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vious post
一邊忙碌著店裡面的事情,一邊招呼熟識的客人。老闆娘李蓮蕉手上也沒有停下來,熟練的撿上一片餛鈍皮,用湯匙挖起肉餡均勻塗抹在餛飩皮上,再用湯匙柄將餅皮依序折往中心。「一二三四」,在心裡默念四折,最後用湯匙杓柄輕盈地勾勒一下,一顆遠近馳名的「溫州大餛飩」,就在手中如花朵一般綻放開來。
中華商場愛棟二樓
現址:台北市萬華區西寧南路63-3號
老闆娘:李蓮焦
62歲/天蠍座
「不好意思讓你站衛兵啦~~~」滿臉笑容的蓮蕉,快速沖洗完手上廚房工作的痕跡,來到桌前分享年輕時代的歲月記憶。回憶起中華商場的日子,那時的溫州大餛飩之家位在第四棟愛棟,「從武昌街舊中國時報大樓沿著天橋走過來,就會看到了。」
在成衣廠工作的李蓮蕉,在工廠遇上了退伍的先生,而後嫁入夫家,從每日車衣服轉而烹煮麵點,這一煮,就煮到現在。夫家在一九五○年代時從基隆搬來中華路這一帶發展,一開始在竹棚屋販售麵點,「那時候,一打開後門就可以看到鐵軌了。」後來因為總統的巡視及建議,把矮棚屋改建成大家所知道的中華商場。「那時候一間店面十萬塊。那時候的十萬塊多少錢捏?很多錢!每間拿出十萬塊,建好了再來抽籤,有一二三樓的中華商場。」聽著李蓮蕉訴說過往,眼前彷彿也跟著看到了往日的對於榮景的期盼。
一開始中華商場各棟之間沒有天橋接連,大約是一九七○年代接通。位於二樓的生意,大約從那時開始變得繁榮。下車的旅客可以從頭走到尾這樣逛著中華商場一帶,而下課要來趕做制服的學生們,也會順道逛到二樓點些餐點吃,而二樓的店家孩子們,就在走廊嬉戲奔跑,比起一樓人車來往的空間,更顯安全。「之前南港不是有拍攝劇集,就是那個感覺。」從鄰居口中聽到了拍影集而復刻的中華商場片場,老闆娘邊看著拍片現場的探訪影片,邊點頭說著:「以前就是這樣的感覺,這個樓梯啊!這個轉角都是。」
回頭她對著現在的店面比劃說明,跟過去的店面坪數差不多。但以前的配置是廚房在後方,現在店面左右一分為二,一半是廚房料理空間,一半是客人的桌椅區域。那時候的店面微微挑高,小閣樓是家人休息的空間,平日店面打烊後,就與家人一同打著地鋪,看老三台的黑白電視,孩子們都喜歡跟棉被裡擠在一堆翻滾著,累了就各自睡去。隔天一早,將棉被整理堆疊後,繼續打理一家大小,與來往顧客每日的生活。
每日的生活,大抵是燒水備料烹煮,抓著空檔進食補充體力,然後繼續確認備料,及等候下一輪用餐時間前來用餐的零星客人。現在的生活與以往似乎沒有這麼大的差異,就如同店內各種對用料的堅持,像是餛飩湯中的蛋絲。蛋五斤去殼,加入鹽巴打蛋汁,蛋汁倒進鍋裡時鍋子要轉,薄薄的一面烤乾以後,蛋皮邊會翹起來。「然後再切切切,蛋絲就出來了。」一次做五斤的蛋絲,大概可以用一個禮拜的量。持之以恆做著熟悉的料理,也像是對於生活的堅持,以及老闆娘的樂觀態度。
慢慢從回憶中走往現代,老闆娘想起中華商場拆遷的時候,忙著搬家,剛好西寧南路一對賣蔥油餅的老夫妻要頂讓店面,溫州大餛飩之家就這樣把口味帶了過來。爾後等到饕客及舊雨發現,招牌上寫著「原中華商場」的字樣,生意也慢慢穩定下來,延續著記憶。她一回神,想起當時店門口栽種的楊桃及芭樂樹。
是等到西寧南路的店面張羅妥當,回頭才發現樹已經被挖走了。「陽台外面這樣長起來的時候很漂亮呢,大概有這麼高吧,用一堆土種起來圍一堆,一搬家就被挖走了。被挖走也好啊!有人照顧,不然就被鏟掉了。」如今店面外放著幾張椅子,家中的寵物狗荳荳及舊時的鄰居爺爺正坐著休息。「那位大哥是以前鄰居,每次都從淡水坐車來吃餛飩。我會煮一些家常菜請他吃,家裡有什麼他就吃什麼,以前住在同棟。他等等吃一吃又慢慢坐車回家。」
走過竹棚屋、中華商場,溫州大餛飩之家現在坐落在西寧南路上。「我們的麵皮都是手作,結果手摸冷水熱水,自己的皮也都跟著皺起來了。」老闆娘笑笑地用手勢分享薄皮的做法,如何用手細細地拉開餡皮,就是讓顧客滑順入口稱讚的餛飩秘方。薄順的餛飩皮,與老闆娘微微起皺的手掌,也許空間不在了,但是某些記憶,藉由這些不斷連轉的店家,被傳承下來。天橋上是否真有一位魔術師?但老闆娘李蓮蕉,確實在顧客的口中,變出了一道令人難以忘懷的魔術。
採訪撰文|林佑運
一九八六年生,藝文行政工作者,太陽天秤的月亮射手雜食派,什麼都想再多看一點點。
攝影|Y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