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Home 普通生活

普通生活

  • 出版將近十年,風格炯異可都光芒逼人的《永別書》與《蘇菲旋轉》,終於在讀者們的千呼萬喚中再版。本期巷口新書攤,邀請到張亦絢、蕭詒徽兩位作家,聽他們聊聊對彼此作品的初印象,並深談兩部經典再版的契 …

  • 舞台上,李英宏唱的旋律道地,喬瑟夫說的段子犀利,來自不同場景的兩人,並肩合照時那燙捲的頭髮和入時打扮,卻像馬上要出道的雙人組合。對坐聊天,話題一路從青少年時沉迷的黑色電影、將外來創作形式落地 …

  • 寫作之所以迷人,因為它與現實觸摸著同樣的邊界,卻能帶來無限可能的觸覺,欲望、夢想、真實,這雙手還能探得多深?本期巷口新書攤,邀請膽大心細的林薇晨與趙又萱,為我們分享他們如何用散文與小說記錄生 …

  • 獲得金曲獎最佳台語女歌手的肯定,鄭宜農持續嘗試透過不同的議題與語言,以歌曲回應時代;數度受歐陸劇場導演欽點,在國家級場館合作演出,蔡佾玲是當代台灣劇場的指標性演員。回憶起兩人的初次見面,宜農 …

  • 約定採訪的這天,盆地大雨,若從高樓往窗外看,繽紛的傘面像電影畫面,分散,聚攏,有各自的配速與方向。一些人會陪彼此走一段路,一些人不。尋常的日子,我們尋常地擁有些時間,相聚靜謐溫暖的空間,尋常 …

  • 人生是單程旅行,各種文類中只有散文要求從自己出發,去書寫不可重複的人生。本期巷口新書攤,我們邀請到彭樹君、騷夏兩位優秀散文家,帶著他們的新書,來分享散文與中年人生,種種互文與回甘之處。  W …

  • 劉振祥的攝影,林生祥的音樂,逐漸被台灣人視為「時代的影像」、聽成「時代的聲音」,慢慢進入了台灣人的集體記憶裡。二人都經歷過社會運動的洗禮,因此格外耳聰與目明。多年以後回顧,青年時代的際遇,細 …

  • 二〇二四年第十屆楊牧詩獎的得獎作品,扈嘉仁的《從我體內分離的聲音》(後更名《食言犬》),李修慧的《身體演化我》;柏森的《原光》陸續於近期出版。三位年輕詩人的詩集,在命名與概念上皆緊扣身體/主 …

  • 當生活帶你直視人際的黑暗,要怎麼長大但不長歪?在長大的路上,或溫柔或尖銳的少年漸漸長出冷靜(但不冷酷)的質地,學習為他人的灰色地帶留餘地。本期巷口新書攤,邀請到近期出版新書的散文作家陳夏民與 …

  • 這並不是Podcast《只能喝酒的圖書館》的兩位主持人初次和「大港開唱」策展人Doris見面,但Hank和Ting卻說:「還沒一起喝過酒都不算認識。」按理,在他們面前打開話匣子,若沒有三個小 …

  • 從上一本書到這一本書,再到下一本書,寫作是漫漫長路,為了繼續寫下去,寫作者千手千眼,搜索著語言,在發話與沉默之間勞動著思想的肌肉。本期我們邀請到兩位詩人鄭聿與湖南蟲。都是寫詩老手,又是多年好 …

Newe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