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Home 文活情報閱讀推薦 【閱讀推薦】你揮霍了我的崇拜 盧郁佳讀《劇院》

【閱讀推薦】你揮霍了我的崇拜 盧郁佳讀《劇院》

by 盧郁佳

如果婚戀是表演事業,她就是專家。和《女二》同樣講述女演員如何塑造形象來套利,毛姆小說《劇院》卻是「女一」:票房保證的劇院紅伶,飛黃騰達、婚姻幸福,像個成功男人一樣開始外遇,春色洋溢的諷刺喜劇。

「妳有一種魅力,但妳似乎還不知道如何運用它。」茱莉亞初出茅廬時,劇院老闆說:「妳必須掐住觀眾的喉嚨,對他們說:你們這些傢伙,把注意力放在我身上。妳必須學會操控觀眾。」

學來得心應手,她果然成為舞台巨星。見公婆就裝乖演村姑,成功嫁給「全英國最帥」的英俊小生麥可,扮演對老公百依百順的超完美嬌妻、在兒子面前咬牙切齒假笑的模範母親。老公中年轉幕後經營劇院,邀來作帳的見習會計師回家午飯。茱莉亞握手時發現年輕人狼狽汗濕、臉紅自慚形穢,就像戲迷見到她那麼榮幸。得知年輕人看她的戲已三刷,茱莉亞感動之餘亮出金獎演技,優雅又親善。

但年輕人一去洗手間,茱莉亞就問老公,他叫什麼名字。「我也不知道。」「親愛的,我們必須知道他的名字才行。不如待會兒我叫他在我們的賓客名冊上簽名吧?」「不行,他的身分地位不夠重要,沒有資格在賓客名冊上簽名。而且我們以後不可能再邀請他來吃飯。」

原來讀者已置身後台,夫妻掙脫體面的偽裝,促膝袒露私密的想法。年輕人的崇拜,令夫妻尊爵不凡起來。麥可只想刷一次優越感,卻勾起茱莉亞的貪婪,急於扮親民禮遇他。老公卻抱緊結交名流的存摺,生怕被賤民玷污。

年輕人替茱莉亞點菸,手抖得點不著。茱莉亞握住他的手才點燃,想:「可憐的小蠢貨。我猜這絕對是他人生中最美妙的一刻。當他告訴他那些朋友們這段經歷時,一定會樂不可支。我希望他能因此變成他們事務所裡的大紅人。」「如果一個男人只不過與她吃頓午餐並閒話家常四十五分鐘,就可能在他微不足道的小圈子裡變得身價百倍,這樣的變化實在非常奇妙。」

年輕人受寵若驚,令茱莉亞意識到自己擁有魔法,只要俯允他踏進她巨星的光暈中,他就會在庶民堆裡拔地而起,鶴立雞群。這種想法像毒品般令茱莉亞陶醉,因此拿偶像演技來收服外行人,像拳擊手揍普通人那樣勝之不武。

年輕人讚她漂亮,她投以淘氣的調戲微笑。「她輕輕閉上眼睛,接著突然睜開眼睛注視他,臉上帶著被觀眾形容為『如天鵝絨般柔美』的表情。」「這個大男孩這麼年輕又這麼害羞,看起來非常純真善良,可惜他再也沒有機會見到她了,因此她希望他回饋一點他以前付出的戲票錢,也希望他將來回想起這一刻時,會認為是他此生最美妙的時光之一。」

「當然,這段關係不可能永遠持續下去。」茱莉亞對自己說。「可是當這段關係結束時,對湯姆而言會是一次美好的經歷,幫助他成為真正的男人。」

另一位貴族紳士大叔,狂戀茱莉亞多年。茱莉亞想:如果讓他擁有她,他一定會非常高興,對她而言也沒有什麼損失。

再沒這麼斑斕殺辣的角色了。小說展示她如何把自己的饑渴,當成男人對她的饑渴。她的快樂是輕蔑別人,她的愛情是居高臨下的施捨,像《野玫瑰之戀》野性難馴的歌女高唱〈卡門〉:「男人不過是一種消遣的東西,沒什麼了不起。」

茱莉亞憑演技拿下男人,人前假哭,人後暗笑,笑男人太好騙,不知男人也在演。全書的諷刺笑點,在營造表面和真心的反差,讓茱莉亞全力討好,期待男人獻殷勤,卻一腳踩空。

婚前茱莉亞誇麥可帥,他燦笑說外表見仁見智,「但不是每個人都能擁有體面的家世。說實話,我很高興我父親是一位紳士。」茱莉亞鼓起勇氣坦承父親是卑微的獸醫。「麥可的臉僵了一下,可是馬上就恢復正常的表情並展露笑顏。」

