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 佛斯特短篇〈機器停轉〉的女主人公有本「垃圾時代」留下來的《機器之書》。她嫌冷嫌熱、詞窮或有其他疑難雜症時,只要開卷,就可依照說明按鈕獲得解決之道。佛斯特在一九〇九年寫了這篇小說回應(閱讀更多)
新人新書
-
-
新冠肺炎燃燒超過一年半之後,疫苗露出,人心倦怠。被《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稱作「地球上最危險地區」(The most dangerous place on Earth)的台(閱讀更多)
-
請先允許我,在書評開頭先打個岔,說說《小叮噹》(呃,我知道現在都喚哆啦A夢,卻依然習慣叫小叮噹。) 這部卡通已經很久很久了,我始終記得第一集,小叮噹搭乘時光機,從大雄的書桌抽屜冒出來,對著瘦(閱讀更多)
-
洪愛珠的第一本散文集《老派少女購物路線》令人驚豔,誠如書序作者舒國治、馬世芳、蔡珠兒所述,確實如此。 《老派少女購物路線》的書名很有意思,「老派少女」四字可見作者洪愛珠天生擁有一副洞察飲(閱讀更多)
-
《忐忑》就是栩栩內心的踟躕與迴響,正如她在〈懷人〉一詩中所示:「像一面鈴鼓/一顛簸/就發出聲響」。 栩栩的詩作無疑是抒情且典雅。抒情意味著擷取生命中某一特定的經驗片段,在藝術創作過程中,捨去(閱讀更多)
-
不知怎的,讀翁禎翊散文集《行星燦爛的時候》,竟讓我想到兩年前北海道的那個夏天。 請容我多用幾句話來描述這個經驗和感覺。那是北海道自駕旅行的第三天,我們走在小樽的玻璃街上,沿路聽著燈柱上玻璃風(閱讀更多)
-
在過去的旅遊文學書寫中,多數以男性視角做為主要的敘事體驗,隱而未顯的女性聲腔,在這本詩集《這裡的電亮那裡的光》裡雖然並未被刻意放大和書寫,但是在性別上的模糊化是否是另一種女性特質的當代演現?(閱讀更多)
-
若給《柴貓、夢的浮艇與德魯伊》一個適當的書籤,應該倒寫本書一翻開就迎目而上的問句。這本揉雜近三十年臺灣(與廣義中國)豐富淋漓次文化元素的短篇小說練習簿,並非《愛麗絲漫遊奇境》那位「裂嘴出鐮刀(閱讀更多)
-
在陳宗暉這部《我所去過最遠的地方》散文中,高度凝鍊類詩,印象寫意暈染。他模糊聚焦皮肉下血淋淋的部分,反倒試著轉頭指向另一種記憶點,例如漸進式停藥後,睡與醒的不固定周期,能分配的時間如此有限。(閱讀更多)
-
主題上,《南迴》確實少見如過往的鄉土詩中那般大量對中下階層生活的特意描寫,或著墨於他者生命的悲情、苦難的遭遇,乃至是強調城鄉差距、資源分配、土地汙染等的相關的社會批判。 蟋蟀之醒,醒在一場更(閱讀更多)
-
如此意境與節制,何愁不能寫出名頭來,《當時小明月》裡那威武站在藥櫃前,神農嘗百草,百病皆有方的外婆,與楊富閔多年前的大內一姐,亦有的一拚。女性寫鄉土,稀少如早先劉靜娟、白慈飄、季季、丘秀芷或(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