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个运动白痴。举凡足球、篮球、棒球、排球,只要您说得出来的任何一种热门球类,我都曾经被球直接打到头,也从来没有一次在体育课里通过测验,和同学组队比赛,总是最后才被挑选到的那一个,别种孤独我(阅读更多)
编辑室报告
-
-
我上次参与跟五月天相关的杂志专辑,是二〇〇八年在一家周刊媒体时,那年《后青春期的诗》发表,我跟公司同事去了中山足球场办的演唱会,一位年轻娇小的女同事是死忠歌迷,她高大的男友把她高高举起,一直(阅读更多)
-
虽然有点奇怪,不过想先谈谈另一本文学刊物《文讯》前一期的专辑「举重若轻的类型宇宙──21 世纪台湾大众文学代表作家」。这个专辑是本期也帮我们写了文章的陈国伟老师,担任客座主编执行的,专辑里所(阅读更多)
-
我第一次读到 T.S.艾略特的诗,是一九八九年,十七岁那年。为什么我会记得这么确实呢?那是因为现在我的面前放著一本《英美现代诗选》(余光中译,大林出版社,1984),书里收录了四首艾略特的诗(阅读更多)
-
葬礼结束后,不知道是谁说了一句:「要不要找个地方喝一杯?」一群人在焦热的马路边讨论半天没有结论,才近中午而已,附近没有这么早营业的酒吧,大伙逐渐散去,最后留下来的也就我们几个。 「你想一下啦(阅读更多)
-
不知道现在一般情况是怎么样,我念国小的时候是男女合班,有时和女生坐,有时和男生一起坐,有时老师会将四组桌椅并在一个大区块,八个人围绕着坐,有种野餐的欢乐感觉。个别桌子中间,就像一般人一样,会(阅读更多)
-
我不太有很小的时候读绘本的记忆,实在想不起父母曾经一边翻著书,一边指著书里的图画为我说故事。我们是个很少读课外书的家庭,以我个人来说,只要读好学校功课就足够当个好孩子了,所以我对读绘本这件事(阅读更多)
-
月初在《VERSE》杂志举办的One Page Festival上,和另外两位编辑大叔,《Shopping Design》、《小日子 》的创刊总编辑黄威融,《The Big Issue Ta(阅读更多)
-
我一直比较喜欢亚森罗苹。 首先是因为我最早接触到跟推理有关的故事书,就是国小时爸爸买给我的,删减版的亚森罗苹全集,除了硬壳书盒之外,每本故事书都有浓烈细腻,充满戏剧感的彩色封面,并且包了透明(阅读更多)
-
去年疫情日趋严重的时候,我一直在想文学能做些什么。杂志本身做了相关专辑,网站则跟中国信托文教基金会合作「WFH平安通讯」征文活动,但我跟同事花了最长时间的,是制作一副叫做「心事欲言心语对白卡(阅读更多)
-
滨口竜介的《在车上》于台湾正式上映前,举办了一场试映会,电影公司邀请各大媒体和许多作家,朋友 k 也去了。他大我几岁,出版过两本自费诗集,在这个圈子里算不上有名气。 散场后,他打电话约我出来(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