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環境、時代,新一輩的人對於母語認同開始有著不同以往的體會,順應著世界,聽見他人口中語調的線索,說起熟悉的母語,找到屬於自我的音調起伏。 三位創作者張郅忻、陳凱琳、廖育辰分別以小說〈打拳頭 …
主題特輯
-
-
專訪作家 張郅忻新竹縣湖口鄉一九八二年生於新竹。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博士、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現專職寫作。著有散文集《我家是聯合國》、《我的肚腹裡有一片海洋》等及客途三部曲《織》、 …
-
受媒體封稱「王牌製作人」的湯昇榮於影視產業深耕數十年,他秉持「匠人精神」,對所創作事物的執著,嚴謹扎實、注重細節,忠於自己所熱愛的事情,因而製作出台灣戲劇史里程碑的《茶金》。故事裡,張福吉對 …
-
專訪 湯昇榮製作人瀚草文創董事長、政治大學廣電系助理教授。曾任客家電視台副台長兼節目部經理、大愛電視台總監辦公室主任、戲劇部副理。超過二十五年的影視生涯,擔任製作人、導演、記者、唱片監製、詞 …
-
-
仲夏艷陽高張,落坐於城南一處安靜咖啡館後,仍有曝曬過度的恍惚。眼底留有王文興老師費時十二年寫成的新作《剪翼史》裡,主角賀宗成孤身端坐於某大學國文系研究室逼仄座椅、此一靜止畫面的殘影。多年前, …
-
從一九五八在《台大青年》發表第一篇小說〈守夜〉以來,王文興寫作至今已近六十年。六十年漫長的文學途路,王文興作品的出版可說量少質精;其中《十五篇小說》、《家變》、《背海的人》早是不分世代的文青 …
-
1. 什麼類型的閱讀主題最吸引您?是否會避開特定主題?什麼類型的書很難說,我都感興趣,會去翻閱,不會避開特定主題的書,但我只讀懂的書。2. 是否可以談談曾經對老師造成關鍵性影響的一本書?若 …
-
原文刊載於2016年6月號/第380期【在一起】單元 紀州庵自一九一七年迄今已有近百年的歷史承載。在紀州庵古蹟修復雙周年之際,文化祭典也隨之展開。除了親身在古蹟回憶城南舊事,更藉由與日本和歌 …
-
我常提到當年的老師黎烈文教授與夏濟安教授。其實我印象中難忘的還有張張心漪教授和殷蘭熙教授。張心漪老師大按時交我們翻譯。我們上課時已知道她是當代的翻譯名家,我個人久已拜讀她譯的若干當時名作。張 …
-
1990年英國藝術家、數位藝術理論學者阿斯科特(Roy Ascott)發表〈遠端電訊擁抱裡是否有愛?〉 (Is There love in Telematic Embrace?) 一文,討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