夠完整呈現,我們做了很多努力。

 文字則採用了兩種文本來源——經典著作選文、二十位台灣作家的短文創作。我們希望不只有國外作品,也呈現國內作品純文學、美食等多種類型,盡可能展露閱讀的多元樣貌。

最喜歡的麵包?

王聰威:日式麵包,比較軟的那種,但現在因為減肥愈來愈少吃。

郭苓玉:長得很笨的麵包,應該就是雜糧麵包吧,切一片烤來吃是工作中最省時的進食。 

盛浩偉:不加任何東西的麵包,像是我這次寫的小農鮮奶棒(笑)。

蕭詒徽:不會弄髒手、不油膩、不掉屑,像韓國麻糬麵包,或是以前工作常去買的小可頌加上果汁,被同事笑說是詒徽組合。

Q 兩位作家是首次為食品包裝創作嗎?在《聯合文學》雜誌設定「溫馨、正向」的寫作指示與字數限制下,靈感何來?

盛浩偉(以下簡稱盛) 之前曾與飯店業合作短文,因為吃飯的場景比較正式,加上要特別考據食材來源,跟這次的合作不太一樣。對我來說,很樂見文學能夠讓產品加分,但若刻意為之就顯得有些壓力,因此在這次有比較大創作空間的合作,算是用一種輕鬆的心情來書寫,儘管有字數限制,卻可以更具想像力和張力,消費者跟讀者也可以輕鬆地接受。

蕭詒徽(以下簡稱蕭) 我是。二〇一一年曾和設計師朋友討論,有沒有可能在煎餅上印短詩,印成一部真的可以吃的詩集,所以收到合作邀請信時感覺美夢成真,覺得終於有人要做這件事了(笑)。

從自己對傳達設計的理解去聯想,我一直很喜歡陳綺貞跟可樂王合作的一款 EP《西風的話》,外觀設計成像是洋芋片的包裝。或是前陣子很紅的「文學入浴劑」,泡在水裡會變成一張賽璐璐片,上面印著文學作品。而這些例子都跟改變既定的使用情境相關,把音樂作品視為食玩、扭轉原本不能看書的浴室情景,所以有把這樣的思考放進創作裡頭。

 這次企劃一直讓我回想起之前日本留學的記憶。收到來信浮現的第一個聯想是我在靜岡縣的飯店,晚上看著綜藝節目介紹地方店家,販賣コッペパン這種橢圓長形、中間切橫片抹上醬料的麵包,因為一顆才五百日幣,節目介紹許多高中生放學都會去買來吃。

夏日的日本鄉下地方,青春洋溢的高中生們買顆麵包、互相逗嘴,從這樣的畫面開始了這個故事的發想,也蠻符合溫馨正向吧(笑)。

 我立刻就決定要寫這個題材,小學時因為家裡每個月只給十元的零用錢,福利社裡我唯一買得起的東西就是麵包跟鋁箔包飲料,它是我童年的一個情景。

談到正向,我也立刻就知道絕對不會寫純然的正向,在生命經驗中我所感受到的正向都是奠基在苦楚的。所以我想召喚的讀者是和小時候的我類似、沒有零用錢的同學。他們不一定要真的還是學生,只要曾經有過類似的記憶:買不起虛華的商品,在班上被隱微地瞧不起,吃著便宜的麵包。

我刻意把文字操作為大約十歲年紀的小朋友說故事的獨白語氣,希望吃這顆麵包的人可以感覺到或回想起:啊,有人和我一樣!

 我們本來以為最好是大家都以麵包為題,不過後來作家們的創作短文、經典著作選文不完全跟麵包有關,而全聯對文學創作提供很大的創作自由,在這次聯名合作上給了相當大的開放空間。

麵包對你而言?

王聰威:我想到以前卡通《小英的故事》出現的大麵包(眾人同時疑惑),那種飽足感不知為何一直留在心中。

郭苓玉:機械化進食,工作中最有效率解決用餐的方式。

盛浩偉:開始喜歡吃麵包跟去日本留學有點關係,類似台灣小吃,在日本麵包是便宜、方便的品項。

蕭詒徽:抵消我身體的慾望,但是不讓我察覺身體的一個東西。

Q 期待此次聯名合作為消費者、讀者、甚至是文學圈帶來什麼樣的火花?

