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Home 藝文行事 唯有音樂能表達西班牙經典情聖的致命魅力 ── 經典法文音樂劇《唐璜》

唯有音樂能表達西班牙經典情聖的致命魅力 ── 經典法文音樂劇《唐璜》

by 顏采騰

「在唐璜身上的力量、他的無所不能、他的生命力,只有音樂能夠表達。」——齊克果《非此即彼》

經典法文音樂劇《唐璜》

高雄場|
時間:2024年5月16日—5月18日
地點:衛武營國家歌劇院

台北場|
時間:2024年5月22日—5月26日
地點:台北流行音樂中心

一則雋永的傳奇故事,配上適合的藝術形式,能產生多巨大的魅力?十九世紀哲學家齊克果就曾著迷於西班牙「唐璜」傳奇的歌劇形式(即莫札特的《唐・喬凡尼》),著迷到坐遍了劇院的各個座位,後來甚至索性省下票錢,直接站在場外「聽漏音」。他寫道:「當我透過音樂感受唐璜時,我聽見了他的無限激情、他的無窮力量,那是無法抵擋的。」

上面這段話,雖然是針對十八世紀的莫札特歌劇而寫,但放在二十一世紀的現今,也同樣適用——由費利克斯.格雷(Félix Gray)創作的法文音樂劇《唐璜》(Don Juan),不僅歌曲首首扣人心弦,還為經典故事賦予全新詮釋,堪稱本世紀的「唐璜」新典範。

● 情聖與法劇 一拍即合的魅力加成

《唐璜》音樂劇首演於二〇〇四年,它雖然知名度較低,卻是法文音樂劇史上的重要作品之一。它的經典地位從何而來?其實,這並非偶然,而是「唐璜」與「法文音樂劇」兩者相輔相成的必然結果。

溯其根本,唐璜的形象,本就和音樂藝術有著絕妙的契合度。唐璜作為西方文學史上的「情聖」代表,相傳他風流倜儻,誘騙無數少女,至死仍不悔悟;他的形象,彰顯了人類潛在的情慾、自戀、多情、引誘等欲力情結,其核心特質是感性的、感官的、慾望的。若要透過藝術描繪這位複雜、亦正亦邪的人物、這些幽微的心靈面向,最適合的並非文學,而是音樂——最善於刻畫情感與內心活動的媒介。西方音樂史也證明了,凡是取材「唐璜」的音樂創作,包含莫札特、李斯特、西貝流士、理查・史特勞斯等人的作品,幾乎首首都是傳世巨作。

另一方面,「法文音樂劇」(spectacle musical)這項音樂劇的分支,它的獨特美學架構,也和唐璜形象相互呼應。相比於以紐約百老匯、倫敦西區為代表的英語系音樂劇,法文音樂劇更類似於一種「劇情連貫的流行演唱會」——它完全以歌唱為主導,歌曲側重人物情感,相對淡化了故事的細節。也許法文音樂劇常被詬病為劇本單薄,但對《唐璜》來說,這反而是絕大優勢。正如齊克果所述:「唐璜有著絕對的音樂性⋯⋯,言語、台詞不適合於他」,若要描繪出唐璜的真正魅力,也許唯有不停歌唱。

● 濃郁西班牙風情 連綿金曲連發

當然,《唐璜》的迷人之處,不只是人物情感刻畫得宜,更在於它的音樂譜得精彩動聽、舞台編排盛大壯麗,每次演出,都是暢快淋漓的體驗。

如同我們熟悉的《鐘樓怪人》穿插街舞及特技、《羅密歐與茱麗葉》加入中南美及非洲音樂、《搖滾莫札特》融合古典及搖滾音樂等,法文音樂劇作品一向融入了多樣的藝術元素或民俗風格,呈現「文化跨界」的趨向——這點《唐璜》也不例外。除了使用管弦樂及搖滾音樂,以塞維利亞為故事背景的《唐璜》,也加入了大量的西班牙音樂及舞蹈元素:節奏強烈的佛朗明哥、風情萬種的的吉他演奏、滄桑的吉普賽歌手,洋溢著浪漫奔放的西班牙風情。劇中的歌舞團陣容浩大,舞台呈現一首比一首壯觀,光是將這些盛大場景盡收眼底,便已值回票價。

