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
謝章穎演員
奮青工作室/圖像提供
蘇奕瑄編劇
陳珮盈剪輯
丁啟文編劇
劉易導演
鄭婉玭編劇
郝翊展製片
林哲強攝影
聲境錄音室錄音
AKIRA導演
溫小毛後期製片
《零日攻擊》以多線敘事和寫實議題,描繪當代戰爭與人心的樣貌。本次特別邀請十位幕前幕後的團隊,談角色揣摩、文本設定、影像語言與聲音設計,讓觀眾一窺劇集背後的思考與挑戰。
EP02 〈蛇仔〉
Q 你如何揣摩「蛇仔」這個角色?是否有哪場戲最印象深刻?
伴侶相處上,導演說蛇仔比較「小男人」一些,因此我選擇用撒嬌或是溫和的方式跟佩恩相處;角色揣摩上,因為蛇仔不像消防員、警察這些職業有明確的參考,所以我是將從小到大被否定、被看不起的負面能量無限放大。就像我想當演員的初期,也常被否定、誤解,我把這些生活經歷跟我所觀察到的年輕人融合,並熟讀劇本,每天專心去理解蛇仔的內心深處:他渴望的是不是家人的愛?伴侶的愛?還是只是渴望有一天被看見?
印象最深刻的可能是浴缸蛻變的那場戲吧!演戲到現在,從來都沒有裸體出鏡過,另外還拿真的蛇皮黏在手上,加上避免穿幫的保護措施,其實過程蠻不舒服的,要在這場戲將情緒做到位其實很不容易。
印象最深刻的可能是浴缸蛻變的那場戲吧!演戲到現在,從來都沒有裸體出鏡過,另外還拿真的蛇皮黏在手上,加上避免穿幫的保護措施,其實過程蠻不舒服的,要在這場戲將情緒做到位其實很不容易。

奮青工作室/圖像提供
EP03〈On-Air〉
Q 除了主線戰爭背景外,是否還有其他未呈現在畫面中的角色設定或支線故事?
夏宇珊是二〇〇八年去中國交換時認識藤原偉的,當時兩岸關係走進和平時期,有大量台生赴中,也是中國民族主義崛起並廣獲國際關注的時候,當時中國為了在奧運前保持歌舞昇平的形象,維穩的力道很大。原始設定中,藤原偉的室友來自拉薩,當時西藏發生騷亂,北京有許多藏族學生聲援西藏,藤原偉受牽連被公安帶走,造成他與宇珊分開,如今再度因為台海時局變化而重逢。
其他像是洪凱事件,雖然在故事裡快速交代,但我也期望有更多的觀眾在看完之後會產生好奇,去查詢什麼是資訊戰、認知戰、晶片戰爭,進而明白政治與個人的生命並無法斷然切割,個人的生活和未來都和政治息息相關。
其他像是洪凱事件,雖然在故事裡快速交代,但我也期望有更多的觀眾在看完之後會產生好奇,去查詢什麼是資訊戰、認知戰、晶片戰爭,進而明白政治與個人的生命並無法斷然切割,個人的生活和未來都和政治息息相關。

EP03〈On-Air〉
Q 在多線交錯及大量資訊的前提下,你是如何維持好節奏,讓觀眾順利投入其中?
觀眾投入的程度,在於他們是否被角色情緒牽動。我發現宇珊和藤原之間最濃烈的情感,常常發生在彼此沉默的時候——不言之時,所有的情感都訴諸在畫幅中;無需對白,觀眾也能體會與共情。在剪輯時,我非常珍惜這些空白的片刻⋯⋯因為無聲的狀態與留白,情感的表達通常都是最有力量的。
在事件與衝突較多的場次,我把不同的場景做交錯剪輯,營造張力與緊張感,讓整體節奏明快且清晰,而這些剪輯上的處理之所以能成立,還是來自於文本的設計、拍攝時的調度,以及演員們對角色的理解和穩定的表現。
在事件與衝突較多的場次,我把不同的場景做交錯剪輯,營造張力與緊張感,讓整體節奏明快且清晰,而這些剪輯上的處理之所以能成立,還是來自於文本的設計、拍攝時的調度,以及演員們對角色的理解和穩定的表現。

