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俄国音乐,其实也就是欣赏普希金(Alexander Pushkin,1799-1837)。 这不是说俄国作曲家只能以普希金的作品入乐。柴可夫斯基的名作中,就有但丁、拜伦、莎士比亚,拉赫曼(阅读更多)
-
-
【手写日记|二月】潘柏霖
by 潘柏霖 2021-02-02编按:2020 年 7 月出版全新诗集《人工拥抱》的潘柏霖,将担任联合文学杂志网站二月手写日记专栏作家。即将来到的农历年,是许多人焦虑紧张的恶梦。尽管痛苦不会停止,这个二月,让我们和潘柏霖一(阅读更多)
-
身为文学界的「乙方」,你需要的十字箴言|写给新手作家的没用指南(三十一)
by 三岛中尉 2021-01-25去年年底,作家、电台主持人马世芳宣告终止他在「Alian 原住民族广播电台」的经典节目「耳朵借我」。这档节目已经制播了三百五十集,突然终止,起因是电台方片面更改合约,要求马世芳让渡节目内容的(阅读更多)
-
【二月驻站作家】二十一世纪的我们,为何还需要海明威? ——陈思宏与陈夏民谈海明威
by 董柏廷 2021-02-22Q:两位是在什么情况下接触到海明威的作品?对哪一部作品印象最深呢?为什么? 陈思宏:大概在我国小一、二年级时,我姊买了一本注音版的《老人与海》给我,记忆最清楚的印象是,从头到尾一直出现的主角(阅读更多)
-
【二月驻站作家】陈思宏的佛罗里达伪旅行
by 陈思宏 2021-02-12疫情年代,无法出国,请大家跟着我,以想像为柴薪,沸腾一场佛罗里达公路伪旅行吧。伪,因此没有预算上限,搭商务舱,租德国跑车,吃好住好,尽情挥霍想像。 南海滩(South Beach) 搭乘商务(阅读更多)
-
【二月驻站作家】夏天适合坏掉的人——访陈思宏谈《佛罗里达变形记》
by 董柏廷 2021-02-09自德国柏林兼程返台,陈思宏马不停蹄领奖、受访,举手投足,未露一丝疲态,他甫亮相,照眼便是墨镜与花衬衫,面对镜头,毫不扭捏,善于捕捉光的动态,静默时分也有矍铄气场。他有演员的戏感,也有小说家的(阅读更多)
-
【当月作家】如果不看过去,我们无从认知台北的本质是什么─张大春
by 骆亭伶 2021-02-04「我的老台北没有固定的座标,它在我们无法全然忘记的往事里,闪闪发亮……」。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台北书写,从原本的单篇邀稿到录制Podcast,乃至半年后成书,张大春《我的老台北》以小说笔法布局(阅读更多)
-
【当代大师】纵横四海的文字掌舵者─艾米塔.葛旭 (Amitav Ghosh)
by 陈淑卿 2021-01-14一九五六年生于印度加尔各答。葛旭的父亲是外交官,年少时随父亲派任,于孟加拉、斯里兰卡、伊朗短暂居留,养成探索异国文化的好奇心。他在德里大学获得学士及硕士学位。其后获得奖学金前往牛津大学深造,(阅读更多)
-
【当月作家】诗的自由,是我的不自由—席慕蓉
by 崔舜华 2021-01-11诗为何物?──面对此大哉问,席慕蓉从未在口头上给出标准答案,而是以生活的真实感与生命的生机,从文字中提示、暗喻着我们──诗之于她、甚或之于全人类的真义。在最新面世的诗集《英雄时代》与散文集《(阅读更多)
-
【灵感角落】陈柔缙:捷运车厢里的那个位子
by 陈柔缙 2020-12-04常常有人问我,「都在哪里写稿?咖啡店吼?!」没那么浪漫,我必须把自己绑在家里,才能写稿。 三十多年以来,没写过一字虚构。特别十几年前开始研究日本时代的社会人情,一切都有所本,不是来自访谈老辈(阅读更多)
-
【灵感角落】林新惠:如何接住高飞球
by 林新惠 2020-10-22第一则笔记,来自一位作家的演讲:「灵感不会自己掉下来,就算它会,你也得走很远的路,才能抵达它落下的地方」。 第二则笔记,来自认知科学哲学家 Andy Clark 的 Supersizing (阅读更多)
-
作家挑战|段戎:走音—属于心中自己的曲调
by 编辑部 2020-05-28《音痴》以走音的人生来发想,诗句以流行歌歌词为创作灵感,将自己代入歌曲意境。「对我而言,歌词并非流行歌的附加。《音痴》除了直接描述本人就是音痴外,核心概念就是我在乎的是歌词。旋律、编曲或乐器(阅读更多)