《唐璜》全劇共三十多首歌,雖無貫穿全劇的主題旋律,但它一首首連綿不止如金曲連發,從頭到尾情緒連貫、毫無冷場,這絕非誇飾。熟悉法劇的劇迷肯定聽過以下幾首「大出圈」的歌:唐璜與好友唐卡洛(Don Carlos)激烈爭辯、盡展兩人磁性聲嗓的〈罪惡之花〉(Les Fleurs du Mal);令許多人入坑、下半場最熱烈浪漫的情歌大合唱〈改變〉(Changer)等。而要說相對冷門但同樣精彩的,筆者則私心推薦:天使般治癒的女聲三重唱〈天使〉(Les Anges)、女主角瑪麗亞(Maria)初登場時,由管弦樂及鋼琴伴奏的深情歌曲〈愛〉(Aimer)⋯⋯,劇中的音樂寶藏實在多不勝數,總會有一首深深烙印於你的心中。

這裡要再提一個法文音樂劇的靈魂要素:歌手的卡司。《唐璜》乃至所有法劇的選角都是萬中選一,要不是時下當紅的流行歌手,要不則是劇界數一數二的專業人才。以近期台灣的場次為例,男主角唐璜由吉安.馬可.夏雷提(Gian Marco Schiaretti)擔綱,他曾唱過《泰山》的同名主角、在《鐘樓怪人》巡演團隊中飾唱菲比斯(Phoebus)等等,經歷、唱功和顏值兼備,絕對能和《唐璜》相輔相成,共創高峰。

● 經典新詮 不可錯過的現場演出

除了豐富的視聽饗宴,《唐璜》音樂劇的歷史價值更在於,它完全重新詮釋了唐璜的故事內涵,深化了故事中各個人物的形象。首先,那些受唐璜誘惑、墜入情網的女性,不再只是扁平的、被動受害者,她們一個個都唱出了自己的卑微、無悔、選擇與自覺:例如,修道院少婦艾爾維拉(Elvira)被奪去貞潔,一方面滿懷怨恨,不停控訴唐璜,一方面又向唐璜狂烈地證明愛意:「我可以任由男人擺布⋯⋯,向你證明,我也是一個女人。」而劇中的靈魂人物瑪麗亞,則更是不惜背離伴侶,只為追尋真愛:「另一個男人來到了我的心裡」,「在感受到最大的快樂後,我為他而改變。」這是全劇最刻骨銘心的一段愛情。

至於本劇的核心人物唐璜,也有巨大的改動。他除了盡顯其風流倜儻的本性,也將在某次契機中沾染凡人的愛恨情仇;在故事的尾聲,唐璜也不再是因宗教天罰而墮入地獄,而是因為自身的愛欲與妒忌而亡(至於詳情為何,請親自看劇揭曉)。藉由這樣的改動,故事更貼合了當代的價值觀,唐璜則更貼近平凡人性。不論你熟不熟悉原本的唐璜故事,都能從中獲得樂趣與共鳴。

今年適逢首演二十週年,《唐璜》法文音樂劇將首度來台,在台北、高雄巡迴演出。若要體驗唐璜與音樂交織而成的致命誘惑,請務必把握機會購票入場,因為《唐璜》的真正魔力,唯有親臨現場才能感受。

採訪撰文|顏采騰

音樂文字工作者,國藝會表演藝術評論台二○二三、二○二四年度駐站評論人。現就讀國立臺灣大學音樂學研究所碩士班。研究領域為批判理論、音樂哲學。喜歡古典音樂,和劇場中的各種音樂聲響。

圖片提供|聯合數位文創

發表意見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