EP04〈Mind-Fuck〉
Q 為何選擇以科技為主要元素,來講述一段戰爭故事?
講到科技,人們可能直覺想到台積電、半導體工業或是科學園區,但科技議題也不只是股價問題,還更多地體現在接受資訊的習慣,比如:社群網路就是依賴於發達的資通訊基礎建設,否則不能成立的生活方式。
普羅大眾不太把社群媒體、意見領袖等軟性元素,當成科技議題的一環,或許是因為它已經太自然地融入在我們的生活之中。而這種細微之處,其實在中國的超限戰領域研究中,早已是兵家必爭之地。
科技不是冷冰冰的數字,它始終來自人性,浪漫一點地說,科技就是現實世界的魔法,我們想像自己擁有什麼樣的能力、渴望過什麼樣的生活,科技可以成就它,也可以毀了它,這就是〈Mind-Fuck〉要說的故事。
普羅大眾不太把社群媒體、意見領袖等軟性元素,當成科技議題的一環,或許是因為它已經太自然地融入在我們的生活之中。而這種細微之處,其實在中國的超限戰領域研究中,早已是兵家必爭之地。
科技不是冷冰冰的數字,它始終來自人性,浪漫一點地說,科技就是現實世界的魔法,我們想像自己擁有什麼樣的能力、渴望過什麼樣的生活,科技可以成就它,也可以毀了它,這就是〈Mind-Fuck〉要說的故事。

EP05〈兩岸密屍〉
Q 身為較幽默,卻又保有諜報懸疑元素的集數。你是如何拿捏懸疑與喜劇的調性?
討論劇本時,我們也常思考這個問題。最後,大家決定盡量設計一些荒謬的情節,讓角色能專心處理諜報任務,幽默感自會透過他們處理事情的方式流露。由於劇中多數角色的腦袋並不算靈光,所以不必刻意安排笑點,就能在緊張的情節中呈現出令人哭笑不得的荒謬感。因此在與演員合作的過程中,我們討論角色的焦點,往往都不是如何讓這個情境更好笑,而是兩光的角色該如何認真地處理當下的問題。
為了掌握這種黑色幽默,我看了很多作品參考。像《奇愛博士》中,美國誤將核彈發射至蘇聯,美國總統致電告知蘇聯領導人的這場戲,本應是無比嚴肅的時刻,美國總統卻因自尊心太強脫口而出:「我都已經道歉了,你怎麼還那麼生氣?」這種角色性格與情境的強烈反差,正是我們在塑造《兩岸密屍》時的重要調性參考。
為了掌握這種黑色幽默,我看了很多作品參考。像《奇愛博士》中,美國誤將核彈發射至蘇聯,美國總統致電告知蘇聯領導人的這場戲,本應是無比嚴肅的時刻,美國總統卻因自尊心太強脫口而出:「我都已經道歉了,你怎麼還那麼生氣?」這種角色性格與情境的強烈反差,正是我們在塑造《兩岸密屍》時的重要調性參考。

EP06〈金紙〉
Q 為何選擇以這個家庭的故事呈現戰爭樣態呢?
一開始故事是走靈異懸疑,講述一個漁村因為戰爭在即,出現鬼影,金紙店也被鬼影闖入,它究竟是鬼,還是間諜?在各種不安下,帶出主角夾在中國妻子和台灣母親中間,不知道要回哪個家的為難。
進行田調後,發現許多台商、藝人都曾在中國風光發展,卻默默回台,甚至離婚而返,為什麼?透過主角起乩,我們讓那些沒說的祕密逐漸揭開,故事風格也從靈異轉向紀實。我無法得知降乩的真偽,但我認為那是潛意識的浮現——什麼人有什麼特質,就會和某種形象的神明有呼應。劇中主角被國姓爺附身後才開始面對真心,在鄉親們支持他回妻子身邊後,主角也做出最動人的選擇。這個故事說的是人親土親,是民主與尊重,不論選擇去或留,都是自由,這就是我那小小多糖多鹽酥雞的台灣、不可撼動的美好。
進行田調後,發現許多台商、藝人都曾在中國風光發展,卻默默回台,甚至離婚而返,為什麼?透過主角起乩,我們讓那些沒說的祕密逐漸揭開,故事風格也從靈異轉向紀實。我無法得知降乩的真偽,但我認為那是潛意識的浮現——什麼人有什麼特質,就會和某種形象的神明有呼應。劇中主角被國姓爺附身後才開始面對真心,在鄉親們支持他回妻子身邊後,主角也做出最動人的選擇。這個故事說的是人親土親,是民主與尊重,不論選擇去或留,都是自由,這就是我那小小多糖多鹽酥雞的台灣、不可撼動的美好。