老公人前扮演毫不費力天生麗質,人後全力跑步節食。全書一開頭,午餐照例無澱粉:烤比目魚、烤肉排、菠菜和燉水果。專為客人備了炸薯條,「那道炸薯條看起來十分酥脆,聞起來更是讓人食慾大開,可是只有年輕人吃,茱莉亞依戀地看了炸薯條一眼就搖頭婉拒,麥可則嚴肅地盯著炸薯條好一會兒,彷彿不太確定那是什麼東西,然後才回過神對男管家說:『噢,不了,謝謝。』」

「彷彿不太確定那是什麼東西」是麥可面對欲望的否認姿態。他冷漠務實,年輕時就演不好示愛,摟著女主角僵硬尷尬,像摟一袋馬鈴薯,只能「他好心地允許茱莉亞向他示愛」。茱莉亞道歉忘了客人需要吃麵包,麥可卻訓示年輕人:「其實吃麵包只是一種習慣。只要下定決心,很快就能戒除吃麵包的習慣。戒掉吃麵包是一件好事。我不吃麵包並不是因為我怕胖,而是因為我認為沒有必要吃麵包。畢竟我經常運動健身,所以我喜歡吃什麼就能吃什麼。」讀者已笑倒滾了幾圈。麥可無法跟人建立感情,因為他連自己垂涎麵包都毫不知情,只渴望茱莉亞讚美他帥又英明,對真實的她毫無興趣。

茱莉亞在情感上挨餓已久,靠外遇插管弔命。在故事的中段,失戀激發了食欲,「『注意飲食!』茱莉亞心想。『等我六十歲的時候,我就要大吃特吃。我要吃各種我愛吃的麵包和牛油,早餐要吃奶油麵包,午餐吃馬鈴薯,晚餐也要吃馬鈴薯,還要喝啤酒。老天,我多麼愛喝啤酒。豌豆湯和蕃茄湯、蜜糖布丁和櫻桃餡餅,全部都要加上奶油、奶油、奶油。我發誓,只要我還活著,就絕對不再吃菠菜。』」

結尾完成逆轉勝後,「茱莉亞長長嘆了一口氣。現在她終於可以毫無顧忌地大吃她從演完第二幕就決定要吃的東西了。她覺得自己應該好好吃一頓,慶祝自己大獲全勝。她要把謹慎和節制全部拋到九霄雲外。『洋蔥煎牛排,還有炸薯條。安吉洛,再給我一大杯用銀杯裝的巴斯啤酒。』」戀愛和暴食互為隱喻推進,精采萬分。

全書就像在水濂洞裡隔著瀑布觀察外界危機,茱莉亞的應變策略(瀑布),和內心(洞穴)的欲望、恐懼,反差如逆光剪影,纖毫畢現,刻劃出女人如何陽奉陰違,表面恪遵傳統性別角色期待,祕密越界獵豔、上下其手。讓人懷疑世上根本就沒有愛情,只有賣愛情人設的剎那饑渴。

村上春樹《第一人稱單數》致敬毛姆的同名短篇小說集,後者書中的〈異國他鄉〉描述英國議員夫妻沉溺上流浮華,隱瞞猶太難民出身,假扮英國鄉紳。偏愛長子金髮碧眼、高大俊美像英國人,期待他繼承爵銜和官職;討厭次子黑髮鷹勾鼻矮個子的典型猶太外表。長子卻不堪重任,逃到德國尋根,在猶太貧民間如魚得水。父母為把愛子「導回正軌」,自認仁慈地折斷了他的翅膀。《劇院》放大重寫,同樣透過獨子之口,揭露茱莉亞矯揉造作背後的卑屈自恨,卻把親子悲劇轉為外遇喜劇。

即使茱莉亞的自戀莽撞令讀者尷尬,又為她出醜而噴笑;但仍會為她的失戀而椎心,怕她穿幫,為她的凱旋而啼笑皆非。原來是主角生命力迷人滿溢,茱莉亞是作者的化身。毛姆和他每任年輕俊美的貼身男僕戀愛,足以讓主人把貴賤懸殊誤為現成的被愛;而以主僕為掩護,劈腿也順理成章。《劇院》開頭自述從許多女演員身上取材,而我想他注入了許多祕密的憂傷,只有和讀者大眾一起嘲笑自己的憂傷,才能雲淡風輕釋懷。

多年後回看,割傷眼睛的一粒砂,終於讓淚膜包覆成了一顆珍珠。

註:標題引用自梁靜茹歌曲【崇拜】

撰文|盧郁佳

基隆人。著有長篇小說《愛比死更冷》;圖文書《帽田雪人》;散文《吃喝玩樂最善良》。

發表意見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