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Home 平常相遇 當月作家

當月作家

  • 當別人讚她是俠女、仙女,她只漠然地說:我就是諧星魂呀!平淡自然,波瀾不興,一如新作跳島練習,在金門、臺灣兩座島嶼來回,多少成長的心事,難癒的擦傷,透過文字顯影,讀者看見了她堅毅的側臉。而我經 …

  • 邱祖胤擁有不少戲偶,兩尊練習偶是學戲練習用,四尊收藏偶,分別是少見的黑衣小生、扮仙戲常見的華麗白猿,以及小旦和大花。學布袋戲兩年,雖還不能登台演出,卻能用筆寫一台大戲,主角青暝不打緊,人生各 …

  • 李桐豪冶旅遊報導與人物專訪技藝於一身,走筆乍看不羈,細品卻能得三分幽微體貼。他在「紅房子」間穿梭自如,既能採訪,也能敘述,彷如施展左右互搏術,在「圓山大飯店」的中軸線上,將政經脈絡與歷史情境 …

  • 聽田威寧談父親、母親,回憶裡滿是過往的缺席與成長的艱難,但卻全然不帶指控。於是那些轉身與殘影,全都被她寫成了一片最美的景深。從臺灣到夏威夷、女兒走向母親,這一步的距離,花上她三十多年,我想起 …

  • 生命中的即興時刻常能在末日般的荒謬情境下突圍重生,當「苦中作樂」成為一種群舞「祭典」,或者「Disco 舞廳」,並非單方面的嚴肅以待,這看似矛盾的張力,其實帶來一股心曠神怡。《跳浪》藉爵士、 …

  • 闔上書本,陷入兩個龐大身影疊合的惚恍之中,深情訴語和虛構情節的交織,是他或是他?是他擅長書信體與現實想像交錯的意識,也是他精湛多層包裝的敘事場景:意義難明的老人自殺事件連結記憶中被剝奪的交媾 …

  • 書名強調「流氓」身分,與當時臺灣的戒嚴體制關係甚深。戒嚴下的行政命令、治安條例凌駕於司法審判,在藐視人權的前提下重新劃定了犯罪的定義,以管訓為由限縮人權,大量「製造流氓」,只為能「合法」調度 …

  • 作家賴香吟的最新力作《白色畫像》,藉三篇小說引領我們回望戰後台灣白色恐怖時期微小人物的心靈狀態。小說中的清治先生、文惠女士、凱西小姐,其實都是戒嚴體制中極其平凡的身影,但是他們也有內在的為難 …

  • 或許再沒有比地鐵更具小說感的空間了。它如此日常,明亮,卻又如此諱莫如深。何致和的長篇新作《地鐵站》,嘗試以虛構捕捉秩序感的裂縫,生命的脫逸和墜毀。他以小說展開漫長的提問:隧道盡頭迎來的,是希 …

  • 短短一個半小時,從漫遊者聊到集中營、從《惡之華》旁及布列松。意猶未盡,筆記字數已經遠超篇幅。摘一句房慧真隨口引用的,關於哲學家阿岡本:「零度的人,其赤貧代表一種悚然,對於統治形象的凌厲反諷。 …

  • 「潮間帶漁業是所有漁業的基礎。人類是從潮間帶開始,一步一步地,從近海走向遠海。那時依海維生的祖先,拿著削尖的竹竿刺魚,這就是鏢刺漁業最原始的樣態。」採訪當日正值秋冬之交,廖鴻基穿越三小時的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