EP06〈金紙〉
Q 本集敘事涉及王船祭與宮廟文化,團隊如何進行籌備與田調?
透過高雄市府協拍,最終聯繫到「王船製作國寶」大師林良太的團隊,是我們與王船製作團隊間最重要的橋樑。後因各方面的現實考量,在多方奔走與牽線下,我們得以接觸到王建元大哥、小琉球三隆宮以及四角頭宮廟的在地士紳們,讓劇組得以參與小琉球「迎王平安祭典」,完成祭典場景的拍攝,演員們化身為祭典的工作人員,與地方居民一同投入這場為期三年的心靈盛典。
透過民間信仰與文化實踐,〈金紙〉讓我們看見人民如何以信念對抗謠言與恐懼;看見民主自由的土地上,地方社群如何用自身的方式守護平安。這不僅是一段影像的紀錄,更是一份來自島嶼最深層的告白:我們愛這片土地,並願意世世代代守護它。
透過民間信仰與文化實踐,〈金紙〉讓我們看見人民如何以信念對抗謠言與恐懼;看見民主自由的土地上,地方社群如何用自身的方式守護平安。這不僅是一段影像的紀錄,更是一份來自島嶼最深層的告白:我們愛這片土地,並願意世世代代守護它。

EP08〈反分裂家庭〉
Q 與其他集數相比,本集視覺有濃厚的潮濕、壓抑氛圍感,背後有什麼樣的考量?
從閱讀完劇本之後就覺得這是一個壓抑的故事,關於霸凌、家庭與工作上的抉擇及國家的動盪,一切都處於不穩定又說不開的狀態。因敘述故事的時間並不是很長,為使觀眾在第一時間進入情緒,便向導演提議攝影以藍色為基調加上較暗及較大反差,並以手持攝影機的方式來呈現不穩定及壓迫感。不過這集也不是只有壓抑,陳志豪與小雪碰面的段落有股潛在的希望及幻想,所以我便加了點亮度及顏色的些微變化,讓它帶有些許夢幻。
就我了解,劇情片的拍攝很少有這樣的影像設定,也許觀影者一開始會不太習慣,但也很容易讓觀眾快速進入情緒,最後也謝謝導演全力的支持。
就我了解,劇情片的拍攝很少有這樣的影像設定,也許觀影者一開始會不太習慣,但也很容易讓觀眾快速進入情緒,最後也謝謝導演全力的支持。

EP09〈突圍〉
Q 本集足足有超過六分鐘的槍戰,聲音設計團隊如何創造出槍林彈雨的體驗與層次?
我們先依照劇情走向及對白位置規劃出輕重緩急段落,讓槍戰有起伏,以時而激烈但整體不阻礙劇情推進為主,再依照雙方使用槍支、氛圍特性需求,挑選出大量的槍聲、彈著等音效後,依照規劃去鋪設出各段落槍戰激烈程度。
待畫面特效團隊完成槍火、曳光、彈著點等畫面特效後,依照特效位置去做調整。混音時依駁火雙方的位置及距離做出遠近感,豐富整體層次及做出臨場感。最後導演聽完混音後,依照導演需求進行微調。
由於這六分多鐘的槍戰除了對白外的聲音需完整重製,所以聲音設計耗時超過七個工作天,我們都開玩笑說工作量不比一整集的量少。很少有機會能做到這麼長時間的槍戰場面,雖然耗時且工作量超大,但成果非常爽快,是很難得的製作經驗。
待畫面特效團隊完成槍火、曳光、彈著點等畫面特效後,依照特效位置去做調整。混音時依駁火雙方的位置及距離做出遠近感,豐富整體層次及做出臨場感。最後導演聽完混音後,依照導演需求進行微調。
由於這六分多鐘的槍戰除了對白外的聲音需完整重製,所以聲音設計耗時超過七個工作天,我們都開玩笑說工作量不比一整集的量少。很少有機會能做到這麼長時間的槍戰場面,雖然耗時且工作量超大,但成果非常爽快,是很難得的製作經驗。

