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綠島人權藝術季
▍登島書寫計畫 feat. 聯合文學雜誌、3位作家╳3組藝術家
▍聯合文學雜誌官網𝟲 – 𝟴月獨家上線
☉首支對談影片╳專文:
7/26 李桐豪 ╳ 羅懿君
7/28 專文上線:李桐豪〈突然一陣關門聲〉
〈突然一陣關門聲〉李桐豪
長廊幽暗狹窄如飯店,我們在其中穿梭,兩側的房間,有的空蕩蕩的,有的在牆上貼滿照片,是受刑人陳孟和的攝影;或者在小桌上攤著地圖,是十一歲澎科萌在母親蔡宛璇陪同下,踏查一些不義遺址和史料閱讀的心得報告,房間裡也投放著影片,畫面中有人跳舞、念詩,那是Candy Bird虛構了兩個特務的對話。此為綠島監獄舉辦的人權藝術季,活動舉辦了四屆了,但我卻是第一次參觀,也是第一次來到這個島。
夏天裡過海洋,顛得亂七八糟,陳舊的船艙,座無虛席,口罩禁令解除,每個人呼吸著每個人的呼吸,冷氣吹過來都是熱的,胸悶噁心,待下了船,拂面而來一陣海風,症狀才稍稍緩解,心想:「自由的空氣果然是珍貴。」租機車在島上兜兜轉轉,蔚藍的海,綠蔭蔥鬱的熱帶植被,像是自己去過的任何一個南島國家,譬如斐濟、譬如帛琉和菲律賓。海面上有遊客穿著救生衣載浮載沉,多數人現在來綠島是為了海面下那無限透明的藍和瑰麗斑斕的水族世界。島嶼的過往對觀光客是無關緊要的,斑痕纍纍的過往輕盈如一陣微風,拂面消散,「牢飯」、「大哥的故事」…….歷史變成了冰店、餐廳土產店,甚至連我們下榻的民宿,也佈置成囚室的模樣,社群的時代裏,在此打過卡,拍過照證明自己的來過是主流,關於監獄與白色恐怖歷史只能是時間裂隙裏的聲音。
讀過一些書,看了一些以監獄為靈感的影視作品,在綠洲山莊和新生訓導處走動,時間攤成了空間,對許多事還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來。原來當年的受刑犯得親自打石,自掘囚室把自己關起來,受刑犯編制有十二個中隊,僻靜的角落還有一個十三中隊,那是捱不過現實折磨前輩們長眠之處,有所不知的是墓園下葬受難者,也有加害者的屍骨。墓園旁邊就是燕子洞,那是日本時代的刑場,十來坪的平台也是白色恐怖政治犯搬演政令宣導劇的舞台。燕子洞再走幾步路就是海了,當年,打石的囚犯,偶爾也獲准在此潛水放風。是了,藝術家羅懿君也拿寶特瓶廢棄的垃圾,改造成一套潛水裝備,探索象鼻岩、將軍岩、三峰岩一帶的礁岩海岸。美麗的海底世界如今吸引大批遊客前來,當年卻是困住政治犯的另外一堵屏障。
主辦單位並不怎麼管我們,一整天就放任我們在空蕩蕩的監獄裏晃來晃去,觀光客來了一下,就走了——其實我也挺想跟他們一塊走的。迫害變成妄想,成為桌遊,成為攝影,也變成裝置藝術,屋內很陰涼,周遭環境不似來時的船艙,沒有人呼吸著彼此的呼吸,但還是無比噁心氣悶。八卦樓長廊白牆上漆著三組標語:誰是自由的,誰擁有人權,誰是無辜的,走廊盡處,兩間幽暗的禁閉室以燈箱展示著受難者高草兩封血書,一封密密麻麻的蠅頭小楷坦白罪行,一封斗大的血書寫著幾個字著:「蔣主席,對不起,高草願在您臉前自殺,中華民國萬歲。」那潦草而凌亂的字跡,一看已經是瘋狂的人,被極權逼瘋的人。心下一陣感慨之際,突然聽到一聲關門聲,結結實實牢門關上的幻聽在耳膜震動,於是我便被關在一篇馬奎斯的短篇小說,「我只是來借個電話。」
〈聯合文學雜誌〉與〈綠島人權藝術季〉合作,3位作家與3組藝術家面對面,以文學之眼觀看藝術作品,展開登島書寫計畫。引入文學書寫×藝術×場域,帶出更多方向交錯的不同反響,時空環境交錯出的歷史×事件×記憶×脈絡,終將安放於何處,或者還在未知的路途上,仍未能窺見。
◠◡◠◡◠◡◠◡◠◡◠◡◠◡◠◡◠◡◠◡◠◡◠◡◠◡◠◡
#2023綠島人權藝術季 𝙂𝙧𝙚𝙚𝙣 𝙄𝙨𝙡𝙖𝙣𝙙 𝙃𝙪𝙢𝙖𝙣 𝙍𝙞𝙜𝙝𝙩𝙨 𝘼𝙧𝙩 𝙁𝙚𝙨𝙩𝙞𝙫𝙖𝙡
#傾聽裂隙的迴聲 𝘓𝘪𝘴𝘵𝘦𝘯𝘪𝘯𝘨 𝘵𝘰 𝘛𝘩𝘦 𝘖𝘷𝘦𝘳𝘵𝘰𝘯𝘦𝘴 𝘖𝘧 𝘍𝘪𝘴𝘴𝘶𝘳𝘦𝘴
5/17 WED. – 9/17 SU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