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主題特輯

主題特輯

  • 走進蘆竹溝,映入眼簾的是遍布街巷的蚵寮,由鐵皮或棚架搭建而成,簡樸卻充滿生氣。一群人圍坐其中,一邊談笑風生,一邊熟練地「鋟」蚵仔,手上的動作從未停歇。登上南北堤,放眼望去,整片潟湖井然有序地 …

  • 特別座雅子/撰文 黃昏的火車,軁入暗毿 ➀的磅空 玻璃窗倒照出 52 號後壁縫的形影 拆無人生的幸福車班 一跤貯滿珠淚的皮箱,是阮的特別座  覕佇阿母彼二蕊冇心 ②的的目睭跤,慢慢仔喘氣 猶 …

  • 隨著張亦絢穿梭在日與夜、光影置換的北師美術館;草間彌生極具標誌性的黑色圓點散佈於巨大粉紅氣球,漂浮在落地窗構成的挑高空間,從午後到夜間,我們隨著小說家的眼光透視草間彌生的藝術。閱讀她們從藝術 …

  • 黃文博一九五六年生,臺南鹽分地帶井仔腳人,國小校長退休。曾任文化部、雲林、嘉義、臺南、高雄、屏東、連江等縣市民俗審議會委員,國藝會藝術扎根評鑑委員、臺南生活美學館文化體驗輔導委員;曾獲《聯合 …

  • 二〇二五年三月二日夜晚,臺南全美戲院外頭排起長長人龍,門庭若市的榮景許久未見,卻是影迷朋友來趕赴最後一場放映。似乎冥冥註定,這部完結片是《鬼才之道》(2024),當中講述沒落旅館裡過氣女鬼與 …

  • 在川普二次當選為美國總統,並於2025以「讓美國再次偉大」 口號為主軸,實施「白人至上、美國至上」的流氓政策,導致國際與美國經濟、烏俄戰爭、中東局勢更加不穩,川普的超級保守右派路線,把政局當 …

  • 個人與時代的對照:草間彌生與同時代的文學風潮草間彌生,這位享譽國際的前衛藝術家,如今人們大多都知道她作品裡那些豔麗的色彩、無盡的圓點,以及南瓜,但其實她曾有長達二十餘年的時間,都持續地寫作、 …

  • 午後,我們與李昂一同進到北師美術館觀看「草間彌生的『軌跡』與『奇跡』」展。展覽聚焦一九五一年至二〇〇五年間的創作,不同於大眾所熟悉的南瓜,當年的作品運用了更多性徵意象。諸多被安裝在軟雕塑中的 …

  • 在《臺灣漫遊錄》為臺灣文學寫下嶄新的一頁之後,2025年1月,臺文館特地辦理講座,邀請作家黃崇凱主持,除了與作者楊双子及譯者金翎相談翻譯過程的難題、趣事,也和許多熱情的讀者粉絲面對面交流。 …

  • 如果從林奕碩在2011年,上傳試聽帶到YouTube頻道的時候算起,百合花樂團已經出道近十五年,而生猛有勁又富含生活感的台語創作,一直是他們帶給歌迷的鮮明印象,也讓他們獲得金音創作獎和金曲獎 …

  • 中山美穗離開的那天,在北海道工作的我感到一絲驚訝。相較於周圍日本同事的反應,臉書裡台灣好友表現的更為震驚。但想想,《情書》是我出生那年的電影,零零後的日本同事不知道也挺正常的。而事實上,我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