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 年,寶瓶社長朱亞君在十週年社慶前夕,有了一個大膽的想法,一口氣推出六個文學新人。其中包括天才系神小風、戰神系朱宥勳、靈魂系彭心楺、療癒系郭正偉,力量系徐嘉澤,摯情系吳柳蓓。當然啦,姑且不論「什麼系」現在聽來有些恥,但在書市即將面臨海嘯的 2010 年,確實震驚轟動當時文壇。這幾天朱亞君在臉書公開了當年廣邀各界人士推薦的信,信中說「今日播下的種子,也許三年,也許五年八年,若是有一兩棵茁壯了,開出了花朵,那便是編輯卑微的一點期待 」。
朱亞君自己回顧說:「回頭來看,不只是一兩棵茁壯了,而是有四五個都在文藝各領域獨當一面」,當然啦,所謂獨當一面要看怎麼定義。這幾年文壇變動太劇烈,對照現況,確實這幾個作家都算得上獨當一面——神小風現任聯合文學主編,讓本中尉能發這種廢文;朱宥勳從小說家轉職當專任戰神;彭心楺持續編劇工作;徐嘉澤爾後關注同志題材;吳柳蓓更因黃錦樹的虛構散文一役而名動一時;郭正偉成了重要文化地景「讀字書店」的店長。
或許各位新手作家會很羨慕當年這些新人作家——才出道第一本書,就列名「文學第一軸線」,雜誌聯訪、燈箱廣告、北中南新書巡迴發表……簡直是明星級待遇。不過中尉只能說,這種契機可遇不可求。而且要想,若真加入這種文學團體,壓力也是山大,最怕只能紅一兩個,發展最好大概就是 SHE 或 SMAP 了,看看當年的少女隊或 4inLove,要是你真的加入了這種團體,出道十年後跟你同期的練習生都已是天王天后級了,你還在當文壇E咖或通告藝人,或更早就轉職不復提筆了,這不也有種淡淡的哀傷?與其追求多年後當文壇裡一株綻放的花朵,還不如爬爬樹、抽抽菸,多的是謀生營利甚至發大財的方法,何必非得蹭熱度當什麼第一軸線或第一島鏈?寫作也不過就是生活的一種餘興調劑,若要以此為終生志業,難免失去了它最原初樂趣。
說是這麼說,我仍期待有朝一日文壇能弄個 AKB 出來,只是隨著書市蕭條,出版社未必敢再這般大手筆投資。若要給新手作家建議:或許考慮在現實或網路結社,參加私塾或讀書會等等,自行組團、自帶流量,接著培養讀者,出書後再互刷存在感;若真吸引來一批讀者流量(如知名的晚安詩模式),那麼出版社自會替你們這群無論是不是自組的團體,定位出一種類型風格,業界內再競相複製(直到玩low為止)(開玩笑的)。說實話,儘管市場有其風向,但不搞什麼發財文學,寫作總可以安靜地寫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