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Home 喜歡讀書新人新書 【新人新書】以鳥為鏡,映照人類的痛楚 ─ 許明涓《藍》

【新人新書】以鳥為鏡,映照人類的痛楚 ─ 許明涓《藍》

by 汪倩妤

短篇小說集《藍》結合鳥類與女性經驗兩個主軸,作者許明涓用非常細膩且敏銳的筆,看似描寫生態,帶出女性特有的生命經驗。

Q 請談談這本書的創作源起,以及選擇以「鳥」作為八篇小說串聯的原因?

A 我今年六月畢業,這本書是我的畢業作品,後來得到後山新人獎,花了三個月的時間編輯出版。若說緣起,二○二一年我在花蓮參加賞鳥活動,那次經驗對我而言非常震撼。同年九月我去德國交換,隔年四月回台灣,說來很巧,我來到了鳥類聲學研究室打工,後來也有朋友介紹去參加鳥類標本製作的課程——但那時候其實並沒有特別想要寫鳥。這些東西好像很剛好的,出現在我的經驗裡面,經過一段時間後有所沉澱,於是寫完了《藍》這本小說。

Q 明涓筆下動物和人類(女性)在情感與身體經驗上,有什麼樣的呼應或對比?

A 女性成長過程中,身體會經歷很多種痛。我發現我們這一輩人好像都滿害怕痛苦或痛楚這件事情。在後記我引用一段梅蘭妮.查林傑的文字,她說人常會覺得自己是比動物還要高一等的,有些人討厭女性,也並不是真的討厭女性,而是看到女性就會聯想到生育、生產,人的誕生,有生就有死——當女性身體對父權意識形態造成威脅時,這樣的人會更討厭在公開場合看到哺乳中的女性,或許是因為覺得痛苦,因為聯想到終有一天自己要面臨死亡。

我對這個觀點感到有趣,原來相較男性,女性的身體與動物的連結其實更為直接。生命一直在我們生活周遭,只是我們不想看到那些東西,因為那會提醒我們自己的不舒服。動物是這樣活的,但是人就會用各種方法去掩蓋它。我想把它寫出來,把那個感覺挖出來。

鳥就像鏡子,你看到牠痛,你也會覺得痛,雖然人的痛跟鳥的痛可能是完全不一樣的東西,但是因為我們都是動物,所以透過這個方式去感受,生命是真的存在,真的活著的感覺。

Q 吳明益在推薦序中談及你寫作風格的建立,請談談你的創作經歷了什麼樣的變化?

A 這題我想超久的!真的有這種轉變的感覺嗎?我看到老師的序時很驚訝,因為身處其中,不會有那麼大的覺察。後來想想,最大的差異可能是從德國回來之後心境有一點改變。以前我寫完一篇作品會想要投文學獎。

從德國回來後,可能因為快要畢業了,我覺得還是要從一本書的概念進行構思,這樣它會比較完整。也就是說,我會更在意這些作品連接起來,帶給讀者的感受是什麼。

Q 請談談《藍》最後列出的書單?

A 除了期刊論文,這些書主要分成兩個部分,純文學和非虛構的科普書。

純文學的話,我非常喜歡《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輕》。另外,《與死者協商》是在東華上課做過報告,到現在我還是會拿出來讀,不知道該怎麼辦的時候,隨手翻一下就會好像回應到你心裡的問題。艾莉絲.孟若也影響我很多,雖然只列一本,並不是因為特別喜歡這本,而是她書太多,你不會特別記得某一篇,但是她寫日常、寫女性,讓我印象很深刻。

非虛構的話,我看很多鳥類科普,因為我不是專家,這些閱讀資料的調查工作,讓我在寫作上不會有不踏實的感覺,而且愈看愈覺得有趣。有一本我很喜歡但忘記列上去的是《鳥的生活》,主要在講南半球的鳥,有一點反轉我們一直覺得北半球才是正統的感覺。讀這些非虛構很有趣,也推動我在文學上的創作。

 

許明涓

一九九四年春天生於台北,曾居新竹、台南、花蓮。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學士、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碩士班創作組畢業。二〇二三年後山文學年度新人獎得主。曾獲桃園鍾肇政文學獎、建蓁環境文學獎、教育部文藝創作獎、鳳凰樹文學獎等。

《藍》

木馬出版(2023.11)

 

採訪撰文|汪倩妤

一九九二年生,雲林人。政大英文系畢,曾為書店店員、文學雜誌編輯,目前在台北、新竹二地生活。

攝影|劉璧慈

喜歡我們的 文章嗎?

歡迎 訂閱 雜誌!支持我們!

發表意見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