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桃園人接觸的時候,一直能感受到生活的「種種可能性」,引起我對各種生活狀態的嚮往。桃園的人口組成很多元,生活樣態也很多元,這隱隱構成了一套支援系統,關於自由的信念,就是你可以過任何你想過的人 …
巷口文學院
-
-
一九八三年《殺夫》出版,這部被稱作「女性主義經典」的作品,在四十年後是否魅力依舊?隨著李筱涵與江炫霖的腳步,在二〇二三年重拾《殺夫》,重新去閱讀與感受,那跨越時代與性別,始終複雜的「人性」。 …
-
說著自己所寫的故事來自森林、鐵道、原野與月光的宮澤賢治,今年是逝世九十周年。從變幻的想像力之中,亦能夠窺見宮澤賢治內心的純真世界,在這時代仍帶給我們豐沛的精神。 黃大旺聲音藝術表演者,現職日 …
-
林生祥的音樂帶來許多刺激,打開新的聲音美學頻道,領人思考自我與土地的連結。歌詞文學性何在,我們又該如何看待語言和音樂的關係?本期巷口文學院邀請樂評人林勝韋、文字工作者林運鴻和詹斯閔,聊聊他們 …
-
初入文壇的寫作者眼裡所見是什麼?回望其實不長的來時路,有什麼美麗與哀愁?創作時心裡的各種掙扎與辯證,從外界闖進內心的評判與顛覆,都持續捏塑著自己。本次巷口文學院邀請新生代寫作者洪萬達、葉儀萱 …
-
釀酒是一門技藝,承載地方的風土及歷史,而生活亦如釀酒,只要用心體會與品味,每人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味道和故事。此期「巷口文學院」邀請飲食作家比才、現流冊店負責人洪沛澤、激酒製酒計畫負責人吳俊諺 …
-
AI時代近在眼前,雖然引發人類對於自我價值的焦慮,卻也拓展人類生存與創造的可能。矛盾之處必有故事產生,本期巷口文學院邀請蕭詒徽、寺尾哲也與許俐葳三位作家,從戀愛到創作,探討人類與AI既合作又 …
-
日本觀光終於解禁,鎌倉作為繁多文學/影視作品的舞台,向來是文藝愛好者的旅遊勝地;一百二十年來穿行其間的江之電,乘載了無數雙朝聖之眼。本次巷口文學院邀請毛奇、吳佳駿、煮雪的人,一同以作家的視角 …
-
二○二二年尾聲運動風潮席捲街巷,NBA巨星霍華德空降職籃T1、卡達世界盃足球賽,讓運動迷拎著啤酒熬夜等著一腳破網的瞬間;還有童年經典《灌籃高手》橫跨二十六年,推出最新電影版,紅色球衣少年們未 …
-
宮部美幸出道三十餘年,質量兼具並獲獎無數,主題又廣涉推理、古代日本與奇幻等元素,宮部美幸所創造的世界太過遼闊,似乎難以簡單盡窺全貌。但如果是同時身為創作者與宮部美幸讀者身份的小說家與劇作家, …
-
旅者為何不結伴,一個人上路會看見什麼,最後會帶回什麼?前往天竺之路究竟好不好走,為何相隔近千年的旅者,前往的竟是同一片土地?玄奘與現代的寫作者,眼前所見也許相同,都是自己的肉身,以及廣大的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