EP10〈破膽行動〉
Q 大膽島的槍戰在拍攝與籌備上有遇到哪些挑戰?作為劇集結尾,是否有特別希望留下什麼情緒或感受給觀眾?
最大的挑戰是時間,整場槍戰戲的場面調度設計,在開拍前就必須做好完整規劃,加上夜戲拍攝本身就不容易,我們又是在海灘碉堡,要配合潮汐變化來安排拍攝範圍和戲劇段落,還有動作設計、安全維護等,一切都需要精準執行。感謝全體演職員團隊的專業和辛苦付出,才能順利完成這場戲,也希望觀眾喜歡。
在面對外力強權的威脅時,唯有勇敢團結才能一起度過難關。我們挺身而戰是為了守護我們的家人、所愛之人,民主自由得來不易,必需靠每一分互相理解、包容,每一次真誠的對話,還有愛,才能持續進步。唯有自由共好,才是最適合人類繼續發展的核心價值。
在面對外力強權的威脅時,唯有勇敢團結才能一起度過難關。我們挺身而戰是為了守護我們的家人、所愛之人,民主自由得來不易,必需靠每一分互相理解、包容,每一次真誠的對話,還有愛,才能持續進步。唯有自由共好,才是最適合人類繼續發展的核心價值。

EP03&10〈On-Air〉&〈破膽行動〉
Q 在配音與錄音的後製過程中,是否有哪些特別想與觀眾分享的地方?
在聲音後製的過程中,我們會請演員在配音時也多配一些反應氣息聲來補強效果,例如EP10的槍戰,除了配合畫面子彈的運行方向增加槍聲音效,聲音設計上也利用士兵呼吸聲的強弱來表現緊張感,在即將開戰的前一刻,導演設計一層層地將聲音抽離漸弱消失,最後只剩下士兵凝重的呼吸,象徵著戰爭一觸即發的屏息,一切變得安靜,先發的那一聲槍響宣告戰爭開始。
又如EP3,因為有日本演員,需要進行遠端錄音。遠端錄音是兩地錄音室都能同步收聽到素材,但以演員所在的那一方為主要控制,另一方只是被動接收素材讓在台灣的導演、製片人即時確認。通常我們會預抓多一點時間,但高橋一生幾乎是一次到位,連在巷弄內與黑衣人打鬥掙扎的氣息反應也都非常精準,一、兩次take就配好了。高橋在錄音時會特別注意呼吸節奏與咬字細節,連語速都能還原到與拍攝時一樣,其對聲音表演的專注與細膩,不愧是十四歲《心之谷》的聖司,那天我們還提早一小時收工!
又如EP3,因為有日本演員,需要進行遠端錄音。遠端錄音是兩地錄音室都能同步收聽到素材,但以演員所在的那一方為主要控制,另一方只是被動接收素材讓在台灣的導演、製片人即時確認。通常我們會預抓多一點時間,但高橋一生幾乎是一次到位,連在巷弄內與黑衣人打鬥掙扎的氣息反應也都非常精準,一、兩次take就配好了。高橋在錄音時會特別注意呼吸節奏與咬字細節,連語速都能還原到與拍攝時一樣,其對聲音表演的專注與細膩,不愧是十四歲《心之谷》的聖司,那天我們還提早一小時收工!

訪題設計|麥恩
明明在米蘭學食物設計,卻意外回台成了文字工作者,自從把人類都想像成動物或寶可夢後,生活有趣了許多。文字幸運地散落於各媒體,也是《聊BAR電影》podcast 的穩定笑聲來源。
文字整理|麥恩、編輯部
喜歡我們的 內容 嗎?
快收藏 本期雜誌!
蔡易澄
2025-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