 日本很喜歡做這種聯名,我認為他們做得很好的關鍵在於剛剛聰威總編提及的開放空間,比方說松本清張的《點與線》、吉田修一的《惡人》,這兩本推理小說本身精彩好看,最後都有助於故事場景的觀光推廣,讓讀者對這些地方產生興趣,並不會因為寫到殺人事件而好像有負面印象。

有時候丟直球並不是那麼有用,文學更擅長透過迂迴的方式讓你感到有趣,如果聯名企劃可以讓發起、執行、寫作參與三方都有這樣的共識,就會有很好的成果。

 從商業角度來談,透過聯名合作,把閱讀麵包精準定位與被呈現,對雙方來說都是很棒的事。《聯合文學》雜誌不斷以「因為喜歡文學,所以生活變得不一樣」的精神進行各種嘗試,透過麵包這個載體、透過遍佈全台的全聯讓更多人接觸,使文學成為一種生活風格,也讓文學愛好者、從業人員探索更多文學的可能性。

 我去年使用 AI 時,突然意識到我用有主體意識的方式,禮貌地對 AI 下指令,會在輸入欄中打「請、謝謝、不好意思」;和朋友們交流,才發現我沒有純粹地把 AI 當成工具。這件事觸發我另一個比較大的憂慮:當這個世代的人們習慣了操作 AI 時所需的直接、簡白、工具性的溝通方式,這個狀態可能反過來改變我們的思維習慣,使得能夠辨識隱喻、象徵、言外之意的人越來越少。這很有可能是一整個世代的溝通扁平化。

於是對這次聯名企劃比較嚴肅的期待,它也許可以成為某種閱讀入口;另一個比較沒這麼嚴肅的期待是,有些人他可能自始自終只吃小農鮮奶棒,但因為想要搜集其它包裝的創作,而去吃了別的口味,改變了原本只依靠體感去做習慣,或者只依靠習慣去做習慣的那份慣性。

我也真心期待這個企劃會變成常設企劃,好像要變成長期才會是完整的,包含前面提到書店、選書的概念,很期待第二季由另一群截然不同的作家來創作。

 之後就會出現全聯選書!

 這個點子快記起來!

 這次企劃有趣的地方是它確實表現你吃下去獲得物理意義上的養分,還有閱讀上的精神養分,它讓「文學是大家的養分」這件事變得具體。

 突然想起來自己一路以來念的是文學科系,小時候覺得文學應該要被放在某種聖殿,後來在這個產業做久了你會知道轉換是需要技巧性的。畢竟《聯合文學》雜誌有文學底蘊,它後面所隱含的思考和內裡是完整的,而不是隨便去摘取一段隻字片語。

很多文學科系畢業或喜歡文字的人,在現實生活中或許不再有這麼多機會碰觸文字,甚至可能連書店都不太去。但如果他因為生活採買走進全聯,意外地看到閱讀麵包,點起了曾經的喜愛,讀了一段有共鳴的文字而心情變好,我覺得這樣子就足以達成目的。

 作為創作者,這次聯名企劃很好的做法是讓我們在得知形式的前提下,以此來全新創作。

 有參與感。

 對,我會很希望這個形式一直存在,而不是從現有作品中擷取某一個段落。若企劃持續夠久,它甚至可能會生出一種新的模式。

 那聯文的企劃會很辛苦吧(笑)。

印象深刻的一款麵包?

王聰威:你們知道螺旋麵包怎麼吃嗎?小時候很困擾究竟是要一口咬下時沒有奶油,還是太多奶油?後來我才發現捏下麵包尖端去沾後面比較多的內餡,是一種技巧性的、優雅的高級感。

郭苓玉:羅宋又軟又香又油,是幸福的存在,或是高雄有間一定會去買的明太子大蒜麵包,趁熱邊走邊吃在回到機車前就吃光了,只不過那是還沒有工作,可以享受麵包美味的時期 。

盛浩偉:號稱京都第一麵包店的たま木亭,有一兩款很好吃,但我每次去都買不到,是一個扼腕的故事。

蕭詒徽:曾有一位設計師朋友製作過一款名為「草莓麵包」的作品,把吐司做成衛生棉的形狀,並附上草莓果醬作為經血的意象,把「衛生棉被暱稱為草莓麵包」這個哏玩得淋漓盡致。我至今覺得這個概念非常迷人。

採訪撰文|馬嘉駿

攝影|鏡好映像工作室

發表意見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